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新冠疫情还要持续多久?关注病毒变异的环境变化

已有 4309 次阅读 2022-3-9 20:28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新冠疫情还要持续多久?关注病毒变异的环境变化

                                      吉林大学:杨学祥,杨冬红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做出“2021年冬天是最后一个与新冠伴随的寒冬”这一定论还为时尚早。

      世卫组织曾在去年底提出“2022年我们必须终止新冠肺炎大流行”。

      近日,澎湃新闻邀请了三位专家做客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特别推出的在线视频访谈节目——澎湃会客厅,就阻击奥密克戎相关话题开展了讨论。

      人类与新冠病毒的这场战役已经进行三年多了,我们今年能终止新冠大流行吗?

      三位专家的一致观点,只能说是谨慎乐观。

      主要原因是,从技术层面去看,新冠病毒不断在变异,带来疫情防控以及终结大流行相当的不确定性。

      但是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它肯定还要不断地变异,我想待会儿咱们听听金教授讲病毒要变异这件事情,只要这个病毒在人群当中的流行得不到终止,那么病毒变异这件事情是确定的。

      但是到底变得更好了,所谓“好”就是它致病率越来越低,真的变成大号流感了;还是它变成大号流感以后哪天又变坏了,这一点是不确定的。所以从技术层面讲,病毒变异这件事情是不确定的。

       金教授认为,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病毒的致病性是减弱的,当然有可能会有一个事故,就算是这四种冠状病毒偶尔发生一些变化变成一个强毒株,但是这种是意外,而且是短暂的,不会长期占主导地位,占主导地位的应该还是变成弱毒株。

       据2021-05-14 相关报道,近段时间,印度疫情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数据显示,上周全球一半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来自印度,连续20天新增超30万例,并且检查出多种变异新冠病毒,那么印度新冠病毒变异多少种?

       今年的2月份,印度卫生官员曾表示,在印度各地发现了多达240种新冠病毒毒株的新型变种。而世卫组织的报告提到,从多个样本中检测发现,印度发现的变异新冠病毒已经扩散至40多个国家和地区。

https://finance.gucheng.com/202105/4042545.shtml


       为什么新冠病毒出现这么多变异毒株?


       事实上,医学专家的研究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新冠病毒生成、发展和灭亡的外部环境变化。例如,地球上生物的存在和灭绝,与地球的外部环境变化是密切相关的,不同的外部环境决定了生物的兴盛和衰亡。金星和火星就没有生命存在的条件。

       我们多次指出,新冠病毒爆发在2019太阳黑子谷值时期和太阳黑子缺席时期,太阳黑子可以杀灭新冠病毒。这是2025年太阳黑子峰年新冠病毒必然灭亡的外部环境。为了生存,在太阳黑子不断增加的条件下,新冠病毒必须不断变异,借以适应新的外部环境,传染性增强,毒性减弱是病毒变异的必然规律,也是新冠病毒为了生存必须付出的代价。


       太阳黑子缺席带来的灾害:2009年甲型流感和2019年新冠疫情 


       如果我们记录太阳黑子在每年当中的缺席天数,就可以得到下面数据(截止2019年12月28日):

       从表1可以看到,在2019年内已经有288天没有出现太阳黑子,在太阳黑子缺席的历史上,属于第二长的时段,排第一的是1913年,太阳黑子缺席天数高达311天。这是2019年爆发新冠疫情的重要条件。

       2008年和2009年分别有268和260天没有出现太阳黑子,2009年全球爆发了甲型流感。

表1 2007-2019年太阳黑子缺席记录

https://www.sohu.com/a/363725630_100082182


      2008年未出现太阳黑子的天数达到了266天


      根据比利时皇家天文台的观测,2008年未出现太阳黑子的天数达到了266天,这一数据的出现距1913年记录的观测史上天数最多的311天已经有95年之久,是仅次于1901年的287天和1878年的280天的历史第四低的纪录。2008年的年平均太阳黑子数量2.9也是自1913年的1.4以来,95年后的最低点。而2009年8月平均太阳黑子数为0,更是创下了1913年6月以来96年内的最低纪录。而且,2009年的年平均太阳黑子数只有2.4,也是96年以来的低点,这岂止是“50年一遇”?美国宇航局修正为“大致百年一遇”。

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2/04-18/3826983.shtml


      2019年未出现太阳黑子的天数达到了288天


     从2019年的3月14日开始,太阳上面的太阳黑子就消失了,至今(12月25日)已经288天,成为历史上太阳黑子消失时间第二长的时段,一般认为太阳黑子比较弱的时期,也代表着太阳活动处于低谷期,光热辐射不强,地球上温度也会偏低,甚至会导致地球气候处于小冰河期。

    12月25日,天文学家们发现了两个新的太阳黑子,这标志着太阳可能进入了新一轮活动周期,这次的太阳无黑子活动持续的时间达到了288天,是1913年以来消失时间最长的一次,创造了一个106年的记录。接下来我们很可能会看到太阳黑子出现新的活跃时期。


      太阳休眠会导致地球病毒多发


      对于2020年太阳进入休眠期警告,科学界陷入了小冰期是否会发生的争论。事实上,太阳活动低值,紫外线的减少,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病毒的繁殖和爆发。

      在十五世纪至十七世纪的二百余年内,全球强震发生频繁,其它自然灾害也很集中,如瘟疫流行,低温冻害严重,被称为小冰期时期。这个时期也正是蒙德太阳黑子超长极小值时期,太阳活动处于低值状态,有人把它看作是小冰期气候产生的原因(见表1)。

      2014年9月21日我们的研究表明,1996-2008年已进入21世纪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严重低温和病毒爆发将成为大势所趋。2009年甲型流感爆发仅仅是一个最初信号。

      回顾15-17世纪小冰期时代的瘟疫横行,我们必须做好迎接未来低温期带来的瘟疫和多种病毒爆发的准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86470f0102v186.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73551.html


      新冠病毒爆发在2019-2020年冬季无黑子期


       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日地研究卓越中心的通讯专家Jan Janssens在整合了有关太阳的研究之后说:“太阳在2019年11月14日开始进入无黑子期,一直持续到了12月23日”,他在邮件中同时告诉《科学在线》(天文在线):“这个40多天的无黑子期是20多年里持续最长的一次。”

      一个新的太阳黑子区域的特写—在一连串四十天的“无黑子”期之后,也就是两个十一年的太阳黑子周期间的太阳活动最低时期之后,首次被观测到。太阳气象预报中心预测,SC25的活动周期预计在2024年达到巅峰,接着在2031年出现最小值。

https://www.sohu.com/a/367023064_114835

      太阳在2019年11月14日开始进入无黑子期,一直持续到了12月23日,四十天的“无黑子”期与2019年12月开始的疫情完全重合。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16447.html

      2021年1月1日-2月19日有30天没有太阳黑子,约占总天数的3/5。与2019年相比,2021年太阳活动增强非常明显。紫外线杀毒作用增强,导致新冠病毒频繁变异以适应2020年和2021年太阳活动增强。

      2030-2035年为可能的太阳黑子谷值时期,新冠病毒可能重返地球。

      据2020年2月观察计算:太阳表面已经几乎330天没有出现明显太阳黑子了。也就是说,过去一年中有90%的时间太阳活动处于完全低迷状态。

      2020年6-12月没有太阳黑子158天,占总天数214天的73.8%。太阳黑子活动增强明显。

      2024-2025年为太阳黑子峰值时期,病毒变异达到峰值。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7316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73380.html

      病毒变异的一般趋势:适应性增强,毒性变弱,最后消失。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10301.html

      在2022-2025年太阳黑子不断增加的条件下,新冠病毒为了生存而不断变异,适应性增强,传播能力增大,毒性变小,直至消亡。   


      太阳黑子增多与疫情好转对应

      从全球病例数可以看出:从2月底到4月底,全球病例数上升,然后到6月底有所下降,到8月底再次上升,此后一直在下降。这种模式在印度、印度尼西亚、泰国、英国、法国和西班牙等国也很明显。

https://mini.xnnews.com.cn/r/da97405a83330436_2.html?from=sgxxl&page=info&usid=%u5C40%u57DF%u7F51WfNi

      我们的数据统计表明,太阳黑子日平均相对数在2021年2月为7.11,在3月为20.61, 在4月为22.67,在5月为20.03,在6月为24.36,在7月为35.87,在8月为22.77,在9月为51.97,在10月为36.61,在11月为36。这完全符合全球疫情的发展过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7484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0641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07579.html

      我们的数据统计表明,太阳黑子日平均相对数在2021年12月为64.74,2022年1月为57。2022年2月为65.71.

      2021年12月和2022年2月进入太阳黑子异常峰值。2022年1-2月太阳黑子异常增强持续,表明新冠疫情结束为期不远。2022年3月是关键时期。

 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太阳黑子相对数每月日平均数.png

图1 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太阳黑子相对数日平均数


相关报道

阻击奥密克戎③|新冠疫情还要持续多久? 

2022-03-09 07:04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做出“2021年冬天是最后一个与新冠伴随的寒冬”这一定论还为时尚早。

世卫组织曾在去年底提出“2022年我们必须终止新冠肺炎大流行”。

今年真的能终止新冠大流行吗?新冠疫情还要持续多久?

近日,澎湃新闻邀请了三位专家做客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特别推出的在线视频访谈节目——澎湃会客厅,就阻击奥密克戎相关话题开展了讨论。

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生物化学系教授、病毒学专家金冬雁,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主任、清华大学药学院院长丁胜就上述问题表达了各自的看法。

以下为专家对话

澎湃新闻:人类与新冠病毒的这场战役已经进行三年多了,我们今年能终止新冠大流行吗?

吴凡:我个人的观点,只能说是谨慎乐观。

我从几个方面考虑,一个就是从技术层面去看,新冠病毒不断在变异,带来疫情防控以及终结大流行相当的不确定性。

但是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它肯定还要不断地变异,我想待会儿咱们听听金教授讲病毒要变异这件事情,只要这个病毒在人群当中的流行得不到终止,那么病毒变异这件事情是确定的。

但是到底变得更好了,所谓“好”就是它致病率越来越低,真的变成大号流感了;还是它变成大号流感以后哪天又变坏了,这一点是不确定的。所以从技术层面讲,病毒变异这件事情是不确定的。

但是技术层面也有好消息,无论是从临床救治的药物也好,还是新型研发的疫苗也好,我们都有一个非常快速的科技赋能的工作在做,我们已经看到了曙光。

第三个层面我觉得要从策略层面去讲,就是仅有疫苗和药物其实还不行,从中国过往的经验中可以看到,我们就得全国一盘棋、守土有责,实现了“动态清零”,但是仅中国清零了还不行,只要全球不清零,全球不一起努力的话,那这件事情恐怕还需相当时间。

所以我的个人观点:我只能是谨慎乐观。

金冬雁:我完全同意吴院长的看法,我也是审慎乐观。

关于病毒变异的问题,有一些病毒学家就认为奥密克戎就是具备了大流行后毒株的一个特点,或者说是它的一个雏形,就是将来的毒株可能就是像这样的。

当然也有一些病毒学家有不同的看法,比如奥密克戎是从哪来的?奥密克戎并不是从以前全世界普遍流行的毒株里面发展出来的,目前它是一个未知的来源,现在我们也不明白。有人说可能是出现在免疫缺陷的人中,可能是在一个不知名的地方,也可能是在动物,这是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但是,我们如果从长远一点去看,就是我从2020年初讲的,我们去看现在已有的四种人类感染过的冠状病毒,它们最初第一次到人的时候也是引起大流行的,但是经过多年的进化,它在人体里面越来越适应,它的总体的趋势是致病性减弱,然后病毒保持一定的传播率。要有传染性更强的毒株才能取代现在的奥密克戎BA.2毒株。

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病毒的致病性是减弱的,当然有可能会有一个事故,就算是这四种冠状病毒偶尔发生一些变化变成一个强毒株,但是这种是意外,而且是短暂的,不会长期占主导地位,占主导地位的应该还是变成弱毒株。

这是我从病毒学方面提出的看法。

丁胜:刚才两位专家的这些看法我都非常认同,我个人也是本着比较谨慎的态度来看待这个事情。

我觉得主要原因就是病毒未来的变异,其实可能还是处于一个早期的阶段,未来它到底怎么变异,需要一些时间进一步观察。奥密克戎BA.2毒株就是最后的一个毒株?我想可能还达不到这样的判断。

大家讲的或者经常听到的所谓“今年终结疫情”,我想可能更多指的是已经广泛接种加强针同时有被动感染免疫的这些国家,目前有可能在一定时间内,还能维持免疫力的情况下,这些国家能够进入到所谓当前应对的状态,未来如果新的毒株出现会是怎么样,其实还是需要时间去看的。

但短期内要终止新冠大流行,我觉得目前我们国家或者说其他的很多国家实际上是不成立的。

所以我想未来可能还需要我们广大的群体通过加强针的实施,真正提高免疫水平,才有可能真正进入到终止大流行的状态。

当然,乐观地讲,我们应对病毒,从检测到治疗到免疫,其实都是在快速地推进,都是有重大的一些进展。我想有这些科技的加持,未来应对疫情我们还是非常乐观的。


https://www.sohu.com/a/528298300_260616


https://www.163.com/dy/article/H20GTL4J0514R9P4.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28739.html

上一篇: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上升区间:2022年3月9日晚报
下一篇:台湾台东县海域发生5.1级地震:关注2022年3月10-12日潮汐组合
收藏 IP: 103.57.12.*| 热度|

1 周少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8 09: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