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高温橙色预警与西北太平洋异常高温:江浙沪等5省市局地可达40℃以上

已有 1081 次阅读 2022-7-12 10:59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高温橙色预警与西北太平洋异常高温:江浙沪等5省市局地可达40℃以上


                    吉林大学:杨学祥,杨冬红


高温橙色预警:江浙沪等5省市局地可达40℃以上

202207/1207:03:16

来源:中国天气网

 中央气象台7月12日06时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预计7月12日白天,新疆南疆盆地、陕西南部、黄淮南部、西南地区东部、江汉、江淮、江南、华南等地有35℃以上高温天气,其中,安徽、江苏中南部、上海、湖北西部和东南部、湖南北部和东部、江西、浙江、福建大部、四川盆地东南部、重庆、贵州东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7~39℃,江苏南部、上海北部、浙江南部、四川盆地东南部、重庆中西部和北部局地可达40℃以上。


  防御指南:


  1、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落实防暑降温保障措施;


  2、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高温条件下作业的人员应当缩短连续工作时间;


  3、对老、弱、病、幼人群提供防暑降温指导,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4、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注意防范因用电量过高,以及电线、变压器等电力负载过大而引发的火灾。


http://www.news.cn/politics/2022-07/12/c_1128823334.htm


2020-07-09海温.png

2022-07-10海温.png

图1 南极海冰增加趋势:2022年7月9-10日(白色为海冰,红色为热异常)南极半岛海冰比较。南极半岛海冰增大,增强秘鲁寒流,导致厄尔尼诺指数下降;7月12-13日强潮汐组合导致厄尔尼诺指数上升;两者的拉锯战已经开始。


     西北太平洋异常高温和我国高温橙色预警值得关注。

2022年7月潮汐组合预报:强潮汐时期

已有 1558 次阅读 2020-9-17 13:19 |个人分类:潮汐预警|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潮汐组合, 潮汐预警, 日月大潮, 近地潮, 月亮赤纬角

                         2022年7月潮汐组合预报:强潮汐时期

                                     吉林大学:杨学祥,杨冬红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韩延本,马利华

       2021年1-2月、5-9月、12月为强潮汐时期,3-4月、10-11月为弱潮汐时期。 

      潮汐组合A:7月6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北纬0.00度,7月7日为日月小潮,两者弱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潮汐组合B:7月12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26.94度,7月13日为日月大潮,7月13日为月亮近地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最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最强)。

      潮汐组合C:7月19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北纬0.03度,7月20日为日月小潮,两者弱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潮汐组合D:7月26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26.96度,7月28日为日月大潮,7月28日为月亮远地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最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地震火山活动进入活跃期。

      计算表明,日月大潮与月亮赤纬角最小值相遇(日、月、地在赤道面成一线)使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减慢,低纬度地区地球表面地壳纬向扩张,径向收缩,有利于南北挤压东西张裂的地震和火山喷发;日月大潮与月亮赤纬角最大值相遇使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低纬度地区地球表面地壳纬向收缩,径向扩张,有利于东西挤压南北扩张的地震和火山喷发。这是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地震在不同的潮汐组合发生的原因。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17618.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50942.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46884.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46936.html

上一篇:7月12日午报: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上升区间与7月12-13日强潮汐组合对应
下一篇:太阳风暴、紫外线风暴、极光和臭氧洞:灭杀病毒的四剑客
收藏 IP: 103.57.12.*| 热度|

1 杨文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0: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