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突变点比奥密克戎多9个!疑从非洲喀麦隆入境法国南部

已有 1273 次阅读 2022-1-7 06:24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突变点比奥密克戎多9个!新毒株又双叒来了!疑从非洲喀麦隆入境法国南部

202201/0514:59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

企鹅号


在世界各国正努力应对极具传染的奥密克戎毒株时,新冠病毒又双叒有了新的变异毒株。据多家外媒4日报道,法国南部发现了一种新型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B.1.640.2。目前,该地区至少12人已确认感染这一新变种,首位感染者是从非洲喀麦隆入境返回法国。

▲IHU传染病医学研究所所长、法国医学教授迪迪埃·拉乌尔是首次报告新冠病毒“IHU变种”的小组成员之一

据报道,法国马赛地中海传染病医疗与教学研究所(IHU)团队于去年12月29日在上传至MedRxiv平台的预印本中首次报告了这一变体,因此这一毒株又被称为“IHU”。该团队表示,IHU毒株带有46个突变点和37个缺失,导致30个氨基酸替换和12个缺失。

相较之下,正肆虐全球各国的奥密克戎毒株的突变点为37个。IHU毒株的突变点包括了奥密克戎中已发现的两项突变——N501Y和E484K。此外,还有9个缺失位于病毒刺突蛋白中,而目前全球面市的大部分新冠疫苗都是针对病毒的刺突蛋白建立防御机制,刺突蛋白的变化可能会影响病毒感染人体细胞的能力。

据报道,首位感染者IHU毒株的是一名住在法国东南部的男性,此前已完成了新冠疫苗的接种。2021年11月中旬从喀麦隆旅行回家的两天后,他开始出现轻微的呼吸道症状。第二天,这名男子进行了新冠检测,鼻咽样本呈阳性。研究人员表示,测试显示了一种“非典型”的穗状基因组突变组合,与当时的主要流行毒株德尔塔的模式不符。

经过仔细研究,去年12月初,研究人员确认了这是一种新的变异毒株,将B.1.640.2从进化支B.1.640中分离出来。此后,这一毒株在同一地区出现了小规模传播,至少有11人的B.1.640.2变种检测呈阳性。

B.1.640于2021年9月被发现,其刺突蛋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异,随后被纳入了欧洲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ECDC)的监测之下,但一直没有被提升到更高的担忧水平。

然而,研究人员表示,目前尚不清楚这一B.1.640.2变种是否会像德尔塔和奥密克戎变种一样带来大麻烦。众所周知,新冠病毒一直在不断突变,过去两年出现了众多新变体,但只有极少数新毒株能占据主导地位。

流行病学家Eric Feigl-Ding在推特上发帖表示,新的变种不断出现,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它们会更危险。而就时间线而言,IHU变种的出现时间几乎与奥密克戎相同,甚至可能早于奥密克戎,因此无需有过多的担心。

研究人员也在论文中表示,就感染和疫苗保护而言,“现在猜测这种变种会表现出怎样不同的传染性和免疫逃逸还为时过早”。但同时指出,这一变种的出现是新冠病毒变异和跨境传播具有不可预测性的最新实例。而这种病毒继续传播和繁殖,它就会一直发生突变,新的变异毒株就会不断出现。

红星新闻记者 徐缓

编辑 郭宇

https://new.qq.com/rain/a/20220105A0649J00


      人类活动帮助病毒逃脱自然灭杀周期

 

       按照流感病毒和冠状病毒的季节性自然周期,北半球冬春季节是爆发期,夏季是消失期,病毒受到抑制,变化周期为一年。如果病毒没有被消灭,而是转移到南半球继续繁殖和传播,自然的灭杀作用就消失了,病毒通过不间断的演化,就会毒性更强,传播更广,危害更大。

       由于现代交通工具的快捷和四通八达, 新冠病毒可以通过航空和航海在南北半球交替流行,这是对人类的最大威胁。

       其实西班牙型流感本来也许不会传播这么快,但是战争中,军队大规模的调动为流感的传播火上浇油。

       西班牙型流感是1918年2月首发于美国堪萨斯洲,很快传播至底特律等3个城市→3月美国远征军乘坐船带至欧洲前线→4月传播至法国军队,然后至英国和其他国家军队→5月达意大利、西班牙、德国、非洲,印度孟买和各尔各答→6月由英国远征军传播至英国本土,然后至俄罗斯、亚洲达中国、菲律宾、大洋洲至新西兰→1919年1月达澳大利亚。即不到一年时间席卷全球。

       1918年8月刚离开西非国家狮子山(塞拉利昂,北纬8.3度)的英国船上发生了致命的流感,在该船抵达英国之前,75%的船员被感染,7%的船员死亡,另外多艘船只也发生了类似的情况。

       1918 年到 1920 年,一种名为“西班牙流感”的流行病横扫美洲、欧洲、亚洲,甚至爱斯基摩人聚集区,夺去了全世界 5000 万到 1 亿人的生命,达到当时世界人口的 5 %,被它击倒的人数远超战争伤亡人数,成为1918年以来7次流感大流行中最严重的一次。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是流感肆虐的帮凶。

       1918年8月刚离开西非国家狮子山的英国船成为病毒的培养皿,避开了6-8月美国流感的非季节时期,进入9-12月的季节性流感期,导致第二波流感爆发,病毒毒性增强。

       南北半球存在季节性反差。阻断病毒南北半球传播,是截断疫情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限制南北半球直航旅游,是唯一可靠手段。

       目前,南半球发生疫情的国家正不断增加。如果病毒借助人类活动成功逃脱自然的季节性灭杀,转移到南半球冬季继续演化,并在北半球秋冬季节再次入侵,2018年流感大流行就会历史重演。


       阻断病毒南北半球通道是当务之急


       中国的成功关键在截断病毒传播通道,阻断病毒南北半球通道是全球防疫的当务之急。


        其一、北半球疫情高峰在3-5月春季,必须截断其向南半球转移的通道。

        其二、南半球3-5月秋季是疫情输入危险期,必须严防死守,拒之国门之外。

        其三,南半球6-8月冬季是疫情爆发期,必须严防南北半球的病毒混合发生突变。

        其四、北半球9-11月秋季是疫情输入危险期,必须严防死守,拒之国门之外。

        其五、北半球12-2月冬季是疫情爆发期,必须严防南北半球的病毒混合发生突变。


        病毒大流行有规律可循


        在2006年,我们根据1890-2004年的综合数据,得到流感大流行的6大气候特征: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前一年或前两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拉尼娜年;20世纪50-70年代同时为中国强沙尘暴年;前后一年或当年为中国东北地区冷夏年(20世纪50-70年代同时为严重低温冷害年);当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年;当年为太阳黑子谷年m或峰年M,m-1年,m+1年或M+1年。 1889-1890年、1900年、1918-1919年、1957-1958年、1968-1969年和1977年的流感爆发都满足这6大条件,同时,在1890年以来,满足这6大条件的只有以上6次爆发。

  流感大流行的周期和亚周期发生规律非常重要,根据这一规律,在拉马德雷冷位相的2000-2035年中,太阳黑子极小值年的2009、2019、2030年,太阳黑子极大值的2012、2023、2034年都是流感大流行的可能年份,我们可以集中力量预防这些年份的流感爆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2538.html

新冠变异病毒再变异:适应性增强,毒性减弱,最后消失

已有 3844 次阅读 2021-10-31 18:20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新冠变异病毒再变异:适应性增强,毒性减弱,最后消失

      关键提示: 病毒变异的一般趋势:适应性增强,毒性变弱,最后消失。

      病毒变异的一般趋势:适应性增强,毒性变弱,最后消失。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10301.html

2021年12月太阳黑子和疫情监测:太阳黑子异常增多预示疫情结束?

已有 2993 次阅读 2022-1-2 11:18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2021年12月太阳黑子和疫情监测:太阳黑子异常增多预示疫情结束?

  

        太阳黑子增加,疫情减轻。太阳黑子减少,疫情加重。2021年11-12月和2022年1-2月,南半球处于春夏季太阳黑子峰值时期,新冠疫情处于低谷;北半球处于秋冬季太阳黑子谷值时期,新冠疫情处于高峰。

      2021年12月15-30日太阳活动进入异常峰值。

      我们的数据统计表明,太阳黑子日平均相对数在2021年2月为7.11,在3月为20.61, 在4月为22.67,在5月为20.03,在6月为24.36,在7月为35.87,在8月为22.77,在9月为51.97,在10月为36.61,在11月为36,12月为64.74。

      12月进入太阳黑子异常峰值。如果2022年1-2月太阳黑子异常增强持续,则表明新冠疫情结束为期不远。

2021年2-12月太阳黑子每月日平均数.png

1   20212-12月太阳黑子每月日平均相对数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7484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0641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07579.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19282.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19872.html

上一篇: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上升区间:2022年1月7日早报
下一篇:尼加拉瓜近海发生6.2级地震:关注2022年1月9日潮汐组
收藏 IP: 103.57.12.*| 热度|

1 周少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9 16: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