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公平地看待变冷变暖:地球不是人类独创的恒温器

已有 3429 次阅读 2018-2-28 08:04 |个人分类:学术争论|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全球变暖, 小冰期, 明朝兴衰, 欧洲灾难, 自然变化

公平地看待变冷变暖:地球不是人类独创的恒温器

                                杨学祥

 

1998年,华裔学者许靖华根据历史上的全球气候变化周期中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证明全球小气候最适期人类社会繁荣发展而全球小冰期导致农业减产,饥荒和民族大迁移。他认为,全球气候变化有1200年的周期循环,与人类历史兴衰一一对应。即变暖时期对应人类社会繁荣,变冷时期对应农业减产,饥荒和民族大迁移。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01491.html

1975年,名经济学家威廉·诺德豪斯博士(Dr William Nordhaus)早早预见到了全球变暖对全球经济的威胁,诺德豪斯指出,在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的影响下,全球平均气温只要上涨2摄氏度,便会对地球气候造成“过去几十万年都前所未见的巨大影响”。

http://tech.sina.com.cn/d/n/2018-02-27/doc-ifyrwsqi6433054.shtml

一个是铁证如山的历史,一个是需要证实的预测,我们应该客观公正地加以检验。

地球不是恒温器,气温波动变化是自然规律。全球气候变化可以分为三个时间尺度,即地质构造尺度(10万年至亿年全球温度变化10以上、地球轨道尺度(10万年至万年冰期与间冰期温度可以相差68、短时间尺度(万年存在千年尺度、百年尺度和十年时间尺度上小于1的温度波动。

有证据表明,一亿年以前海洋底层水温度高于现在15,大气温度高于现在10-15,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是现在的10倍,处于热带雨林繁茂和恐龙盛极一时的生物大繁荣时期。气温提升2的危险没有历史根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29906.html

 

    如果地球再变暖两度会如何?

 

    如果地球再变暖两度会如何?经济学家最新预见危害

    20180227 08:14 新浪科技

 

    如果地球再变暖两度会如何?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227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只要全球气温再升高两度,地球将会出现不一样的局面,为避免这一状况,联合国签署了《巴黎协定》,力争将全球平均气温控制在“工业化之前的2以内”。工业化之前是指人类还未设立工厂、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的时期。

  过去20年来,这条“两摄氏度”上限反复出现在欧盟理事会、G8国家(如今是G7国家了)等制定的政策与协议之中。那么,区区两度为何如此重要呢?

  一切要从1975年说起。令人惊讶的是,这最初是由一名经济学家提出的。威廉·诺德豪斯博士(Dr William Nordhaus)早早预见到了全球变暖对全球经济的威胁,并询问他在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该组织旨在推动跨学科、跨国界的科学发现)的同事:“我们能否对二氧化碳排放进行控制?”诺德豪斯指出,在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的影响下,全球平均气温只要上涨2摄氏度,便会对地球气候造成“过去几十万年都前所未见的巨大影响”。

  身为一名经济学家,他是如何将目光锁定“2摄氏度”的?诺德豪斯并非凭空捏造出这一数据,而是以科学为基础。他知道二氧化碳会导致全球变暖,于是通过计算判断出若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一倍,相当于全球气温上涨两度,会产生怎样的后果。他还预测,按照目前的排放速率,我们将在2030年超过2的警戒线,进入“危险范围”。

  20年来,科学家一直在警告世人由于人类活动排放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暖的危险。1992年,联合国制定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希望能遏制人类活动对地球气候造成的不利影响,但并未对温室气体排放或全球气温上升做出严格规定。又过了四年,欧洲理事会才首次在政策中提及“2℃”这一上限。最终,联合国终于在2016年的《巴黎协定》中加入了这一规定。而此时距诺德豪斯首次提出该理念已经过去了40年。

  20世纪,全球平均气温约为14摄氏度,偶尔上涨或下降零点几度。自1880年以来,地球气温上涨了近1度,但其中超过三分之二都是在1975年之后发生的,也正是诺德豪斯发表论文的那一年。而进入21世纪后,每年都在打破“20年来最热年”的新纪录。

  地球上一次如此温暖,已经是1.1万多年前的事情了。地表的70%由海洋覆盖,要使如此庞大的水量升温,需要耗费巨大的能量,更别提还有空气和陆地。因此,全球平均气温上涨2,意味着地球整体温度涨幅远远不止2

  我们正在经历自身所作所为产生的后果,如今的天气比从前怪异得多。2017年,飓风哈维狂扫休斯顿,降雨量达历史之最。美国国家气候评估近日总结道,“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本土的每个地区”极端降水次数都有所增加。此外,干旱和热浪也在不断加剧,加州便是一个实证:近年来降雨不断减少、土壤愈发干旱、野火也愈演愈烈。

  假如全球气温上升2,地球将比今日干燥许多,这将对经济、农业、基础设施和天气规律造成巨大冲击。气温上升还将破坏生态系统,伤害无法适应变化的物种,如热带珊瑚和北极生物等。随着格陵兰岛和北极冰层融化速率不断加快,导致海平面上涨,地势较低的沿海地区和小岛将面临消失的威胁。简而言之,区区两摄氏度足以决定整个国家的存亡。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是一家为政府提供气候变化原因和影响相关建议的组织。该委员会正在研究假如全球气温上升三度、四度、甚至更高,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模样。这可能会导致“大规模物种灭绝,并使全球和部分地区粮食保障面临巨大风险”,世界部分地区还将不宜从事室外工作或生活。

  美国、中国和印度等国能否不仅仅是限制、还能真正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从而将温度涨幅控制在2的门槛以下呢?前景恐怕不容乐观。在IPCC委员会的数据基础上开展的研究指出,我们有95%的可能性将在2100年之前超越这一上限,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或将无法避免。我们的确有能力减少排放,阻止地球走向那一步。但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叶子)

http://tech.sina.com.cn/d/n/2018-02-27/doc-ifyrwsqi6433054.shtml

 

如果地球再变冷两度会如何?

 

小冰期的到来,无形中成为了这个强大王朝的催命符

2017-12-04看鉴君看鉴

在解释一个王朝的兴衰时,我们往往更重视政治,经济与军事等因素。但一位毕业于哈佛大学的西方史学大家——卜正民,却从环境变化与“小冰期”角度入手,试图通过探讨天灾与气候对明朝灭亡的影响,向世人展现一个别样的明代兴亡史。

根据西方史学家的研究,在1640-1650年间,亚欧非三大洲的自然环境都发生了剧烈变化,导致饥荒与疫病流行,夺走了全球近三分之一的人口。明清易代,恰好就发生在这个阶段。  

相比于今天,17世纪处于一个典型的“小冰期”,冬季平均温度比今日低2摄氏度左右,在明朝治下,洞庭湖结冰3次,太湖结冰4次。

崇祯初年,黄河水一度冰坚如石。换句话说,整个中国当时都处于严寒的淫威之下。根据学界得出的结论,这段长达数个世纪的小冰期正好在明末达到了气温最低点。

 

欧洲古代艺术家笔下瘟疫带来的惨象

 

早在明武宗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广东琼州府居然破天荒地出现降雪。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冬,广东的潮州地区也雨雪,积雪甚至厚达一尺有余。这两地都是广东近海地区,尚不能逃脱冰雪侵袭,纬度更靠北的地区显然更难免受低温之苦。

事实上,“小冰期”自身的历史甚至比明朝还长久一些,虽然此后中国境内气温有所回升,但依旧寒冷。直到满清王朝建立后的1654年,地处江南,专种贡品柑橘的果园还在寒潮中毁于一旦。

这种长期低温的环境也自然影响到了明朝的内政与外交,北方游牧民族部落因为环境变化,生存条件愈发恶劣,资源匮乏。在明朝内部,大旱,蝗灾与瘟疫接踵而至。前者成为蒙古与满洲各部多次南下的根本原因,后者则导致西北贫困落后地区流民纷纷揭竿而起。

崇祯在位的前12年,中原地区就迎来了连续3年的大旱和6年的蝗灾,以至于出现“斗米千钱,人相食”的惨象。在西北地区,情况同样惨不忍睹,崇祯二年,有大臣上疏说延安一带:“炊人骨以为薪,煮人肉以为食……死者枕藉,臭气熏天”。  

据《明史·五行志》记载,从15世纪初到明朝灭亡为止,平均不到13年就会发生一次大瘟疫,“小冰期”的到来则加速了疫病的传播。1641年,大瘟疫遍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多个省份,举家而死的比比皆是。    

在医疗条件恶劣的古代,连天子脚下的京城也未能幸免。崇祯十六年,北京城中“大疫,人鬼错杂”,“死亡枕藉,十室九空,甚至户丁尽绝,无人收敛者”。在疫病的打击下,已经被西北流寇与满洲铁骑困扰的明朝愈发一蹶不振。

北方边境的各游牧民族赖以为生的牧业也被天灾严重摧残,据史料记载,明朝末年,“蒙古诸部大饥,多入塞乞食”,“(蒙古部落)苦两三千里之旱也”。同时,满洲各部也一样深受其苦。气候变化及其衍生问题也就因此深刻地影响了晚明北方战局。

正是在蒙古部落遭灾之时,辽东经略袁应泰提出大收饥民,以拉拢人心,牵制后金,遂不顾手下反对,在辖区安置下不少蒙古难民。谁知后金方面早就在其中安插了大量奸细,反而使明军作战时后院起火,里外夹击,最终使明朝痛失包括重镇沈阳与辽阳在内的大片辽东领土,从此再未收复。

另一方面,皇太极在位之初也并未想入主中原,取朱明王朝而代之。他多次南侵更多是为了掠夺物资人口,以解决后金因灾荒带来的资源匮乏问题。

后来,他还主动向崇祯提议和谈,希望能恢复通商,通过和平的方式获取来自中原的物产。

可由于种种原因,明朝并不愿与后金议和,便只能投入更多军费,这使国库财政负担加大,还因为拖欠军饷激起边军哗变。

但面对财政困境,已苦于赈灾粮款不足的明廷一筹莫展,只能拆东墙补西墙。然而,灭顶之灾的种子早已因此种下。

早在崇祯继位之初,为了节约开支,朝廷决定大规模裁撤驿站,这一政策虽为国库省下60多万两白银,却使数万驿卒丢了饭碗,埋下了更大的隐患。

在这些人中,有一个当时还不起眼,却使天下局势骤变的关键人物,他的名字,叫做李自成……

总而言之,气候变化作为解读历史进程的一条重要线索,无时不在、无处不有。

作为一位西方历史学家,卜正民在著作中以气候变化的视角分析历史,也确实颇为有趣。他甚至专门探讨了老虎数量减少与明代环境恶化的关系。在火遍全球的“哈佛中国史”元明史部分中,他用大量篇幅为我们揭示了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环境灾难与气候变化。

 

http://mp.weixin.qq.com/s?src=11&timestamp=1519728020&ver=724&signature=otLxUdjN8QOeI4qVCtVnL9R1lKI3bqXBbeXbKoHQHN83MbXxW3yqOgkVQoNMS2K2lXyQ40F9vWmba10u3b6F793jr0xFXn--tYMxdrK22LgRYOjoD6zXVjKD4p9eakr1&new=1

 

魔鬼的寒冷诅咒:小冰期如何改写全球历史

2016-11-07 Vamei Z 十五言

 

如果你读历史,一定会被1300年到1850年的历史惊异到。在这短短的五百多年间,一系列戏剧性的变革接踵而至。大航海、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农业走向工业,封建走向民主,区域性的社会走向全球化。但辉煌的背后,是一个被称为“小冰期”的低温时代。这段五百年剧变,伴随着寒冷的诅咒。

 

从一开始,小冰期就微妙的影响着社会的各个方面。

由于夏季的洪水和冬季的严寒,欧洲在1315年经历了一场蔓延到整个大陆的大饥荒。灾难一直持续到了1317年。城堡里的贵族们只能餐餐啃面包。农民们根本负担不起飙涨了三四倍的面包价格,被迫要吃掉种子。尽管教会严厉禁止,但吃人和杀婴时有发生。依赖外来食物供应的城镇更难度过难关,人口骤降了20%。营养不良的人群成了流行病的温床。肺炎和结核病横行,黑死病也来敲欧洲的大门,消灭了欧洲三分之一的人口。

中世纪暖期促进了西北欧的开发,小冰期的严寒又把这个区域打回了地狱。

在糟糕的气候下,土地的生产力下降。夏季缩短,植物生长期也变短。重临欧洲的五月霜冻能毁掉一整年的收成。风暴也变得频繁。影响中纬度的风暴大多是南下北上的冷暖气团造成的。由于北方的严寒,气团交换更加频繁,风暴也因此频发。

洪水冲走稀薄土壤,削弱土地的肥力。一些相对贫瘠的土地沦为荒地,欧洲的森林覆盖率戏剧性的走高。英格兰一度繁荣的葡萄种植走到尽头,法国的许多村落也被废弃。阿尔卑斯山的冰川扩张到山间的峡谷,占领了牧场的草地。

农业产出下降,人们对资源的争夺也更加凶猛。饥民的暴乱时有发生,贵族向国王抱怨着不满,国王恨不得霸占教会的钱袋。战争是消灭人口和转移矛盾的最有效途径。寒冷的气候中,英王对北方的苏格兰失去兴趣,转去扩大自己在大陆上的领地。英国与法国因此断断续续争斗了一百年。寒冷气候下,神圣罗马帝国的南北发展差异变大。北方德意志的经济陷入停滞,基于区域贸易的汉萨同盟也随之日渐萧条。南方意大利城气候温暖而商业繁荣。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想要获得意大利的财富,因而与盘踞罗马的教皇冲突不断。

寒冷气候给欧洲的封建体系带来巨大的挑战。小贵族们的农业收入大不如前,而普通农民一不小心就会陷入赤贫。贫民不能指望城镇,因为那里同样在衰败。他们唯一的活路是成为雇佣兵。英王亨利五世就雇佣了一批会射箭的农民,把法国的骑士老爷们打得惨败。骑士们对武力的垄断结束了。随着雇佣兵加入战争,骑士们所追求的荣耀成为的过去式。对于雇佣兵来说,求生是唯一目的。屠杀和劫掠在战争中越来越频繁。骑士们被战争淘汰,但也无法躲在城堡里独善其身。在社会动荡中,小贵族根本无力自保,只有做大做强才有生存下去的可能。在激烈的兼并中,贵族阶层式微,大国的王室成为最终的胜者。

 

从十四世纪以来,人们一直盼望着温暖能回归,可真正等到的,却是寒冬的高潮。

太阳和火山带来了十七世纪的严寒。这个世纪的太阳黑子数目稀少,一些年份则完全没有黑子发生。黑子是太阳活跃度的标志。稀少的黑子意味着太阳进入平静期。在平静期,太阳发出的辐射量也减少。这个发生在十七世纪的“蒙德最小期”,是有黑子记录以来的太阳最沉寂的时间。除了冰冷的太阳,火山也来制造麻烦。从16381644,全球就有至少12次火山爆发。而整个十七世纪,能影响到气候的大喷发多达六次,是从1400年以来的近现代中最猛烈的一个世纪。火山喷出灰尘和硫化物,悬浮在高空中,遮蔽了阳光。低温中,泰晤士河被完全冰封,就连南方的威尼斯也出现浮冰。

 

蒙德太阳黑子最小期

十七世纪的星象学家忠实的记录着稀少的黑子数,却不明白这和糟糕天气的联系。面对可怜的收成和高涨的粮价,人们急切想找到答案。当然,在十七世纪的欧洲,没有人敢质疑全知全能的上帝,所以解释最终都落在了人的罪恶上。历史学家詹姆斯·豪威尔就在1647年写到,“上帝不满于人的作为,把惩罚施与全人类”。当然,人们更喜欢怪罪少数群体,以洗清自己的责任。整个十七世纪,女巫们遭到大规模的追捕和审判。教会对其他异教族群也越来越不耐烦,犹太人和吉普赛人也遭到迫害。基督徒在火刑架前掀起集体狂欢,毫不留情的把替罪羊丢给死神。

 

气温与谷物的价格

然而魔鬼般的天气没有消退。终于,质疑转移到欧洲权力中心——教会的头上。少数僧侣大胆的批判教廷,宣称奢侈腐化的教会才是罪恶的源头。德意志的神父马丁·路德甚至更进一步,直接说罗马城中的教皇是真正的魔鬼。这些僧侣并不担心自己的毒舌会遭到上级的报复,毕竟这类说法在寒冷的西北欧大有市场。一直与教皇争权的国王也趁机煽风点火,暗地里庇护这些改革派的僧侣,希望能趁机夺走教会的土地和税金。新发明的印刷机连夜赶工,把马丁·路德的论文送到最偏僻的乡村。教会的威严受到无可挽回的损害,统一的欧洲面临空前的威胁。

 

马丁路德描述的教皇形象

随着教派冲突逐渐升级,局面渐渐变得失控。改革派冲进教堂,把牧师从窗户中扔出去。保守派则冲进改革派的聚会,把这些新教徒修理一顿。法国王室原本想借一场婚礼来消弥两派争端,结果反而激化矛盾。巴黎的市民屠杀前来参加婚礼的新教徒,制造了一场不名誉的“血婚”。在党同伐异的紧张情绪下,每个人都陷入自保模式,紧紧靠拢自己的教派,对敌人则绝不留情。社会异常缺乏容忍度。法国的新教徒被迫流亡荷兰,英国的天主教徒则要支付惩罚性的税金。整个欧洲分裂为南方的保守派和北方的改革派,统一化为泡影。

 

血婚

一连串大规模的宗教战争随之爆发。西班牙对荷兰宣战,法国发生了连续八次宗教战争。而英国宗教矛盾引发的内战,让国王都搭上了性命。最残酷的宗教战争是德意志地区的三十年战争。神圣罗马帝国、西班牙、丹麦、瑞典、法国都参与到了这场漫长的战争中。在这场你死我活的战争中,德意志地区的人口损失了一半以上。著名的马德格堡之围持续了一整个冬天。在小冰期的严寒中,士兵找不到一双完整的鞋子,平民则在围城中忍饥挨饿。马德格堡的守军投降后,天主教军队为了报复,几乎屠杀了所有的市民,只留下了少数女性作为俘虏。直到今天,德国人依然认为三十年战争是德国历史上最大的灾难。

 

马德格堡屠城

欧洲人把十七世纪称为“全面危机”,但小冰期的严寒不止影响了西方。在东亚,小冰期的低温影响到这里的季风农业。低温环境下,季风运往亚洲内陆的水汽不足,而黄土高原上的农民就指望着这点水汽过活。寒冷和干旱同时降临中国,在各地制造饥荒。当西方的三十年战争开打时,明朝皇帝正接连收到各省上奏,要求中央赈济饥民。饥荒进一步发展为瘟疫和内乱。山东的白莲教起义声势浩大,一度切断了大运河,导致京城的粮食短缺。崇祯皇帝同时应对外敌内乱,苦不堪言。到了1644年,北京再也撑不下去,接连落入乱民和满清之手。千疮百孔的大明朝就此覆灭。

 

小冰期的挑战面前,人们只能调整自己的生存方式,适应着环境的变化。

随着小冰期到来,维京人废弃了他们在格陵兰岛的殖民地。维京人从来不会被寒冷和风暴打败。格陵兰岛被废弃,更多是出于经济原因。作为北大西洋渔场的中转地,格陵兰岛的维京人曾把鳕鱼大批的送往欧洲。但鳕鱼只能在213度的水温中生存。一旦水温低于2度,鳕鱼的肾脏就会遇到问题。小冰期降低了北大西洋的海温,鳕鱼群因此南移,直到1933年才重新出现在72度纬度线以北。而此时,维京人的格陵兰岛殖民地早已只剩废墟。

 

维京人废弃的教堂

在小冰期,欧洲人不能再像中世纪暖期那样,靠毁林来增加耕种面积。幸运的是,他们及时发现了美洲。为了躲避欧洲的天灾和战祸,欧洲人开始向美洲迁移。早期的移民并非一场浪漫的旅行。殖民者除了需要越过凶险的大西洋,还要努力应对物资匮乏的殖民地生活。但美洲殖民地有足够的土地和和平的氛围,总胜过欧洲大陆上的生死挣扎。在异常寒冷的十七世纪,美洲殖民地反而迎来了它的大发展。1620的五月花号把102名乘客艰难的送到北美,开启了北美移民时代。而到了世纪末,北美东海岸的多个殖民地已经初具规模,成为未来美国的雏形。

 

移民美洲

中国的经济也在从北向南转移。在降水充分的前提下,黄土高原是适于耕作的沃土。无论是两汉,还是隋唐,都以北方为经济中心。但随着小冰期的寒冷和干旱,北方变得越来越不适宜耕作。随着人口向南方转移,农耕和蚕桑技术也普及到南方,奠定了南方经济的基础。南迁移民积极开发南方农业,水乡江南更成为中国经济的发动机。与此同时,王朝必须凭借北方的山地来防御草原民族。出于此目的,北京历经元明清三代都是中国的都城。但北方残破的经济无法供养京城的人口。江南的粮食必须大费周折的运到皇城根。如何保证南北漕运畅通,成为让每个皇帝都头疼的难题。

 

经济发展也促成了江南的文化繁荣

更深刻的变化来自技术。由于人口减少,人均工资增加,欧洲人不得不利用风车和水车代替人力,为未来的机器时代的吹响前奏。海船运回美洲的物种。在这些物种中,富含淀粉的土豆成为穷人的救命粮。荷兰和英国掀起农业革命,集中土地,推广四轮耕作,大大提高了农业产出。统一的民族国家成为流行的国家形态。现代化的政府以高效的行政来调动国家资源,娴熟的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也因此,即使寒冬能在19世纪困住了拿破仑入的大军,却不能给世界人口带来实质性的损害。

 

被寒冬打败的拿破仑

到了十九世纪下半夜,小冰期结束。持续性的寒冬消退,只留下那些技术和社会变革。经过一场冷期,世界呈现出我们所熟悉的现代模样。

 

参考

1.Briffa, K.R., Jones, P.D., Schweingruber, F.H. and Osborn, T.J. 1998. Influence of volcanic eruptions on Northern Hemisphere summer temperature over the past 600 years. Nature 393: 450-454.

2.Costanza, Robert, et al. "Sustainability or collapse: what can we learn from integrating the history of humans and the rest of nature?." AMBIO: A Journal of the Human Environment 36.7 (2007): 522-527.

3.Fagan, B. M. (2000). The Little Ice Age: how climate made history, 1300-1850. Basic Books.

Martines, L. (2013). Furies: War in Europe, 1450–1700. Bloomsbury Publishing USA.

4.Parker, Geoffrey. Global crisis: war, climate change and catastrophe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3.

5.Whyte, I. D. (2008). World without end?: environmental disaster and the collapse of empires. IB Tauris

http://mp.weixin.qq.com/s?src=3&timestamp=1519728020&ver=1&signature=Mr*MANlfqflhbXs*L5ECoyIIyHnGeVWsJ61AwfETGcdKVE8cb*UVZHPLcK3FqLam4lvvCG7ZmAR4-BMnjUmBfGDsHI3ITPalcHGn402gxRnO2BAxi6FM65T9fKo9heXxzh01zgXXcrX0T*2Antgb7CG48dnToAJeHCo*Zg99oZQ=

 

地球不是恒温器:自然变化幅度在10以上

已有 2855 次阅读 2013-10-4 09:44 

                地球不是恒温器:自然变化幅度在10以上

                                     杨学祥

 

地球不是恒温器,气温波动变化是自然规律。全球气候变化可以分为三个时间尺度,即地质构造尺度(10万年至亿年全球温度变化10以上、地球轨道尺度(10万年至万年冰期与间冰期温度可以相差68、短时间尺度(万年存在千年尺度、百年尺度和十年时间尺度上小于1的温度波动。

有证据表明,一亿年以前海洋底层水温度高于现在15,大气温度高于现在10-15,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是现在的10倍,处于热带雨林繁茂和恐龙盛极一时的生物大繁荣时期。气温提升2的危险没有历史根据。

历史上的全球气候变化周期中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证明,全球小气候最适期人类社会繁荣发展而全球小冰期导致农业减产、饥荒、战乱和民族大迁移。

当代人们把“温室效应”看做是灾难,事实上,如果没有温室效应,人类就不可能在地球上生存。正是由于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存在,使地表维持在15的平均温度上,否则地表温度将是-18,这为人类和整个生物圈提供了一个温暖的环境。这个效应主要归因于水汽的作用。

小冰河期泛指15世纪至19世纪中叶气温偏低的时期。大约在十六世纪到十九世纪之间,地球上广大地区出现了寒冷气候,人们称为小冰河期(Little Ice Age)

二氧化碳(分子式为CO2)和水汽等被称为温室气体。温室气体有效地吸收地球表面、大气本身相同气体和云所发射出的红外辐射,重新发射红外辐射,其中有一半返回到地表,在夜间持续辐射,使地表不致因缺乏太阳辐射而变得太冷。温室气体这种保护地热量散失的作用,叫温室效应。一百多年前大气中的浓度是非常稳定的。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产生大量温室气体,CO2的大气浓度由1800年的280ppmv(即一百万单位体积气体中含有280单位体积的CO2)增加到2000年的380ppmv。气候学家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温室效应对小冰期的消失作出了贡献。

自从1850年上一个小冰期结束以来,人类已经度过了相对温暖的1个多世纪。而最近,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於927在斯德哥爾摩發布最新報告,警告稱未來幾百年全球變暖或無法逆轉;持不同意见科学家们又发出了小冰期到来的预言。

把地球变为恒温器是一种不懂科学和历史的幼稚幻想,使用有争议的手段使地球降温可能导致加快小冰期到来的人为灾难。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29906.html

中国科学院院士丁仲礼近日表示应辩证看待气候变暖现象。他还指出,所谓升温2后,陆地生态系统中约30%的物种将灭绝的“托马斯预言”没有坚实的科学根据。

全球气候变化可以分为三个时间尺度,即地质构造尺度(10万年至亿年)、地球轨道尺度(10万年至万年)和短时间尺度(万年)。在地质构造尺度上,由于岩石圈变动,自650万年前的新生代以来,全球温度降低了10以上,海面下降了约70

260万年开始,随着北极冰盖的形成,地球在万年尺度上,进入冰期和间冰期有规律波动。冰期与间冰期温度可以相差68

从距今1.1万年开始,地球进入间冰期。地球温度变化呈现两个特点:一是趋势性,即从1万年到8000年前是增温时段;从4000年前开始,温度逐渐变冷,出现小冰期;小冰期在距今100年前结束,地球开始变暖。二是波动性,即存在千年尺度、百年尺度和十年时间尺度上小于1的温度波动。

现在地球温度增加到底到了什么程度?丁仲礼说,现在温度肯定为800年来最暖,但是肯定比6000年前冷。

  丁仲礼认为,现在100年以来的增温与太阳活动有关,但是人类排放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在其中也起了一定作用。自然变暖叠加了人为因素。

“气候永远在变化,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如果非得比较,则变暖比暖冷要好一些。”丁仲礼说。

http://news.sina.com.cn/c/2013-04-18/110226865220.shtml

 

主要参考文献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 28(4): 1666-1677.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20041226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3):1023-1027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01547.html

上一篇:27日拉尼娜指数进入上升区间:2018年2月28日早报
下一篇:极寒天气席卷欧洲 多地降雪降温:关注3月潮汐组合有利于变冷
收藏 IP: 119.51.51.*| 热度|

4 钟炳 尤明庆 周少祥 hmao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8 16: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