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厄尔尼诺现象有逐渐增强的迹象

已有 3400 次阅读 2011-5-16 10:07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地球自转, 厄尔尼诺

厄尔尼诺现象有逐渐增强的迹象
厄尔尼诺初见端倪:哥伦比亚洪灾致百余人死亡失踪

已有 216 次阅读 2011-4-26 18:36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哥伦比亚洪灾 厄尔尼诺    推荐到群组

厄尔尼诺初见端倪:哥伦比亚洪灾致百余人死亡失踪

 

       厄尔尼诺初见端倪,2011年4月可定结果每年49-728110天)及1118-12366天)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事件的形成,季节性的厄尔尼诺现象就发生在每年1225日圣诞节附近;125-4772天)及730-116109天)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事件的形成。快慢时段的昼夜时间(日长)长短的差别不超过几千分之一秒,但是这种变化可以影响到气象事件,与计算值量级完全相符。2011年2月17日拉尼娜事件在125-4772天)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明显减弱,表明其能量已经释放完毕,最终结果可在4月初得出

    2011年49-728110天)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事件的形成。 

Click on the map to go to your region of interest.

clickable global map of SST anomalies

图1 2011年5月12日赤道太平洋海温异常
For information about these images, go to the methodology webpage.  

http://www.osdpd.noaa.gov/ml/ocean/sst/anomaly.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37582

严防山洪泥石流 确保群众生命安全


http://maoming.house.sina.com.cn  2011年05月15日09:48  茂名日报
  本报讯(记者 邓义深)我市近期部分地区接连发生强降雨,16日至18日又将有新一轮明显降水过程,发生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可能性大大增加。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市委书记邓海光,市委副书记、市长梁毅民,副市长、市三防指挥部指挥李观来要求各地各部门认真做好防御山洪暴发、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工作,切实做到预案、预报、预警、预防到位,责任人员到位,防汛物资准备到位,及时转移受洪水及山体滑坡、泥石流威胁等危险地带居住群众,确保人员生命安全。
  从5月6日至今,我市多个地区发生了强降雨。6 日至7日,北部信宜普降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其中怀乡镇最大雨量达138毫米。12 日至13日,南部电白等沿海地区普降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其中热水一 天雨量达147.5毫米,车角山单小时降雨52毫米。气象 台预计,由于继续受低槽和切变线共同作用,16日至18日,我市又将有新一轮明显降水过程。
  气 象专家认为,由于拉列娜 目前处于高活跃期,厄尔尼诺现象也有逐渐增强的迹象,天气极其多变,发生局部超强降雨的可能性极大。前期我市一直处于干旱少雨,土质较疏松,一遇强降雨,山体土壤含水量急剧增加,发生山体滑坡的可能性大增。
  为 落实 邓海光、梁毅民等 领导的要求,切实做好当前防御强 降雨工作,市三防指挥部13日发出关于做好强 暴雨防御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各级部门高度重视 天气转换和当 前的强 降雨过程,认真做好各项防 御准备 工作;各级三防、水文、气象部门要加强值守、监测和会商,准确及时发布预报和预警;各级各部门防 汛安 全行政责任人要高度负责,督促检查防御强暴雨工作的落实情况,确保防御工作落实;各地要定人、定时巡查防洪工程及易出现山体滑坡危险地段。一旦发现险患,及时报告,及时采取措施,组织群众转移。对居住在泥砖房的群众,要按预案落实专人负责安全工作;要加强 宣传 工作,教育群众远离危险地带,增强自我防范意识;要加强信息报送工作,确保信息通信畅通。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44592.html

上一篇:潮汐激发地震的数值分析
下一篇:为了大地的丰收:关注拉尼娜和厄尔尼诺
收藏 IP: 202.98.17.*| 热度|

1 侯成亚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4 19: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