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2023-2025年发生北极臭氧洞的可能性很大

已有 2531 次阅读 2023-1-29 06:59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2023-2025年发生北极臭氧洞的可能性很大

                                                                        杨学祥

    关键提示

       尽管臭氧洞主要出现在南半球,但是北半球也可以出现臭氧洞事件,出现的频率大约为10年一次,在1997年(1996年为太阳黑子谷值和拉尼娜nian)、2011年(2008年为太阳黑子谷值,2010年强拉尼娜,2015年为太阳黑子峰值)和2020年(2020年为太阳黑子谷值,2020-2022年三重拉尼娜)都出现了较大规模的臭氧洞。

1997年3月,2011年3月和2020年3月,北极地区都出现了臭氧洞。图片来自于https://ozonewatch.gsfc.nasa.gov/

    出现臭氧洞的有利条件

       低温、太阳辐射和臭氧损耗物质的存在,是臭氧洞出现的必要条件。这样的条件只出现在平流层极区。在我们头顶10km到50km的平流层,冬季盛行西风,其中环绕北极的西风风速可达每小时350km以上(对比超强台风17级风速约为每小时210km),环绕南极的西风风速甚至可以超过每小时400km,因为两极各自的冬季没有太阳照射,因此环绕极区的强大西风被称作极夜急流。北半球绕极极涡(10hPa,约30km),强风速可达350千米/小时以上;南半球绕极极涡(10hPa,约30km),强风速可达400千米/小时以上。

      平流层极涡强度和范围的变化,受多种因子的影响,除了大气内部的复杂波动变化之外,热带海洋的热力学状况(El Nino或者La Nina)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子。一般而言,当热带东太平洋发生El Nino事件时,北极极涡偏弱;反之,当热带东太平洋发生La Nina事件时,北极极涡偏强。

    2023-2025年发生北极臭氧洞的条件

       第一、2023-2025年太阳黑子进入极大值时期;

        第二、2022-2023年冬季北极极涡偏强,美国、加拿大、中国都发生了异常寒潮;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68963.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73153.html

        第三、2020-2022年全球发生三重拉尼娜。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44811.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54472.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50945.html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277-1354016.html

    北极臭氧空洞

      这个臭氧空洞主要因北极地区罕见长时间寒冬而形成,一度于4月移至东部欧洲、俄罗斯和蒙古国上空,使人们承受高于一般程度但并不持续的太阳紫外线照射。 

       北京时间2011年3月25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最新研究显示,这个冬天的罕见低温天气产生的“美丽”云团,剥去了北极大气层里具有保护作用的大部分臭氧层,可能北极第一个臭氧洞已经形成。

      据专家说,臭氧浓度较低的地区可能向南最远已经延伸到纽约上空,他们发出警告说,皮肤癌风险或将提升。同温层里的臭氧层像一条巨大的毯子,笼罩在距离地面大约12英里(20公里)的上空,阻止太阳释放的大部分高频紫外线到达地面,大大降低晒斑和皮肤癌风险。但是这项研究的负责人、德国不来梅港阿尔弗雷德极地和海洋研究所物理学家马库斯·雷克斯表示,北极高空持续结冰的天气,可能已经使臭氧浓度比标准浓度降低了近一半,而且这种趋势还会继续下去。

      雷克斯表示,北极30个臭氧监测站获得的初始数据显示,2011年冬季臭氧浓度下降的情况比以往更严重。他说,在春天来临之前,“第一个北极臭氧洞也许已经形成,这种发展速度非常惊人,可能将被载入史册。目前下定论还为时尚早,不过请静候我们的进一步消息”。对此,并未参与这项研究的美国科罗拉多州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的大气化学家西蒙恩·迪尔梅斯也表示同意。迪尔梅斯说:“我们还不清楚北极的臭氧洞会增长多大,因为现在臭氧层变得越来越薄。”

      不过要确认这些猜测是否属实,还需进行电脑模拟和卫星测量,研究负责人雷克斯表示,这些结果将为“今年的臭氧浓度降低提供独立见解”。臭氧洞是臭氧层里季节性出现的空洞区域,例如著名的南极臭氧洞。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意识到氯氟烃(CFCs)和其他化学物质对大气臭氧层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这些物质被广泛应用于发胶和制冷剂等物品里。1987年签署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要求全球逐步淘汰氯氟烃,并用不会破坏臭氧层的物质取而代之。然而,氯氟烃一旦进入大气,会在那里停留几十年,南极臭氧洞仍然存在,不过未来几十年有望变小一些。

     雷克斯表示,氯氟烃进入上层大气后会分解成氯原子,它被阳光激活后,会破坏臭氧分子。低温天气可通过极地同温层里的“美丽”云团加速这一过程, 一旦同温层的气温下降到至少零下108华氏度(零下78摄氏度)时,这种“美丽”但是至今不为人知的云状结构就会出现。这些云团为不活跃的氯的副产品提供了“蓄水库”。这些副产品在云团表面彼此发生反应,释放出“有攻击性”的氯原子,破坏臭氧分子。迪尔梅斯说,一旦气温回升,这一过程就会停止,这些所谓的北极涡旋也会随之散去。

     北极涡旋的面积大约是600万平方英里(1500万平方公里),即相当于40个德国的面积,它是冬季在北极上空盘旋的一个冷气团。研究负责人雷克斯表示,寒流的出现并非巧合。他说:“北极冬季变得更加寒冷,这是一种持续的长期趋势。”全球变暖可能会加剧这一趋势。因为温室气体把热量禁锢在大气较低处,较高处的温度就会变得更低。当然,这一“过程比我们的简单解释要复杂的多”,温室气体影响较高海拔大气的方式可能有很多种。

      雷克斯表示,紫外辐射增加会影响北极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例如,更多阳光照射会导致特定海洋藻类的生长速度变慢,使较大生物体的食物来源匮乏,从而影响整个食物链。雷克斯表示,更令人不安的是,消耗臭氧的空气借助北极涡旋,会向南部人口密集区扩散。臭氧浓度低的空气经常被自然大气扰动向南带到北纬40°到45°的地方。臭氧浓度低的气团向南甚至延伸到欧洲城市意大利北部地区,或者美国纽约和旧金山。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迪尔梅斯表示,迅速移动的涡旋可能会持续到4月,此时天气已经转暖,人们在室外呆的时间会更长。

https://baike.sogou.com/v74548016.htm?fromTitle=%E5%8C%97%E6%9E%81%E8%87%AD%E6%B0%A7%E7%A9%BA%E6%B4%9E

    最强北极臭氧洞

       与南极每年春季都会出现臭氧洞不同,北极臭氧洞出现频次非常少,基本上10年才会出现一次,北极上一次大规模臭氧洞出现在2011年,当时即引起广泛关注,从国际顶级学术刊物 Nature 和 Science 到街边小报,都报道了当时的北极臭氧洞事件。

      2020年3月,当再一次更大的北极臭氧洞出现后, Nature 杂志也立即进行了报道,然后……就淹没在新冠疫情的新闻洪流里了。

2020年3月27日,Nature报道了3月份出现的北极臭氧洞事件。图片来自于nature.com

       一般而言,极区的臭氧总量大概为300多DU(多布森单位),当这一数值低于220 DU时,即可以看做臭氧洞形成。今年冬季1月25-27日时,极区的臭氧最小值达到187DU,但是持续时间比较短,区域非常小,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关注。进入3月后,随着平流层维持一个强大的极涡,逐渐形成了规模可观的臭氧洞,其中3月12日臭氧洞中心最小数值达到205DU,这成为这次北极臭氧洞的最低数值,创下了新的历史记录。最鼎盛期,臭氧低值区覆盖面积超过3个格陵兰岛,臭氧洞面积达到100万平方公里。

       2020年春季,北极上空出现严重的臭氧洞。资料来自于ECWMF

       4月23日,随着平流层极涡的分裂,大量中纬度富含臭氧的空气涌入极区,北极臭氧洞随之消失。这个臭氧洞持续了约1个半月,被看作是历史上最大的北极臭氧洞。

北极臭氧洞相关信息,上图:极区臭氧总量数值,中图:平流层极区温度,下图:平流层极涡面积。图片来自于https://ozonewatch.gsfc.nasa.gov

       尽管臭氧洞主要出现在南半球,但是北半球也可以出现臭氧洞事件,出现的频率大约为10年一次,在1997年和2011年都出现了较大规模的臭氧洞。

1997年3月,2011年3月和2020年3月,北极地区都出现了臭氧洞。图片来自于https://ozonewatch.gsfc.nasa.gov/

出现臭氧洞的有利条件

低温、太阳辐射和臭氧损耗物质的存在,是臭氧洞出现的必要条件。这样的条件只出现在平流层极区。在我们头顶10km到50km的平流层,冬季盛行西风,其中环绕北极的西风风速可达每小时350km以上(对比超强台风17级风速约为每小时210km),环绕南极的西风风速甚至可以超过每小时400km,因为两极各自的冬季没有太阳照射,因此环绕极区的强大西风被称作极夜急流。

北半球绕极极涡(10hPa,约30km),强风速可达350千米/小时以上;南半球绕极极涡(10hPa,约30km),强风速可达400千米/小时以上。

强大的绕极西风隔绝了极区和中纬度地区,这使得中纬度地区富含臭氧的空气无法进入极区,也使得中纬度热量无法进入极区,形成异常寒冷的平流层极区。正常情况下,南半球冬春季(6、7、8、9、10月)的南极平流层最低温度可以达到零下130度,而北极隆冬(12、1、2)的最低温度也可以达到零下80多度。

南北半球相比,南半球平流层极区温度更低,最低可以达到零下130℃,北极最低温度可以达到零下80℃,当温度低于零下78℃时,即逐渐形成极地平流层云(PSC)。图片来自于联合国环境署《Scientific Assessment of Ozone Depletion:2018》

在极低温条件下,可以形成极地平流层云(PSC),这与低层云完全不同,并不是由水和冰晶组成,而是由水合硝酸组成。PSC的存在,不仅把氯贮存物质(主要是HCl)吸收到颗粒的界面上,并且产生化学反应,释放活性氯,当春季阳光重返极区时候,即形成臭氧损耗和臭氧洞现象。

极地平流层云,斯堪的纳维亚人管它们叫“珠母云”,美丽的外表下暗藏“杀机”。图片来自于NASA

南北半球相比,南半球中高纬度以海洋为主,地面均一度比较好,不容易产生大尺度大气波动(行星波),因此形成的极涡不容易受扰动破坏,极夜急流里的低温极区非常稳定;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形复杂海陆对比明显,这里容易形成各种尺度扰动,因此北半球极涡容易受波动影响而扭曲、变形或者偏心,极低温环境不易维持。

南半球因为极涡稳定,因此每年都在9-10月形成严重的臭氧洞,而北半球极涡变化大,不易形成稳定低温区和PSC,不易形成臭氧洞。北半球即使形成臭氧洞,其规模和维持性都不如南半球,自2011年出现明显的臭氧洞后,直到2020年春季才形成典型的北极臭氧洞。即使2020年春季的北极臭氧洞被认为是“史上最强大”的北极臭氧洞,其面积也仅仅约100万平方公里,这与南半球动辄2000万平方公里的臭氧洞比起来绝对是小巫见大巫,即使2019年的南极臭氧洞被认为是“史上最小”南极臭氧洞,其面积也在900万平方公里以上。

因此,即使大气中存在的臭氧损耗物质浓度不变,每一年臭氧洞的大小和强度也有所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平流层极涡强度存在变化,在有些年份,极涡会更强一些,这些年份臭氧洞会更严重一些;在有些年份,极涡会弱一些,这些年份的臭氧洞会更小一些。

平流层极涡强度和范围的变化,受多种因子的影响,除了大气内部的复杂波动变化之外,热带海洋的热力学状况(El Nino或者La Nina)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子。一般而言,当热带东太平洋发生El Nino事件时,北极极涡偏弱;反之,当热带东太平洋发生La Nina事件时,北极极涡偏强。

另外一个影响极涡强度的因子是赤道平流层准两年振荡现象(QBO),当热带平流层处于西风时,北极极涡偏强;反之,当热带平流层处于东风时,北极极涡偏弱,容易发生爆发性增温。其他诸如北极海冰面积、欧亚大陆雪盖和陆面过程、北大西洋海洋热力状况等都可以影响到极涡的变化。当影响因子增多的时候,其变化特征就复杂起来,因此针对具体某一年的极涡状况,需要具体分析。

https://www.sohu.com/a/394495866_99907401



太阳黑子资料

太阳活动水平具有11年左右的周期变化特征,有太阳活动高峰年和低峰年之分。通常在太阳高峰年,太阳爆发活动较多,太阳风暴发生频次较高,强度大。相反,在太阳活动低峰年,太阳爆发活动少,太阳风暴发生频次低,强度相对较弱。

图3  太阳黑子数目年份变化(方框内不是最大峰值年,见表1)

https://www.sohu.com/a/223151487_500192

       表1 1700-2012年太阳黑子年表

 

年份  

黑子数目

年份

太阳黑子

年份

太阳黑子

年份

太阳黑子

1700

5

1779

125.9

1859

95.8

1939

88.8

1701

11

1780

84.8

1860

93.8

1940

67.8

1702

16

1781

68.1

1861

77.2

1941

47.5

1703

23

1782

38.5

1862

59.1

1942

30.6

1704

36

1783

22.8

1863

44

1943

16.3

1705

58

1784

10.2

1864

47

1944

9.6

1706

29

1785

24.1

1865

30.5

1945

33.2

1707

20

1786

82.9

1866

16.3

1946

92.6

1708

10

1787

132

1867

7.3

1947

151.6

1709

8

1788

130.9

1868

37.6

1948

136.3

1710

3

1789

118.1

1869

47

1949

134.7

1711

0

1790

89.9

1870

139

1950

83.9

1712

0

1791

66.6

1871

111.2

1951

69.4

1713

2

1792

60

1872

101.6

1952

31.5

1714

11

1793

46.9

1873

66.2

1953

13.9

1715

27

1794

41

1874

44.7

1954

4.4

1716

47

1795

21.3

1875

17

1955

38

1717

63

1796

16

1876

11.3

1956

141.7

1718

60

1797

4.1

1877

12.4

1957

190.2

1719

39

1798

6.8

1878

3.4

1958

184.8

1720

28

1799

6.8

1879

6

1959

159

1721

26

1800

14.5

1880

32.3

1960

112.3

1722

22

1801

34

1881

54.3

1961

53.9

1723

11

1802

45

1882

59.7

1962

37.5

1724

21

1803

43.1

1883

63.7

1963

27.9

1725

40

1804

47.5

1884

63.5

1964

10.2

1726

78

1805

42.2

1885

52.2

1965

15.1

1727

122

1806

28.1

1886

25.4

1966

47

1728

102

1807

10.1

1887

13.1

1967

93.8

1729

73

1808

8.1

1888

6.8

1968

105.9

1730

47

1809

2.5

1889

6.3

1969

105.5

1731

35

1810

0

1890

7.1

1970

104.5

1732

11

1811

1.4

1891

35.6

1971

66.6

1733

5

1812

5

1892

73

1972

68.9

1734

16

1813

12.2

1893

85.1

1973

38.1

1735

34

1814

13.9

1894

78

1974

34.4

1736

70

1815

35.4

1895

64

1975

15.5

1737

81

1816

45.8

1896

41.8

1976

12.6

1738

111

1817

41.1

1897

26.2

1977

27.5

1739

101

1818

30.1

1898

26.7

1978

92.7

1740

70

1819

23.9

1899

12.1

1979

155.3

1741

40

1820

15.6

1900

9.5

1980

154.7

1742

20

1821

6.6

1901

2.7

1981

140.5

1743

16

1822

4

1902

5

1982

116.3

1744

5

1823

1.8

1903

24.4

1983

66.6

1745

11

1824

8.5

1904

42

1984

45.8

1746

22

1825

16.6

1905

63.5

1985

17.9

1747

40

1826

36.3

1906

53.8

1986

13.4

1748

60

1827

49.6

1907

62

1987

29

1749

80.9

1828

64.2

1908

48.5

1988

100.9

1750

83.4

1829

67

1909

43.9

1989

162.2

1751

47.7

1830

70.9

1910

18.6

1990

145.1

1752

47.8

1831

47.8

1911

5.7

1991

144.3

1753

30.7

1832

27.5

1912

3.6

1992

93.5

1754

12.2

1833

8.5

1913

1.4

1993

54.5

1755

9.6

1834

13.2

1914

9.6

1994

31

1756

10.2

1835

56.9

1915

47.4

1995

18.2

1757

32.4

1836

121.5

1916

57.1

1996

8.4

1758

47.6

1837

138.3

1917

103.9

1997

20.3

1759

54

1838

103.2

1918

80.6

1998

61.6

1760

62.9

1839

85.7

1919

63.6

1999

96.1

1761

85.9

1840

64.6

1920

37.6

2000

123.3

1762

61.2

1841

36.7

1921

26.1

2001

123.3

1763

45.1

1842

24.2

1922

14.2

2002

109.4

1764

36.4

1843

10.7

1923

5.8

2003

65.9

1765

20.9

1844

15

1924

16.7

2004

43.3

1766

11.4

1845

40.1

1925

44.3

2005

30.2

1767

37.8

1846

61.5

1926

63.9

2006

15.4

1768

69.8

1847

98.5

1927

69

2007

7.56

1769

106.1

1848

124.7

1928

77.8

2008

2.86

1770

100.8

1849

96.3

1929

64.9

2009

3.11

1771

81.6

1850

66.6

1930

35.7

2010

21.52

1772

66.5

1851

64.5

1931

12.2

2011

78.08

1773

34.8

1852

54.1

1932

11.1

2012


1774

30.6

1853

39

1933

5.7



1775

7

1854

20.6

1934

8.7



1776

19.8

1855

6.7

1935

36.1

201719.4

1777

92.5

1856

4.3

1936

79.7

20186.4

1778

154.4

1857

22.7

1937

114.4

20193.7


1858

54.8

1938

109.6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d68b8f0101ad06.html

表2  2017-2019年太阳黑子、无黑子日、耀斑、质子事件等

2017-2019年太阳黑子.png

表2  2017-2019年太阳黑子、无黑子日、耀斑、质子事件等

太阳黑子1-24周期表.jpe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83857.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29292.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34967.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73905.html

上一篇:2023年1月29日早报: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上升区间
下一篇:伊朗发生5.9级地震:关注1月26-28日弱潮汐组合
收藏 IP: 103.57.12.*| 热度|

1 周少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3: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