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chVictory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chvictory 血浓于水!

博文

宪法解读:高校招生分配不公问题

已有 3529 次阅读 2016-5-16 23:30 |个人分类:博文自乐|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宪法》:

第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第三十六条 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

解决方法:

1. 打破大专、本科,职业学院、学院、大学的差别,通通就是高校,发一样的证,看谁适应性强就可以生存,适应不了就淘汰。最讨厌中国的等级制度,以前有重点大学,非重点大学。现在有985高校,211高校,重点高校,普通高校。高考有重点线,二本线,三本线。这些全部取消,大家凭声誉发毕业证学位证,而不是设置很多门槛。

2. 招生下放到高校,不再有全国统一考试,招生全凭高校自行决定。没有固定的高考时间,也没有固定的学期,所有自主权全部下放至高校。

3. 没有教育部直属高校,高校经费全国统一按人均经费拨付,科研经费全国竞争申请,不以任何特殊的“计划”、“项目”(如211计划等)为名头拨付经费。多余的经费按人头拨付,鼓励本地政府向本地高校提供援助,但不是强制,高校属于全国家,本地市有优先利用的优势,有人才红利,所以本地市有提供经费的义务,但是没有任何强制的权力改变学校的招生自主权。

4. 教育部,各省教育厅只起到监督和服务的作用,不再是直属关系。如企业与工商局类似。

经过自主权的下放,将会出现以下状况:

1. 一大批私立高校必然崛起,因为他们的地位大大提高了。

2. 经过一段时间的缓冲,大部分高校之间的水平会逐渐越来越接近。高校水平接近,教育会越来越公平。(何须搞那么多计划支持中西部?!)

3. 经过一段时间的镇痛,会崛起一批世界名校,下放的权力,使他们更加关注学校的声誉,学生的教学质量,而不是项目,虚名,金钱。只有好的声誉,才会有更多的捐赠和投资,也会挣取到更多的外部经费。

4. 地区发展会更加平衡,如美国众多的著名企业往往都在中小城市。

5. 中国会走在世界创新创业的前列,因为放权,意味着打破了制度框框,高校为了获得好的学生,已经不再关注学生分数,更加注重学生将来的成就,学生的成就是学校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将来经费的重要来源,所以创新创业是学校必然关注的重点。如此,中国必然成强国亦。

 

只要管理制度小改一下,何须劳神费力,上层也事少轻松了,所有的目的也都实现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6586-977701.html

上一篇:大学的课怎么教,“剑宗”还是“气宗”?
下一篇:《应用光学》已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欢迎各高校选作教材
收藏 IP: 171.11.147.*| 热度|

5 蔡小宁 农绍庄 施郁 徐明昆 schist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9: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