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毒已变异,传染性增强,毒性减弱!张伯礼谈秋冬防控
2020-10-28 08:11
“经过‘十一’小长假考验,武汉并未出现疫情反复,说明疫情防控卓有成效”。10月26日,“人民英雄”、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疫情后第二次回到武汉,肯定武汉疫情防控成果。
“尽管国内疫情得到控制,但从全球范围来看,第二波疫情已经到来。”在武汉市中医医院,张伯礼院士接受采访时表示,秋冬防疫不可松懈,需充分认识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复杂性。
得知武汉将于11月11日至11月14日举办第二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张伯礼院士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01
对疫情防控信心满满
目前应关注两个问题
“这是我疫情后第二次回到武汉,故地重游感到非常亲切。”张伯礼院士说。
张伯礼院士表示,目前疫情防控应关注两个问题,一是围绕秋冬季可能出现的小规模反弹做充分准备,二是做好康复患者的跟踪管理。
此次来汉,张伯礼院士特别到几个共同战斗过的医院调研,看到后续工作有条不紊、紧张有序,对康复患者的治疗越来越深入,治疗方案比较清晰,张伯礼院士坦言对疫情防控信心满满。
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02
全球第二波疫情已经到来
严重程度已超过今春
“从全球范围来看,第二波疫情已经到来。”张伯礼院士表示,美国单日新增超过7万例,法国单日新增超过3万例,英国单日新增超过1万例,个别国家单日新增量接近中国确诊患者总和,疫情严重程度已超过今春。
“国内疫情防控有力,未再发生大规模疫情,以多点散发和局部聚集性暴发为主。”张伯礼院士表示,秋冬已至,疫情防控不可懈怠,既要看到我们的优势和经验,也要充分认识疫情的复杂性。
一方面,我们应对疫情掌握了很多经验,比如北京新发地疫情防控中,快速追踪明确传染源,实施精准防控,确诊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大连快速筛查,精准布防做的更好;青岛一千多万人的普查五天就完成了,反映了检测能力的提升。从病人的救治情况来看,重症减少、死亡率降低,意味着我们对疾病的认识更充分了。
另一方面,国内疫情虽以多点散发为主,但需警惕新冠肺炎与流感的叠加风险。此外,病毒已发生变异,传染性增强但毒性减弱,表现为无症状感染者越来越多,会给防控带来较大压力。
张伯礼院士提醒,少聚集,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这些有效的措施要继续坚持。新冠疫苗有望年底或明年年初上市,检验检疫人员、医务人员等重点人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及时接种。
03
部分患者在康复中容易走极端
必须循序渐进提高运动量
张伯礼院士坦言,经此一疫,越来越多的百姓相信中医,越来越多的医生认可中医。中医药在武汉战疫中的表现,为祖国传统医学走向世界提供了契机。
“一些康复患者心理压力大,对他们的心理关怀很重要。”在武汉市中医医院调研时,张伯礼院士叮嘱医护人员,患者很多担忧都是不必要的,如果不解释到位,他们就会一直背着心理包袱。
此外,一些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很容易走极端。比如,有的病人坚持每天走一万步,上气不接下气还要坚持走完。张伯礼说,这是不可取的,必须要坚持锻炼,但活动不要剧烈,以不感到疲劳为准,循序渐进提高运动量。
张伯礼院士介绍,部分新冠康复患者容易感冒、怕冷,这是因为免疫系统的修复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配点盐水放在冰箱里冷藏,用冰盐水漱口洗鼻子,起到增强免疫力的作用。慢性咽炎、鼻炎患者也可以采取这种方法,有助于保护嗓子、保护咽喉。
来源:武汉晚报
https://news.bjd.com.cn/2020/10/28/12132t100.html
根据紫外线控制病毒发展的理论,2019年冠状病毒疫情始于2019年12月,处于紫外线一年中的最低值时期(冬季低值),预计2-3月(冬春之交)将出现拐点,4-5月(春季紫外线增强)出现峰值,5-6月(春夏之交)再次出现拐点,6-8月(夏季紫外线峰值)出现第一波谷值。第二波峰值是否出现,取决于调控力度。
由于春夏紫外线增强,秋冬紫外线减弱,由春到夏,北半球疫情减轻;由秋到冬, 南半球疫情加重。疫情在南北半球季节性特征明显。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31705.html
目前北半球处于冬季,疫情在中纬度地区快速发展(如,日本、韩国、意大利、伊朗),在低纬度地区受到抑制(如,印度尼西亚,印度)。在南半球也受到抑制(如,澳大利亚)。
从2月25日13时14分到 2月26日07时37分,澳大利亚确诊病例已由17例增加到23例。而澳大利亚炎热的夏季即将结束,秋冬季的由凉变冷以及紫外线减弱有利于病毒繁殖和传播。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0438.html
南半球发生疫情的国家由1个增加到7个,关注疫情可能向南半球转移。
目前南半球巴西的疫情已经进入全球排名前十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192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942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30017.html
如果疫情在南半球6-8月冬季爆发,其三、其四、其五防空目标失败,新冠病毒的回归是不可避免的。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3082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53998.html
南半球发生疫情的国家由1个增加到7个, 关注疫情可能向南半球转移。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1927.html
截至当地时间4月7日14时,巴西全国共确诊新冠肺炎病例13717例,挤进全球疫情排名前13名。
3-5月为南半球秋季,6-8月为冬季,南半球疫情爆发期临近,上升趋势将加快。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7369.html
我们在2020年4月7日指出,中国的成功关键在截断病毒传播通道,阻断病毒南北半球通道是全球防疫的当务之急。
10个月的实践表明,中国的隔离政策成功地阻断疫情发展,为全球提供了机遇和经验。但是,欧美坐失中国提供的机遇,隔离政策遇阻,导致全球第一波新冠疫情抗击以失败告终:北半球的美国失控,南半球的巴西和秘鲁爆发。其一和其二防控目标已经无法实现。
要取得第二波疫情抗击的胜利,其三至其五的措施必须得到严格的执行。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9838.html
除中国外,全球疫情连续发生,太阳黑子持续低迷。如果2020年后太阳黑子消失数年:新冠病毒季节性爆发将成为常态。
按照太阳黑子11年周期规律,下次新冠病毒将在下一次太阳黑子谷值2030年爆发。如果到2020年之后太阳黑子将持续消失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特别是,2022年前后太阳上将不会显现太阳黑子。那么,2020年以后,2022年前后太阳上将不会显现太阳黑子:新冠病毒季节性爆发将成为常态,直到2030年进入峰值。这种可能性不能忽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3771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52030.html
我们在9月30日指出, 8月25-9月23日连续30天没有太阳黑子。南半球冬季结束,巴西峰值阶段也将结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5277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5462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55147.html
根据紫外线控制病毒发展的理论,2019年冠状病毒疫情始于2019年12月,处于紫外线一年中的最低值时期(冬季低值),预计2-3月(冬春之交)将出现拐点(日韩峰值阶段),4-5月(春季紫外线增强)出现峰值(欧美峰值阶段),5-6月(春夏之交)再次出现拐点,6-8月(夏季紫外线峰值)北半球出现第一波谷值(巴西峰值阶段)。第二波峰值(印美峰值阶段)是否出现,取决于调控力度,由于美国和印度疫情失控,目前疫情发展无法避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50483.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21: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