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太阳呈现无黑子状态 次小冰河时期或会提早来到

已有 3025 次阅读 2016-10-15 14:25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火山, 次小冰期, 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 潮汐

太阳呈现无黑子状态次小冰河时期或会提早来到

                                  杨学祥

太阳呈现无黑子状态地球小冰河时期或会提早来到

探索者2016-10-0910:16:05阅读(95966) 评论(0)

  太阳呈现无黑子状态,地球小冰河时期或会提早来到

  (神秘的地球uux.cn报道)据ETtoday(戴榕萱):104NASA发布太阳呈现「无黑子」状态,让部分科学家认为地球的小冰河时期会提早来到,这也是今(2016)年第四次的无黑子状况了。

  生活在太阳系中的人类,将太阳视为宇宙中心,各项研究也都是从太阳往外延伸,而对地球大气影响最大的就是太阳风传送过来的太阳物质,当太阳能量大,发出来的极短波(X-ray、紫外线)就有可能对于地球磁场造成干扰,不过前天NASA官网公布的太阳表面却干净到令科学家惶恐,因为太阳黑子活动下降,科学家则表示说太阳黑子将会导致地球上的「小冰河时期」提早来临。

  自古观测以来,得知太阳黑子的活动已经持续的数亿年,约隔11年为一周期,这期间黑子会从多变少,再由少变多,2014年是第24个周期中的最大值,这样推测出来黑子最小质应该要落于2019年至2020年,但在今年2016年就已经观测到太阳无黑子的状态,可见未来三年的黑子量将会一直低下去,并会影响天候。

  研究指出太阳活跃时,强大的太阳风暴可让地球免受宇宙物质的侵害,若太阳不活跃时,情况就会相反,地球的大气会更容易产生「云」、「雨」,这也可能也是使今年台风结构如此强韧的原因;而科学家担心的小冰河时期若提早来到的话,严重有可能间接影响全球粮食量产,或甚至太多的宇宙物质直接放射到地球大气中,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

http://mt.sohu.com/20161009/n469770758.shtml

200年冷暖周期

过去5000年间,太阳活动较弱或没有的时期与历史记录中的寒冷期相对应。太阳活动减弱的主要时期有:奥特极小期,沃尔夫极小期,史玻勒尔极小期和蒙德极小期和道尔顿极小期。最近发现,潮汐与太阳活动有相同的200a的周期,与200a气候周期相对应。

美国科研人员预测,太阳将进入不寻常且时间较长的“超级安静模式”,大约从2020年开始,太阳黑子活动或许会消失几年甚至几十年。这些科研人员在美国天文学会太阳物理学分会年会上发表3份研究报告说,人们熟悉的太阳黑子活动或许将进入“冬眠”,这种情况自17世纪以来从未出现。目前处于200年气候周期的变冷初期。

1 太阳活动、火山喷发、强潮汐和低温期的对应关系

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

时间(年)

坏天

时代

潮汐极大年时间

火山活跃时间

全球

气温

欧特

1040-1080

1010-1110

1062

??

低温

沃尔夫

1280-1350

1165-1360

1264

1275-1300

小冰期

史玻勒

1450-1550

1420-1525

1425

1440-1460

1470-1490

小冰期

1570-1600

蒙德

1640-1720

1600-1725

1629

1640-1680

小冰期

道尔顿

1790-1830

1790-1915

1770

1810-1820

小冰期

1850-1860

1870-1890

1900-1920

21世纪

2007-??

1997-??

1974

1980-??

次小冰期

太阳活动、火山喷发和潮汐作用的叠加导致气候变化,单一因素很难形成气候巨变。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95245.html

参考文献

1. RichardA. Kerr. End of the SunspotCycle? 2011-6-14,FollowScienceNOW onFacebookand Twitter.http://news.sciencemag.org/sciencenow/2011/06/end-of-the-sunspot-cycle.html

2. 杨冬红,杨学祥.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 28(4): 1666-1677.

3.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Vol. 23 (6): 18131818

4.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05236.html

5.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06205.html

6.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95245.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8869.html

上一篇:美国NOAA:北半球秋季发生拉尼娜的概率为70%
下一篇:潮汐组合早知道:今明降雨大风将驱散雾霾 北方降温超10℃
收藏 IP: 119.51.64.*| 热度|

3 李颖业 钟炳 周少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4 10: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