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拉尼娜要来了:2021~2022年冬天会很冷

已有 7607 次阅读 2021-10-2 07:19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拉尼娜要来了: 2021~2022年冬天会很冷

                                 吉林大学:杨学祥,杨冬红


      在9月29日,中国气象局10月气候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表示:根据最新监测,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为中性偏冷状态,预计未来3个月(10-12月)冷水将进一步加强,并进入“拉尼娜”状态。“拉尼娜”真的要来了,这种天气对我国农业种植影响不小。一方面会造成我国南方地区水汽偏少,10到12月份可能会出现干旱的情况;另一方面,表现在对温度的影响,尤其是处于中高纬度的地区,冷空气会来得比较频繁,气温要比正常年份明显偏低!

       农业农村部发布《2021—2022年度全国小麦秋冬种技术意见》,在《意见》当中明确指出,按照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华西秋雨比往年偏早偏强,冬季有可能出现"拉尼娜"现象!


  我们在2021年9月16日指出,南极半岛海冰9月23日(秋分)左右最大,加强秘鲁寒流,逆转了9月13-15日潮汐组合的变暖效应。在9月20-21日潮汐组合中,23日秋分时下降速度将达到峰值,致使厄尔尼诺指数下降为最低谷值。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04383.html

nino34 2021-09-15-12.png

  图1 202109月15日12时厄尔尼诺指数为-0.267,比202109月15日00厄尔尼诺指数为-0.233,减速0.034,减速变快,进入快速下降区间,南极半岛海冰9月23日(秋分)左右最大,加强秘鲁寒流,逆转了9月13-15日潮汐组合的变暖效应。在9月20-21日潮汐组合中,23日秋分时下降速度将达到峰值,致使厄尔尼诺指数下降为最低谷值。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04383.html

nino34 2021-10-01-00.png

图2 2021年10月1日00时厄尔尼诺指数为-0.587,比202109月30日18厄尔尼诺指数为-0.585,减速0.002,减速变慢,进入下降区间。南极半岛海冰9月23日(秋分)左右最大,加强秘鲁寒流,逆转了9月13-15日潮汐组合的变暖效应。在9月20-21日潮汐组合中,23日秋分时下降速度将达到峰值,致使厄尔尼诺指数下降为最低谷值。这一预测继续得到证实。

         厄尔尼诺指数进入拉尼娜状态-0.503:2021年9月28日早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05947.html

  •    关注拉尼娜和寒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05693.html

 


拉尼娜极端天气来袭,小麦注定要晚播,做好这4件事才能高产

2021-10-01 08:01:12 来源: 莫念初举报

今年真是不容易的一年,北方雨水连绵,很多地方都被淹了,尤其是河南地区,一些玉米种植区,到目前为止,还没收割完毕。天气已经如此糟了,但是接下来还有一些特别天气会发生,这给我们的小麦种植也会带来很大影响!

“拉尼娜”天气来临 

在9月29日,中国气象局10月气候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表示:根据最新监测,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为中性偏冷状态,预计未来3个月(10-12月)冷水将进一步加强,并进入“拉尼娜”状态。“拉尼娜”真的要来了,这种天气对我国农业种植影响不小。一方面会造成我国南方地区水汽偏少,10到12月份可能会出现干旱的情况;另一方面,表现在对温度的影响,尤其是处于中高纬度的地区,冷空气会来得比较频繁,气温要比正常年份明显偏低!

https://www.163.com/dy/article/GL76RKE50552IAE0.html

“拉尼娜”卷土重来?今年会迎来60年一遇的“冷冻”?最新消息!

2021-09-30 16:23:32 来源: 最美的美食呀

站在农民角度,关注三农!大家好,我是老道!现在10月份马上开始,秋收正在全面启动!眼看着冬天距离咱们越来越近,我们很多农民非常关注今年冬天到底是"冷冬",还是"暖冬"?在2021年,极端天气频繁出现,郑州大暴雨、华东、华南沿海迎来的台风!到现在我们还记忆犹新!根据老道了解的相关消息,今年冬季我国很有可能会再次出现"拉尼娜"现象!下面咱们就重点关注一下,一旦拉尼娜出现之后,对天气会有哪些影响!

官方消息:

农业农村部发布《2021—2022年度全国小麦秋冬种技术意见》,在《意见》当中明确指出,按照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华西秋雨比往年偏早偏强,冬季有可能出现"拉尼娜"现象!

那么到底什么是"拉尼娜现象"?

学术解释:

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的情况,特指"拉尼娜现象";用句大白话讲,"拉尼娜"现象代表着气温比往年偏低,农作物晚熟、晚收等等!所以"拉尼娜"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正好是相反的,代表着一冷一热!

从官方的说法来看今年冬天很有可能还将迎来"冷冬",不过最近网络上还有一件事讨论很激烈,有人说2021年如果出现"冷冬",很有可能会是六十年一遇!有赞同的、也有反对的!那么今年会不会迎来60年一遇的冷冻?有两件事,要注意!

https://www.163.com/dy/article/GL5H6OUK0542OQ4X.html?f=post2020_dy_recommends

拉尼娜要来了吗 2021~2022年冬天会很冷吗

2021-09-30  来源:天气网  【字体:  

天气网讯,10月到来之后,我国北方一些地区也开始入冬了,而每年冬季的气候情况不同,寒冷程度也不同。其中,网上有人说今年会有“拉尼娜”,那么,拉尼娜要来了吗?一般出现拉尼娜现象,气候会偏冷。预计2021~2022年冬天会很冷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专家怎么说。

拉尼娜要来了吗

可能要来了。据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表示,根据最新监测,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为中性偏冷状态,预计未来3个月(10-12月)冷水将进一步加强,并进入“拉尼娜”状态。

2021~2022年冬天会很冷吗

不一定。

“拉尼娜”对全球天气气候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对我国冬季影响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我国南方地区的水汽输送会减弱,江南、华南等地降水可能较常年同期偏少。后期,南方地区受“拉尼娜”的影响,会有干旱持续发展的可能性。二是“拉尼娜”作为热带地区海温的异常,可能对中高纬地区的大气环流有一定的强迫作用,导致影响我国的冷空气会较为频繁,势力偏强。

所谓的拉尼娜现象,和众所周知的厄尔尼诺现象恰好相反,被认为是厄尔尼诺年之后矫正过度的现象。当拉尼娜现象出现的时候,太平洋东部水温会下降,给美国等地区带来更加严重的干旱;而太平洋西部水温则会上升,降水量增加。

虽然威力似乎不如厄尔尼诺,但拉尼娜可能带来的灾害也是不容小觑的。对于我国来说,拉尼娜现象很可能会导致冷冬热夏,并且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数量也更多一些。根据过去70年的统计,在拉尼娜现象发生的年份,我国有70%的概率会进入一个更加寒冷的冬天。

比如在2008年时,我们就曾经遭遇了一次拉尼娜现象。如果大家还记得的话,那一年冬天的寒冷程度同样令人吃惊,南方的特大雪灾让许多城市几近瘫痪,甚至许多务工人员都无法回家过年,受灾人口更是超过了1亿。

在美国,统计结果也是类似的。在出现拉尼娜现象的冬天,美国西北内陆地区的平均降雪量要比其他年份高10%-25%。

气候专家指出:如果今年真的出现拉尼娜现象,那么我们就要准备好迎接一个冷冬了。北半球的冬季可能会比往年更低一些,尤其是我国南方需要警惕低温寒流的侵袭。同时,有些地区还可能出现干旱的天气,同样需要我们提高警惕。

拉尼娜形成的原因:

厄尔尼诺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的增暖、信风的减弱相联系,而拉尼娜却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度变冷、信风的增强相关联。因此,实际上拉尼娜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

海洋表层的运动主要受海表面风的牵制。信风的存在使得大量暖水被吹送到赤道西太平洋地区,在赤道东太平洋地区暖水被刮走,主要靠海面以下的冷水进行补充,赤道东太平洋海温比西太平洋明显偏低。当信风加强时,赤道东太平洋深层海水上翻现象更加剧烈,导致海表温度异常偏低,使得气流在赤道太平洋东部下沉,而气流在西部的上升运动更为加剧,有利于信风加强,这进一步加剧赤道东太平洋冷水发展,引发所谓的拉尼娜现象。

信风是指低空中从热带地区刮向赤道地区的行风,在北半球被称为“东北信风”,南半球被称为“东南信风”,住在南美洲的西班牙人,利用这恒定的偏东风航行到东南亚开展商务活动。因此,信风又名贸易风。

https://www.tianqi.com/news/299019.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06459.html

上一篇:厄尔尼诺指数进入拉尼娜状态-0.587:2021年10月1日晚报
下一篇:厄尔尼诺指数进入停滞区间:2021年10月2日早报
收藏 IP: 103.57.12.*| 热度|

1 周少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3 07: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