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废品报复期得到证实:豆腐渣建筑进入质量报复期

已有 2225 次阅读 2019-2-22 09:39 |个人分类:防灾信息|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武汉小区竣工10年 11栋楼全成危房



2019.02.21 07:29:22


  • 2月20日报道,还建小区建成刚满10年,498套房仅入住130多户,小区11栋楼就全部成危房。这事就发生在武汉光谷,尽管相关部门多次通知大家搬离,但很多居民对补偿方案有疑虑,不愿搬离。来源:楚天都市报

http://slide.news.sina.com.cn/slide_1_2841_352520.html#p=1


废品报复期得到证实:80年代后一批快餐式建筑进入质量报复期

已有 1511 次阅读 2014-11-19 06:53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废品报复周期,实践检验,质量监管| 实践检验, 废品报复周期, 质量监管    推荐到群组  

废品报复期得到证实:80年代后一批快餐式建筑进入质量报复期

               杨学祥


   我在2011年8月7日指出,假货和废品不仅仅使消费者的利益受到损害,而且依据其使用周期,造成整个社会的假货和废品报复周期,形成市场经济的后续损失和人为灾害,在市场经济的运转规律之上,增加人为的不确定因素,形成长短不一的人祸周期。

   事实上,【专家提醒,“快餐式”建筑进入“质量报复期”】上世纪80年代后,广东、浙江、山东等沿海地区城市化建设提速,一批“快餐式”楼房密集建成。一些专家指出,如今,许多楼房的建设年龄已经陆续达到20年、30年。由于先天不足,后天装修过频、维护不够等原因,良莠不齐的建筑进入“质量报复周期”。


相关报道:

专家称80年代后一批快餐式建筑进入质量报复期

2014年04月29日09:54  中国独家报道

中国独家报道

   中国独家报道:【专家提醒,“快餐式”建筑进入“质量报复期”】上世纪80年代后,广东、浙江、山东等沿海地区城市化建设提速,一批“快餐式”楼房密集建成。一些专家指出,如今,许多楼房的建设年龄已经陆续达到20年、30年。由于先天不足,后天装修过频、维护不够等原因,良莠不齐的建筑进入“质量报复周期”。

2014-04-29 09:43 来自新华eNews

  【专家提醒,“快餐式”建筑进入“质量报复期”】上世纪80年代后,广东、浙江、山东等沿海地区城市化建设提速,一批“快餐式”楼房密集建成。一些专家指出,如今,许多楼房的建设年龄已经陆续达到20年、30年。由于先天不足,后天装修过频、维护不够等原因,良莠不齐的建筑进入“质量报复周期”。

(编辑:SN091)

http://news.sina.com.cn/c/2014-04-29/095430031188.shtml

政府的第一职能是管理

已有 1237 次阅读 2011-8-7 16:18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政府管理

  市场经济需要公正、公平、公开的竞争规则,因此需要强有力的政府管理。如果政府直接参与经商、投资、实业经营,必然导致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不公平现象存在,是以权谋私、滥用职权、以权代法等违背“三公”现象的根源,质检和监督形同虚设,违规违法行为无人过问。在部门利益驱使下,造假、行贿、以不正到手段牟取暴利成为潜规则。

  假货和废品不仅仅使消费者的利益受到损害,而且依据其使用周期,造成整个社会的假货和废品报复周期,形成市场经济的后续损失和人为灾害,在市场经济的运转规律之上,增加人为的不确定因素,形成长短不一的人祸周期。

  例如,公路桥梁的质量问题,长途运输的超载问题,使桥梁公路无法达到设计水平和使用年限,将导致交通大事故的周期发生;食品质量的失控将损害公民的健康,加大医保和险保的成本;低质量建房导致建筑寿命降低,使社会财富和人民财产损失惨重,......

  服务是一个不确切的概念,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为金钱服务”与“为人民服务”,哪个更具有吸引力?

  还是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更科学!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7273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4484.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63529.html

上一篇:日本北海道地区发生5.5级地震:超级月亮激发5次5级地震
下一篇:秘鲁发生5.1级地震:超级月亮激发6次5级地震
收藏 IP: 58.244.11.*| 热度|

2 钟炳 周少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8 10: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