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被忽视的资源:沙漠蓄水和沙漠地下水

已有 9267 次阅读 2021-4-21 15:23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被忽视的资源:沙漠蓄水和沙漠地下水

                     杨学祥,杨冬红(吉林大学)

       科学家在来到塔克拉玛干沙漠实地考察时,在地下竟然发现了大量的地下水。科学家对其考察时,就发现在这片沙漠周围有着很多高山,而这些高山也阻隔了一部分湿润气候,从而在山上形成了降雪,当天气转暖时,这些积雪就会发生融化,融化后的雪水就从上而下流淌到了地下,从而汇集到了塔克拉玛干沙漠地下,形成了一坛庞大的地下水。

https://mini.yyrtv.com/r/ad7e455be5dd9463.html?from=sgxxl&page=index&area=dabiao&inngex=0&usid=%u5C40%u57DF%u7F51EaqL

        沙漠蓄水和沙漠地下水的最大优点是,储量巨大,不易蒸发。

   我在2004313指出,在人退沙进的条件下,集青藏高原融化的雪水,把中国西部浩瀚无人的沙漠变为淡水蓄存之地,成为中国北方的天然地下水库,实现西部源头的南水北调,是改造西部沙漠、防止东部沙化和预防未来淡水危机的上策,应该是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中之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80854.html

      有高山就有峡谷。在陆海边缘,峡谷被海水覆盖;在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峡谷被砂石和黄土覆盖。这是地下水形成的构造基础,也是大江大河发源于中国西部高山高原的原因。

       在浩瀚的沙漠之中,地上水是湖泊河流,地下水藏身于沙漠深处。

       湖泊河流暴露于阳光之下,容易干涸;地下水藏身于沙漠之下,易于保存。沙漠中的地下河和地下湖就可以为我们绿化沙漠提供宝贵的水源。

       探明沙漠的地下水分布,沙漠打井将成为沙漠绿化的宝贵水源。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81117.html



【科普】沙漠地下水 

2017-08-22 19:27


沙漠是绝好的天然地下水库

沙漠地下通常有丰厚的疏松砂层,处于盆地较低地势的聚水位置。砂粒间有较大的孔隙以便贮存水,沙漠地下大范围的砂质沉积体,就像巨大的贮水容器一样。地表干砂层则好像这水库的盖子似的,阻挡着太阳的照晒,使地下水免遭蒸发。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许多沙漠具有丰富的地下水。我国最大的沙漠——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地下水位一般不低于丘间地表10米,打井取用,很方便。其他沙漠的地下水位可能还要更高些。

沙漠地下水主要来源于沙漠河流的补给

河流在沙漠中入渗,使地下水的流向远离河流。一般来说,地下水的矿化度距河道越远就变得越重。雨水对地下水只有少量的贡献,因为干旱地区的降水实在少得可怜。

地下水位对沙漠形成有显著的影响

如同灯芯能使灯油上升一样,砂土能使水分从地下水面向上渗流一段距离,形成地下水面以上的湿砂层,这种作用叫毛管作用。相应的湿砂层又叫毛管带。毛管带湿砂层往往是风蚀地形的极限。但在干砂层遭风蚀发育沙丘的过程中,一方面沙丘堆集变高,另一方面,风蚀区的丘间地因遭侵蚀而变低。但侵蚀区低至毛管带湿砂层时,风蚀受阻,便形成水平方向的侵蚀面,相邻的沙丘也会因缺少砂源而停止加高。可见,地下水位的下降,会导致高大沙丘的形成,而地下水位的上升,又有可能引起沙丘变低。许多沙漠里的高大沙山的形成,实际上与地下水的水位低或长期下降有关。

巴丹吉林沙漠水文地质调查建立了

沙漠南部地下水循环模式

初步提出了地下水及湖泊水的补给来源,建立了巴丹吉林沙漠南部地下水循环模式。

巴丹吉林沙漠地下水补给来源,从巴丹吉林沙漠外围山区地下水、沙漠地下水和沙漠湖泊的δ18O-δD关系图可见:①巴丹吉林沙漠外围山区地下水均落到全球降水线附近,来源于山区降水补给。②巴丹吉林沙漠地下水和湖泊水均落到斜率为3.95的蒸发线上,蒸发线与全球降水线的交点落到山区地下水所在区域,说明沙漠地下水和湖水的最终补给来源均为周边山区降水;沙漠区地下水在补给过程中经历了蒸发作用。③沙漠湖泊水落在蒸发线的末端,接受沙漠地下水的补给,是在地表进一步蒸发作用的结果。

初步总结提出了沙漠南部地下水循环模式。沙漠区地下水补给以季节性补给为主,补给来源主要有二:一为当地大气降水经沙丘入渗补给;二为洪水期出山洪流补给和山前斜坡区的潜流补给。区域地下水径流主要由南东向北西径流。地下水排泄主要由三个方式:一是当地降水经沙丘向下入渗在丘间洼地边缘以泄流的形式向湖泊排泄;二是来自山前的地下水在丘间洼地边缘以泉的形式(下降泉或上升泉)向湖泊排泄;三是在丘间洼地中以蒸发形式排泄。根据S02和S03钻孔揭露,第四系下伏基岩的含水性甚差,对沙漠地下水几无补给,尚需进一步论证。

-END-

来源:《中国地质调查年度报告(2016)》等网络综合

编辑:言五

https://www.sohu.com/a/166599206_727409

关注青藏高原的南水北调:西部沙漠蓄水是东部可靠水源

已有 5722 次阅读 2015-12-4 06:33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生存环境, 南水北调, 沙漠蓄水, 中国地形

 关注青藏高原的南水北调:西部沙漠蓄水是东部可靠水源

                             杨学祥,杨冬红 

檀成龙为了调水入新疆,可以实现新疆突变的设想研究了多年。

我们把三篇中国西部源头的南水北调设想再次发表,表达对网友檀成龙的支持。

中国的地形特征是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由此形成长江和黄河两大主要水系,维系中华民族的世代繁衍生存。

青藏高原的冰雪是中国水系的主要源头,由于地理纬度不同,其中南部光照多融水多,北部背光融水少,由此导致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形成。

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南疆塔里木盆地中心,面积三十二万四千公里,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仅次于非洲撒哈拉大沙漠,是全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是中国第二大沙漠。介于北纬44°15′~46°50′,东经84°50′~91°20′。位于准噶尔盆地的中央,面积4.88万平方公里。由4片沙漠组成,西部为索布古尔布格莱沙漠,东部为霍景涅里辛沙漠,中部为德佐索腾艾里松沙漠,其北为阔布北—阿克库姆沙漠。

我在2004313指出,在人退沙进的条件下,集青藏高原融化的雪水,把中国西部浩瀚无人的沙漠变为淡水蓄存之地,成为中国北方的天然地下水库,实现西部源头的南水北调,是改造西部沙漠、防止东部沙化和预防未来淡水危机的上策,应该是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中国北方的干旱和沙尘暴愈来愈频繁。地形地貌、构造运动、高温、少雨和超常强烈频繁的春风等自然因素,以及过度开垦、放牧、不合理使用水资源和砍伐森林等使生态恶化的人为因素,是其形成原因,缺水是问题的关键。加强科学管理力度十分必要。

西北沙漠带地处青藏高原、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和蒙古高原之间,是北半球西风带的天然风道,有丰富的沙源,高温、少雨和过度农、牧、林业生产使湖泊萎缩,湖底砂石出露,形成类似咸海地区的沙漠化过程。天然风道中的强风使黄土东飘,沙漠东扩,是地质时期黄土高原形成的原因。青藏高原高于6000的冰山雪地集中在西南部,是印度河、恒河、湄公河和长江的丰富水源;而青藏高原东北部较低,全球变暖导致的冰融雪消使黄河的水源已日趋减少,源头沙化现象异常严重。

西北冰川面积达2.8km2,储水量28.5亿m3,积雪储水约361亿m3,是降水量只有100~200mm的平原地区重要水资源。在全球持续变暖和西北沙漠化加剧的条件下保存这些水资源,其必要性和紧迫性显而易见。

淡水资源短缺和土地沙漠化的严峻形势为中国治水方略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于宝贵的淡水资源,是存还是放?把排水型的水利工程变为储水型的水利工程,已是水利工程建设的新趋势。问题是:我们能腾出多少空间来储存淡水?陈梦熊院士提出的“开发利用天然地下水库”方案意义重大(见:《科学新闻周刊》,第28期)。

人是第一可宝贵的,但过多的人口会使地球的资源不堪重负。人口的压力使恢复生态平衡的目标变得如此遥远——沙尘暴科考队的调查表明,尽管黄沙日复一日地侵吞了他们的良田和住房,由于燃料短缺,农民还是砍伐掉了唯一能阻挡黄沙的树林。如此看来,退田还林、退牧还草、退田还湖还不够,必须退人还原——还给大自然一个无人为干扰的生态空间。错误的抗灾措施导致更大的灾害发生,人不退出,自然生态环境就难以恢复。在人退沙进的条件下,集青藏高原融化的雪水,把中国西部浩瀚无人的沙漠变为淡水蓄存之地,成为中国北方的天然地下水库,实现西部源头的南水北调,是改造西部沙漠、防止东部沙化和预防未来淡水危机的上策,应该是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中之重。

http://www.envir.cn/forum/20042686.htm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89012.html

正如西部冰川融化是东部水源一样,西部沙漠蓄水也是东部可靠水源。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80854.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83077.html

上一篇:厄尔尼诺指数进入停滞区间:2021年4月21日午报
下一篇: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上升区间:2021年4月21日晚报
收藏 IP: 103.57.12.*| 热度|

1 柏延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2: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