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尔尼诺预警:可能在夏季提前来袭
杨学祥
关键提示
据环球科学猫4月12日报道,2023年地球的气候变化又会创下新高?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拉尼娜现象之后,我们说的厄尔尼诺现象可能会提前来,比我们预期来得更加得早。
在2023年3月的时候,我国自然资源部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表示,不排除秋冬季发生厄尔尼诺事件的可能性。
但是日本气象厅给出了一个新的数据,那就是厄尔尼诺现象可能提前到来,这意味着2023年的气候巨变也会提前到来,因为厄尔尼诺一旦出现之后,将会引发大气波动,从而波动全球气候,包括我国也是如此。
厄尔尼诺或提前来袭!
前面我们说的秋冬季可能出现,但是从新的表现情况来看,这个在超预期发展。
并从海洋温度的变化情况也可以看到,也在促进厄尔尼诺的出现,根据NOAA发布的海温数据显示,世界海洋表面平均温度创下了历史新高。
自今年4月初以来,海洋表面平均温度为21.1℃,打破了2016年21℃的纪录。
新南威尔士大学气象学教授马修(Matthew England)表示,(海洋表面)温度在不断升高,打破了纪录,甚至可能即将“超出图表”。看到没?海温上升“爆表”了,不难想象,厄尔尼诺可能真的是要来了。
比如:秘鲁已经宣布了厄尔尼诺出现,并且气候已经在改变它们。而我们说的一般是指“3个月”的平均气温来定义。
但是,日本气象厅发布新数据指出,赤道太平洋海域和大气情况正常,没有厄尔尼诺,也没有拉尼娜现象的发生。
但是,这种正常的指标预计只有40%的概率持续到夏季,而厄尔尼诺现象的发展可能性达到了60%。所以,最快在夏季,我们将会迎来厄尔尼诺发展,这相对比预期来说更早了。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24S4L500511JTAO.html
我们在2023年3月2日指出,厄尔尼诺发生在2023年6-8月的可能性最大
对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有影响的因素有南极半岛海冰、强潮汐南北震荡、环太平洋地震带强震、强潮汐组合。
每年2月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小,9月最大,控制秘鲁寒流的强弱。
环太平洋地震带强震频发导致深海冷水上翻。
强潮汐组合控制强潮汐南北震荡的幅度,是赤道太平洋海温的重要控制因素。根据潮汐组合预报,2023年1-2月、6-8月、12月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3-5月、9-11月有利于拉尼娜形成。所以,厄尔尼诺发生在2023年6-8月的可能性最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78601.html
潮汐组合对厄尔尼诺的控制值得关注。
南极海冰面积创历史新低
2023-02-20 15:15
科技日报讯 (实习记者张佳欣)科学家16日报告,南极冰盖面积缩小至历史最低水平,支撑南极洲地面冰盖的较厚冰架暴露在海浪和温暖的气温下。
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NSIDC)表示,近日南极洲的海冰面积降至191万平方公里,为1979年有记录以来的最低水平。此前的历史最低纪录是2022年创下的。
NSIDC在一份声明中说:“由于融化季节可能还剩几周时间,预计在达到年度最低水平之前,还会进一步下降。”
海冰融化对海平面没有明显的影响,因为冰已经在海水中了。但是,海冰环抱着南极洲的巨大冰架,这些冰架是淡水冰川的延伸,如果它们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继续融化,将在几个世纪内导致灾难性的海平面上升。
NSIDC表示,大部分南极海岸的水现在没有冰,使冰盖边缘的冰架暴露在波浪作用和变暖的条件下。
南极在夏季解冻和冬季结冰循环期间,经历了显著的年度变化。过去40年,全球变暖使格陵兰冰川和北极冰盖快速融化,南极大陆没有经历这一过程,但自2016年以来的高融化率引发了人们的担忧,显著的下降趋势可能正在形成。
此前,南极冰盖面积最小纪录是在去年2月创下的,当时漂浮在南极海洋上的冰层面积首次降至200万平方公里以下。
据欧洲哥白尼气候监测器(C3s)信息显示,今年1月份的冰层面积已创下历史新低。
尽管2022年全球范围内受到拉尼娜天气模式的降温影响,但该年仍是有记录以来第五或第六个最热的年份。
https://www.sohu.com/a/643396024_121479889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77400.html
相关报道
气候已不可逆转?我国已现40度高温!厄尔尼诺预警:可能提前来袭
2023-04-12 16:13:22 来源: 环球科学猫 四川
2023年地球的气候变化又会创下新高?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拉尼娜现象之后,我们说的厄尔尼诺现象可能会提前来,比我们预期来得更加得早。
在2023年3月的时候,我国自然资源部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表示,不排除秋冬季发生厄尔尼诺事件的可能性。
但是日本气象厅给出了一个新的数据,那就是厄尔尼诺现象可能提前到来,这意味着2023年的气候巨变也会提前到来,因为厄尔尼诺一旦出现之后,将会引发大气波动,从而波动全球气候,包括我国也是如此。
所以,厄尔尼诺提前出现,将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气候变化,那对我国来说,如何发展呢?下面我们一步一步地来看看。
厄尔尼诺或提前来袭!
没错,前面我们说的秋冬季可能出现,但是从新的表现情况来看,这个在超预期发展。
并从海洋温度的变化情况也可以看到,也在促进厄尔尼诺的出现,根据NOAA发布的海温数据显示,世界海洋表面平均温度创下了历史新高。
自今年4月初以来,海洋表面平均温度为21.1℃,打破了2016年21℃的纪录。
新南威尔士大学气象学教授马修(Matthew England)表示,(海洋表面)温度在不断升高,打破了纪录,甚至可能即将“超出图表”。看到没?海温上升“爆表”了,不难想象,厄尔尼诺可能真的是要来了。
当然,每个地方对厄尔尼诺的定义可能存在差异,比如:秘鲁已经宣布了厄尔尼诺出现,并且气候已经在改变它们。而我们说的一般是指“3个月”的平均气温来定义。
所以,这里我们不多讨论。然而,厄尔尼诺从时间变化来看,的确可能提前来袭。上面我们说了,最初说预计是在秋冬季发展出现的可能性。
但是,日本气象厅发布新数据指出,赤道太平洋海域和大气情况正常,没有厄尔尼诺,也没有拉尼娜现象的发生。
但是,这种正常的指标预计只有40%的概率持续到夏季,而厄尔尼诺现象的发展可能性达到了60%。所以,最快在夏季,我们将会迎来厄尔尼诺发展,这相对比预期来说更早了。
这就是我们说的厄尔尼诺或提前来袭,预警再次拉响!那意味着厄尔尼诺带来的2023年气候大变,可能会提前发展。
科学家警告,2023年或热出新高
说到高温,大家应该都知道了,2023年以来,其实我们在春季感受的气候变化已经非常突出,什么25度以上的热完全“不值得一提”了,在4月,我国云南元阳还记录到了40度的高温,这是2023年我国大陆首个40度国家级气象站记录的高温。
所以,这来得是不是有点早了?这可还是春季的第二个月,居然就热出这样的状态,的确有点颠覆很多人的认知。
而且,其实这个还算好。但是我国南北不少地区,普遍性的气温突破25度以上,甚至部分地区近30度左右。这也说明了春季的气候在发生根本上的转变。
所以,我国40度高温一来,今年夏季会热到离谱,创新高吗?
这个的确有可能,从2022年的气候模式大家都看到了,就算是在拉尼娜现象的发展之下,都已经热出了离谱的气候状态。
在2022年之中,全国共有901个国家站日最高气温达到极端事件监测标准,主要分布在华北中东部、华东、华中和西南地区东部等地,其中重庆北碚(45.0℃)和江津(44.7℃)、湖北竹山(44.6℃)等366个国家站日最高气温突破或持平历史纪录,所以,是真的热。
然而,这会又说厄尔尼诺可能提前到来,在夏季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可是具有“增温效应”的,只会让气温波动可能变得更强。
所以,在NOAA发布的海温数据变化的时候,科学家就警告称,今年很有可能出现变暖的“厄尔尼诺”现象,届时可能进一步加大全球极端天气出现的风险,并再次创下全球最高温的纪录。据悉,世界气象组织已经预测,未来几个月可能会出现“厄尔尼诺”现象。
而日本气象厅这次给出的数据又提前了,那夏季真的热到离谱的可能性非常大,这也说明了,科学家警告,2023年或热出新高,特别是在夏季,那可能性就更大了。
这也算是提醒了大家,在夏季一定要警惕厄尔尼诺的发展,高温也意味着雨水的发展变化可能出现转变。
这也是为什么我国多次提醒,大家在降雨较为丰富的时候,注意多多存储水源,以便后面气候大变的时候,有应对措施,这就是大概的情况。
地球气候已不可逆转?
整体上来说,气候的变化是越来越复杂了,不仅由全球变暖引发的气候波动,厄尔尼诺这样的气候现象也在引发气候突破,越多的气候因子可能带来更强烈的气候活动。
而对于我们地球来说,只有从根源来改变才行。
那就是改变温室气体的排放。但是,虽然这些年,全球都在提倡执行《巴黎协议》,但是这个改变几乎没有多大,2022年无论是二氧化碳、甲烷,还是一氧化二氮的排放,都进一步上升,这说明人类喊口号的是更多一些,实际行动较少。
所以,全球真的要进行合作了。大家要知道,我们地球的气候临界点都在被不断突破了,《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和《自然》等期刊的文章里,梳理了地球气候系统中的15个已知的气候临界点,指出其中9个关键系统已经处于或者即将处于临界点状态。
当这些气候临界点全部被突破之后,那我们气候改变的可能性就基本为0,因为这样的改变可能是不可逆转的。
所以,其实人类对地球气候的改变在往“不可逆转”的局面执行,虽然说还未彻底达到这个状态。
但是从趋势来看,气候“不可逆转”的局面真的有可能提前到来,那极端性的气候变化也将随之增强、增多,所以,全球合作,早点执行吧,不然未来人类真的没有机会了。
202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气候落实峰会——联合国秘书长也公开发布了重磅预警,那就是——人类面对这场全球危机,人类必须合作,否则就会灭亡,这要么成为气候团结协议,要么成为集体自杀协议。
所以,也是针对气候变化的恶化,感到担忧,就看人类苏醒没,看看会不会进行这方面的改变了。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24S4L500511JTAO.html
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卷土重来:6-8月概率最大
已有 707 次阅读 2023-3-2 15:26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卷土重来:6-8月概率最大
杨学祥
关键提示
对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有影响的因素有南极半岛海冰、强潮汐南北震荡、环太平洋地震带强震、强潮汐组合。
每年2月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小,9月最大,控制秘鲁寒流的强弱。
环太平洋地震带强震频发导致深海冷水上翻。
强潮汐组合控制强潮汐南北震荡的幅度,是赤道太平洋海温的重要控制因素。根据潮汐组合预报,2023年1-2月、6-8月、12月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3-5月、9-11月有利于拉尼娜形成。所以,厄尔尼诺发生在2023年6-8月的可能性最大。
世界气象组织指出,在近几年拉尼娜现象影响世界不同地区的温度和降雨模式后,未来几个月可能会出现变暖的厄尔尼诺现象。根据模型预测与专家评估,ENSO中性条件持续到5月以后的可能性略有下降,但仍然很高(4月至6月概率为80%,5月至7月概率为60%)。该机构预测,厄尔尼诺现象发展的可能性虽然在上半年较低(4月至6月概率为15%),但在5月至7月逐渐增加到35%。
另有气候模型的平均值显示,在2023年6月至2023年8月的三个月里,ENSO“尼诺”阶段发生的概率为63%。而在2023年的7月至9月期间,该概率上升至65%。一个月前,这些预测分别为54%和57%。
总之,厄尔尼诺发生在2023年6-8月的可能性最大。
相关报道
世界气象组织: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卷土重来
2023-03-01 19:46
世界气象组织: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卷土重来
【世界气象组织: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卷土重来】财联社3月1日电,世界气象组织指出,在近几年拉尼娜现象影响世界不同地区的温度和降雨模式后,未来几个月可能会出现变暖的厄尔尼诺现象。世界气象组织表示,虽然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回归,但这将在3月至5月期间的一段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中性条件(90%的概率)下进行。根据模型预测与专家评估,ENSO中性条件持续到5月以后的可能性略有下降,但仍然很高(4月至6月概率为80%,5月至7月概率为60%)。该机构预测,厄尔尼诺现象发展的可能性虽然在上半年较低(4月至6月概率为15%),但在5月至7月逐渐增加到35%。
https://www.sohu.com/a/648123294_222256
2023-02-22 11:20 发表于上海
2月初,气候预测中心和国际气候与社会研究所(CPC/IRI)的预测表明,“拉尼娜”阶段将在2023年前四个月趋于消退,让位于“中性”阶段。预计在2023年7月至2023年9月的这三个月里,出现“厄尔尼诺”的相对可能性更大,这通常与南半球大部分地区的降雨量高于正常水平有关。气候模型的平均值显示,在2023年6月至2023年8月的三个月里,ENSO“尼诺”阶段发生的概率为63%。而在2023年的7月至9月期间,该概率上升至65%。一个月前,这些预测分别为54%和57%。这意味着,与CPC/IRI气候学家的主观意见相比,气候模型在连续三个“小女孩”阶段之后出现“小男孩”阶段时更加乐观。这将表明,如果这一预测得到巩固,阿根廷、乌拉圭和巴西南部在经历了三年的问题和艰辛之后,可能会在2023/24年度播种期间出现强降雨。。当然:这对那些地区来说不是好消息,比如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西部地区,虽然在“尼娜”阶段持续干旱,但随着“厄尔尼诺”的到来,那里往往会出现洪水,有时甚至是是灾难性的。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现象包括赤道太平洋气象参数的变化,对世界不同地区的降雨状况产生了决定性影响。https://mp.weixin.qq.com/s?src=11×tamp=1677737641&ver=4381&signature=nHfQEuRFyXcH-qpkESFLulxivFkzo4PA5E8wxcUwG1WuwCSC4qETfwIO4ejdo7CE92LEH5W46jcp2LR5RyZ7nFl5FEGOD2e9OCeSHSC7q*lt6iL4mPSSQL8nzCYbipKU&new=1
精准预测正在得到证实
图1 2023年03月01日12时厄尔尼诺指数为-0.451,比2023年03月01日00时厄尔尼诺指数为-0.444,减速0.007,增速减速,进入下降区间和-0.5至+0.5的中性区间(-0.5以下为拉尼娜,+0.5以上为厄尔尼诺),与频发地震对应。
我们早就指出,10月南极半岛海冰开始减少,导致厄尔尼诺指数变化以上升为主,强潮汐组合也无能为力,无法阻挡(明显滞后)。2023年2月南极半岛海冰达到极小值,厄尔尼诺指数快速上升,可能完成由三重拉尼娜向厄尔尼诺的转换,2023年流感和新冠叠加可能发生。根据潮汐组合,拉尼娜高潮至少持续到2022年11月,12月开始减弱,2023年2月前结束(每年2月南极半岛海冰达到极小值,有利于厄尔尼诺形成)。但是,频繁的深部地震延长和加强了拉尼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58948.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58222.html
图2 2023年03月01日18时厄尔尼诺指数为-0.459,比2023年03月01日12时厄尔尼诺指数为-0.451,减速0.008,减速变快,进入下降区间和-0.5至+0.5的中性区间(-0.5以下为拉尼娜,+0.5以上为厄尔尼诺),与频发地震对应。
我们早就指出,10月南极半岛海冰开始减少,导致厄尔尼诺指数变化以上升为主,强潮汐组合也无能为力,无法阻挡(明显滞后)。2023年2月南极半岛海冰达到极小值,厄尔尼诺指数快速上升,可能完成由三重拉尼娜向厄尔尼诺的转换,2023年流感和新冠叠加可能发生。根据潮汐组合,拉尼娜高潮至少持续到2022年11月,12月开始减弱,2023年2月前结束(每年2月南极半岛海冰达到极小值,有利于厄尔尼诺形成)。但是,频繁的深部地震延长和加强了拉尼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58948.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58222.html
震级(M)
| 发震时刻(UTC+8) | 纬度(°) | 经度(°) | 深度(千米) | 参考位置 |
---|
6.0 | 2023-02-01 18:44:43 | 7.75 | 126.15 | 20 | 菲律宾棉兰老岛 |
2023年2月1日18时6.0级地震(在2日00点起作用)发生在赤道太平洋及其周边,可能影响厄尔尼诺指数下降速度(关注下次预报:下降加速)。
震级(M) | 发震时刻(UTC+8) | 纬度(°) | 经度(°) | 深度(千米) | 参考位置 |
---|
5.9 | 2023-02-04 20:22:37 | -6.40 | 146.25 | 120 | 巴布亚新几内亚 |
2023年2月4日20时5.9级地震(在5日00点起作用)发生在赤道太平洋及其周边,可能影响厄尔尼诺指数下降速度(关注下次预报速)。
震级(M) | 发震时刻(UTC+8) | 纬度(°) | 经度(°) | 深度(千米) | 参考位置 |
---|
5.5 | 2023-02-05 09:02:44 | -29.70 | -71.25 | 50 | 智利中部 |
5.8 | 2023-02-05 08:03:18 | 32.65 | 141.75 | 10 | 日本本州东南海域 |
2023年2月5日8-9时两次5级地震(在5日12点起作用)发生在赤道太平洋及其周边,可能影响厄尔尼诺指数下降速度(关注下次预报)。
震级(M) | 发震时刻(UTC+8) | 纬度(°) | 经度(°) | 深度(千米) | 参考位置 |
---|
5.2 | 2023-02-07 15:11:17 | 38.10 | 38.60 | 20 | 土耳其 |
3.2 | 2023-02-07 14:28:15 | 41.30 | 83.65 | 15 | 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 |
3.4 | 2023-02-07 10:46:17 | 45.01 | 80.91 | 23 | 新疆博尔塔拉州温泉县 |
4.3 | 2023-02-07 04:20:16 | 24.28 | 121.89 | 20 | 台湾花莲县海域 |
5.9 | 2023-02-06 20:02:17 | 38.00 | 36.20 | 20 | 土耳其 |
7.8 | 2023-02-06 18:24:50 | 38.00 | 37.15 | 20 | 土耳其 |
6.7 | 2023-02-06 09:28:32 | 37.35 | 36.85 | 20 | 土耳其 |
7.8 | 2023-02-06 09:17:37 | 37.15 | 36.95 | 20 | 土耳其 |
震级(M) | 发震时刻(UTC+8) | 纬度(°) | 经度(°) | 深度(千米) | 参考位置 |
---|
5.8 | 2023-02-11 16:55:06 | 3.70 | 126.95 | 20 | 印尼塔劳群岛 |
2023年2月11日16时5.8级地震(在11日18点起作用)发生在赤道太平洋及其周边,可能影响厄尔尼诺指数下降速度(关注下次预报)。
震级(M) | 发震时刻(UTC+8) | 纬度(°) | 经度(°) | 深度(千米) | 参考位置 |
---|
6.1 | 2023-02-13 17:18:11 | -29.60 | -178.75 | 350 | 新西兰克马德克群岛
|
2023年2月13日17时6.1级地震(在13日18点起作用)发生在赤道太平洋及其周边,可能影响厄尔尼诺指数下降速度(上升速度减慢)。
震级(M) | 发震时刻(UTC+8) | 纬度(°) | 经度(°) | 深度(千米) | 参考位置 |
---|
6.1 | 2023-02-16 02:10:08 | 12.50 | 123.95 | 20 | 菲律宾 |
2023年2月16日02时6.1级地震(在16日02点起作用)发生在赤道太平洋及其周边,可能影响厄尔尼诺指数下降速度(上升速度减慢)。
震级(M) | 发震时刻(UTC+8) | 纬度(°) | 经度(°) | 深度(千米) | 参考位置 |
---|
5.6 | 2023-02-16 13:37:05 | -15.05 | 166.80 | 30 | 瓦努阿图群岛 |
2023年2月16日13时5.6级地震(在16日18点起作用)发生在赤道太平洋及其周边,可能影响厄尔尼诺指数下降速度(下降速度出现)。
震级(M) | 发震时刻(UTC+8) | 纬度(°) | 经度(°) | 深度(千米) | 参考位置 |
---|
6.2 | 2023-02-17 17:37:33 | -6.65 | 132.20 | 40 | 印尼塔宁巴尔群岛地区 |
2023年2月17日17时6.2级地震(在17日18点起作用)发生在赤道太平洋及其周边,可能影响厄尔尼诺指数下降速度(下降速度出现)。
震级(M) | 发震时刻(UTC+8) | 纬度(°) | 经度(°) | 深度(千米) | 参考位置 |
---|
5.4 | 2023-02-22 17:34:03 | -7.15 | 129.65 | 130 | 印尼班达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