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转载]第二波新冠疫情来势汹汹,欧洲面临艰难抉择

已有 1452 次阅读 2020-10-2 09:45 |个人分类:备忘录|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欧洲疫情, 第二波 |文章来源:转载

第二波新冠疫情来势汹汹,欧洲面临艰难抉择

来源:中国网 作者:胡黉 时间:2020-10-02 责编:时畅

胡黉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所助理研究员

 

近日,英法等国创单日确诊病例新高,在欧洲抗疫中表现突出的德国新增病例数也迎来4月底以来的新高。欧洲第二波疫情来势汹汹。

 

924日,欧盟委员会卫生事务委员斯泰拉·基里亚基季斯便向全欧发出了警告——欧洲国家与民众若想避免重蹈今年春天的覆辙,正面临艰难的决策甚至是最后的机会。她要求成员国和民众们严肃对待当前新一波的疫情——否则欧盟或许将不得不重新诉诸于严厉的封锁措施。根据欧委会的判断,目前各国政府应对第二波疫情的举措既不有效,也没有恰当的实施。

 

的确,若仅从感染数据上看,当前疫情的严重程度已超过半年以前。根据欧洲政治(politico)网站的数据,以欧盟27+英国的每日新增病例作为统计口径,第一波疫情在45日达到高峰,当日28国共有31908个新增病例。而到了926日,欧盟27国与英国的新增病例数已经达到了44372

 

第二波疫情也再次影响到欧盟的正常运转。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在本周短暂隔离,还导致原定于2425日举行的欧盟峰会推迟一周举行。此外,欧洲议会10月份的全会也因所在地斯特拉斯堡被定为疫情红区,很可能继本月之后,再次转战布鲁塞尔。欧盟和成员国其他一些重要官员也受到影响。欧盟委员会副主席东布罗夫斯基斯、德国经济和能源部部长阿特迈尔以及外交部长马斯也都进行了自我隔离。

 

从某种意义上说,欧洲第二波疫情的出现可以称为意料之中。一方面,欧洲内部人口大规模流动加速了病毒的传播。夏天、尤其是八月份,历来是欧洲各国集中放假、集中出游的季节,与此同时,部分国家为了恢复经济运转也逐步放松社交距离等管控举措,都加快了病毒的传播。另一方面,疫情疲劳使人们在心理和行动上都有所松懈。由于长达半年的社交隔离和封锁政策,人们难以避免产生了倦怠,对于防疫措施的重视程度和遵守力度都有所减弱,也导致了当前局面的发生。此前,反新冠游行在英法西等国轮番举行,既是人们这种心理的体现,也加剧了病毒的传播。此外,如欧洲疾控中心专家阿纳斯塔西亚·法里斯所说,部分国家确诊病例的增加可能是因为扩大了监测范围或改变了对确诊病例的界定。

 

当然,现在判断第二波疫情的具体走势显然还为时过早。各国采取的封锁举措、半年以来各国医疗条件改善情况,受感染者的分布特征,都将影响第二波疫情的烈度与广度。譬如,新增病例中年轻群体的增多将使得整体住院率、死亡率有所下降;欧洲各国疫情管控和医疗卫生体系在预防、检测、治疗等各方面经验的增加也将加强欧洲的应对能力。但与此同时,在第一轮疫情中表现出色的中欧国家,在新一波疫情的冲击下,表现则大为逊色。捷克、罗马尼亚、匈牙利等国的病例均面临大幅增加。这也将为欧洲整体疫情的进展增添新的不确定因素。

 

在当前疫情的冲击下,正如基里亚基季斯所说,欧洲亟需避免疫情卷土重来,否则将对欧洲各国以及民众的精神健康、经济、福利、教育、日常生活与工作造成全面伤害

 

从宏观的角度看,一方面,第二波疫情或将拖累欧洲经济的复苏进程。欧洲经济的火车头德国日前刚对未来一段时间的经济复苏表示乐观,月初的秋季经济预测显示德国经济有望在2022年初重回新冠疫情前的水平。但第二波疫情的到来正在削弱原本就脆弱的复苏动能。而疫情一旦持续蔓延,将迫使各国政府重新采取严厉的封锁及限制举措,也将使得欧洲经济面临二次探底的风险。目前,在西班牙、比利时等国已经出现了是再次重新封闭还是放松管控的激烈辩论。如果说,第一次疫情由于其严重程度使得民众对于政府的措施多持服从态度,第二波疫情的引而不发或将进一步引燃欧洲内部如何应对疫情的争论。(责任编辑:唐华) 

 

http://www.china.com.cn/opinion2020/2020-10/02/content_76773039.s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52920.html

上一篇: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下降区间:2020年10月2日早报
下一篇: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下降区间:2020年10月2日午报
收藏 IP: 103.57.1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5: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