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东京小学生举行地震模拟演习:全力应对下一场地震灾害

已有 3474 次阅读 2018-8-31 15:34 |个人分类:防灾信息|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日本地震, 特大地震活跃期, 拉马德雷冷位相, 防震减灾

日本“防灾日”前夕 东京小学生举行地震模拟演习 (1/5)

全屏观看

查看图片列表

查看原图

"← →"翻页

日本“防灾日”前夕 东京小学生举行地震模拟演习

当地时间8月31日,日本“防灾日”前一天,东京一所小学举行地震模拟演习。为纪念1923年9月1日发生的关东大地震,日本政府于1960年将每年9月1日定为“防灾日”。

发布时间:2018-08-31 13:33:36 【编辑:杨彦宇】

日本“防灾日”前夕 东京小学生举行地震模拟演习 返回

  • 东京小学生举行地震模拟演习

  • 东京小学生举行地震模拟演习

  • 东京小学生举行地震模拟演习

  • 东京小学生举行地震模拟演习

  • 东京小学生举行地震模拟演习

分享到:

http://www.chinanews.com/tp/hd2011/2018/08-31/838570.shtml#nextpage


被自然界诅咒的国度,世界上地震最频繁的国家:日本

2018-08-31 08:44 来源:地理沙龙号

原标题:被自然界诅咒的国度,世界上地震最频繁的国家:日本

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是由于地壳岩层快速震动,从而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外释放能量的过程,属于地质灾害。地震由于灾害发生时间短暂,预报困难,释放能量巨大,成为一种危害极大的自然灾害,震级较高的地震灾害,往往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大地震可能引发超过几十万人的伤亡,比如1976年中国唐山7.8级大地震,死亡24.2万余人。

日本

地震发生的频率是极高的,每年全球发生的地震次数高达500多万次,也就是说每天差不多会发生1万多次地震,当然其中绝大多数地震都是震级很小的无感地震。每年大约有5万次地震是有感地震,能够造成破坏的地震次数大约有1000次,其中7级以上的大地震,平均每年有十几次。

六大板块示意图

地震的发生在地区上的分布不是均匀的,而是有明显的地区差异,也就是有的地方经常发生地震,而有的地方几乎从不发生地震。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是全球各地的地壳运动状况不同,从板块构造学说的角度来说就是板块内部岩层稳定,地震少发;而板块交界处,特别是板块消亡边界附近,岩层碰撞挤压受到巨大压力,极易发生地震灾害。

全球地震分布图

也就是说全球板块的消亡边界附近地震多发,我们称为地震带。目前全球有两个主要的地震带,分别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即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位于地震带上的国家自然是地震频繁发生,比如智利、美国、日本、新西兰、印度尼西亚、伊朗、意大利等国家都是地震火山灾害严重。那么,世界上哪个国家是地震最频繁的国家呢?

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引发的海啸

这个问题的答案很明显,就是我们的邻居日本,日本似乎是受到了来自自然界的诅咒,地震火山等地质灾害频发。据统计,全球每年发生的里氏等级超过6级的地震,其中有约2成都发生的日本,同时全球十分之一的火山都位于日本,所以在日本碰到地震或者火山喷发都是稀松平常的事情。日本每年发生的有感地震数量平均大约为1000次,也就是说平均每天大约发生3次有感地震。

未来30年日本6级以上地震预测

日本之所以地震多发,其主要原因是处在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由于太平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下方,进行强烈的碰撞挤压,一方面形成了日本群岛,另一方面也给日本带来了无休止的地震灾害。近一个世纪以来,日本发生了多次破坏性极大的地震,其中最近的一次是发生在2011年3月11日的日本本州岛海域地震,震级为9级,地震引发巨大的海啸,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日本311大地震引发的海啸

http://www.sohu.com/a/246679788_794891

日本须全力应对下一场地震灾害:13年前日本灾难预测得到响应

已有 925 次阅读 2018-6-15 21:04 

日本学者呼吁日本须全力应对下一场地震灾害:13年前日本灾难预测得到响应

                        杨学祥


    关键提示:在200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会上,我的一项研究表明,2000-2030年全球将进入新一轮强

震爆发时期,日本强震可能在此期间爆发。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56518.htm

    我在2008年6月1日指出,地球是一个扁球体,一处地震变形,为另一处的地震变形提供了条件。这就构成了强震的路线图。表1(见网址)的地震从中国开始,又回到中国,这一闭合路线为下一次强震的发生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近30年冰盖融化显著,自然是地壳均衡最强烈的地区。中国地震后,陆海地壳的负荷在内陆地区得到大致调整,接下来就是在陆海连接处的岛弧发生强震。岛弧强震是全球范围的,遍布东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这就完成了一个循环。

    如果上述规律成立,下一个8级以上强震就必定发生在陆海连接处,按路线图,危险性的排列为:日本、印尼、堪察加半岛附近高纬度地区、南北美太平洋沿海地区。其中,日本、俄罗斯和印尼发生强震的风险最大,其后是南北美太平洋沿海地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7387.html


    事实上,此后发生的8.5级以上地震有:

    2010年2月14日智利8.8级地震;

    2011年3月11日日本9级地震

    2012年4月11日印尼苏门答腊8.6级地震。

    南美太平洋沿海(智利)、日本、印尼苏门答腊的大震都应验发生了,只有俄罗斯的堪察加半岛和美国的西海岸还在蠢蠢欲动: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3-05-24 13:44 在鄂霍次克海(在堪察加半岛西部沿海)(北纬54.9,东经153.3)发生8.2级地震,震源深度600.0公里。

    中新社旧金山8月30日电当地时间8月30日上午,美国阿拉斯加州阿留申群岛发生7级地震,之后再发生数次4.7级至5.4级余震,美国地质勘查局称未引起海啸。

    下一次8.5级以上地震在哪里?

    如果本规律正确,最大的可能性是在美国和日本,日本将有连续大震发生的可能。俄罗斯为第三位。

http://bbs.sciencenet.cn/blog-2277-751618.html


下一场自然灾难:30年内日本将是自然灾害的受援国


作 者:杨学祥  上传日期:2005-9-4


       下一场自然灾难:30年内日本将是自然灾害的受援国

                杨学祥


    继2004年年12月26日那场发生在印度洋海域夺去了近30万条生命的海啸及其地震事件之后,

2005年8月30日横扫美国南部的卡特里娜飓风又造成了5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和异常惨重的人

员伤亡。据来自路易斯安那州的参议员维特估计,飓风仅在该州造成的死亡人数就可能超过

1万人。虽然这个数字还没有得到证实,但可以肯定的是,此次灾难的人员损失在同类事件

中将可能是空前的。美国总统布什已经表示,“卡特里娜”飓风灾难堪与“9•11”恐怖袭

击相比。卡特里娜飓风中断了人们的生活以及生产活动。墨西哥湾沿岸石油和天然气的生产

受到干扰,原本就在不断攀升的油价被进一步推高。飓风还迫使美国一些进出口石油、粮食

等商品的重要港口被关闭。美国已经接受国外的灾害援助,世界第一强国在自然灾害面前也

显得软弱无力。


    日本可能是下一个遭受自然灾害重创的国家。最新研究结果和最近的一系列地震均表明,富

士山在休眠300年之后即将再度进入活跃期。富士山从1907年喷火以后一直平静。2001年5月

日本气象厅宣布,已有减少火山地震活动倾向的富士山在2001年的4月份再度发生了123次低

频率地震,虽然没有喷火,但已表现出地壳变动的“异常火山”现象。现在,日本全国上下

都在防东海大地震,东海大地震震级在8级以上,震中多在富士山坐落的静冈县,周期为150

年,现在已进入随时可能发生的时期[2]。


    在200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会上,一项最新研究表明,2000-2030年全球将进入新一轮强

震爆发时期[3-5],日本强震可能在此期间爆发。


    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郭增建的“深海巨震

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强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

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20年。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

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深海地

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40o范围内的8.5级和大于8.5级的深海地震。


      表1 拉马德雷位相、强震与气温对比


时  期   1889-1924  1925-1946  1947-1976  1977-1999  2000-2030?

拉马德雷   冷 位 相   暖 位 相  冷 位 相  暖 位 相  冷 位 相

气  温   低  温   增  暖  低  温  增  暖  低  温?

强  震    2次     1次     7次     0次   已发生2次


      表2 海洋巨震与海啸


地震时间        地点        震级      海啸死亡人数

1906-01-31      哥伦比亚       Ms 8.6      500-1500

1960-05-22      智  利       Ms 8.9      1061

2004-12-26      印度尼西亚      Ms 8.7      300000


  从表1和表2的对比中可以看到,三个拉马德雷冷位相和气候低温期与哥伦比亚、智利、

印度尼西亚的海洋巨震海啸和12次8.5级以上强震有很好的对应关系。2000-2030年是拉马德

雷冷位相时期,世界强震将频繁发生。


    突如其来的灾难发人深思,但灾难的严重程度,似乎还提醒人们应有更深层的思考:人类最

重要的敌人仍是自然威胁。因此,国际社会无疑应该调整安全观,认清真正的威胁来自何

方。此次飓风事件,目前已有包括中国、俄罗斯、欧盟、美洲国家组织在内的20多个国家、

地区和组织表示愿意向美国提供援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前段时间因竞购美国尤尼科公司

被美国国会视为“威胁”的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也宣布提供160万美元的援助。谁是真正

的敌人,谁是真正的朋友,再次明确显露出来。事实上,在诸如恐怖威胁、飓风袭击这样的

灾难面前,任何战争的防御体系,都不过是徒有虚名的“马奇诺防线”。对此,我们无疑应

有清醒认识[1]。

    美国南部的卡特里娜飓风再次敲响海洋灾害的警钟,对此,日本政府和国民无疑应有清醒认

识。


文章发表网址: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56518.htm

    关注2015-2018年特大地震集中发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49655.html

    我们在2008年5月10日指出,统计数据表明,1889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21次。在1889-1924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6次,在1925-1945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1次,在1946-1977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11次,在1978-2003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0次,在2004-2008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已发生3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0-2035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1-4]。这一观点得到国际科学界最新研究结果的支持。

    7年过去了,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在2004-2012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已发生6次,比博文发表时多了3次,铁的事实是理论的最有力证据。证据将会继续增加。

这一观点陆续发表在《百科知识》等期刊。

 


参考文献


杨学祥, 杨冬红.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百科知识2008.07上,8-9.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3):1023-1027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

2004-2018年: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已有 7089 次阅读 2008-5-10 11:08 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473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164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339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0047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19171.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32070.html

上一篇:2018年9月强潮汐组合和南极海冰面积最大值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下一篇:希腊发生5.0级地震:关注8-9月潮汐组合
收藏 IP: 119.51.65.*| 热度|

3 钟炳 周少祥 杨文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03: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