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在网上很多人在讨论为什么中国没有产生一个本土的诺贝尔奖得主。大家都知道,中国人并不笨,对知识追求的热情也很高。事实上,有许多位在海外工作的华人科学家,都曾得到诺贝尔奖,包括物理界的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崔琦、朱棣文、以及最近的高锟,化学方面也有李远哲跟去年的钱永健。在其他的亚洲国家,例如日本跟印度,在过去已经有多位本土产生的诺贝尔奖得主,而为什么中国却不能呢?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最近的三十年里,不管在教育跟科研方面都有很大的投入。但直到今天,仍然没有一项在国内完成的工作成果足以得到诺贝尔奖。现在许多人,把缺乏诺贝尔奖当作一种指标,断言中华文化不利于创新;或者认为我们这三十年来高等教育的改革彻底失败。我认为这种评论是不正确的。事实上,是否得诺贝尔奖,虽然跟教育有很大的关系,但它更重要的是反映过往的研究水平及当地跟世界整个科学界联系的紧密程度。
我认为我们不需要对诺贝尔奖过分地重视。首先,诺贝尔奖是一个滞后的指标,它表彰的不是今天而是过去的学术成就,这些得奖的工作往往是很多年以前做的。因此它并不反映今日的研究水平。第二,诺贝尔奖不是一个准确的(或者可靠的)指标,来测量一个人或一个国家的科学贡献。是否得奖,有很多与机会相关的偶然因素。我由于长期在国外工作及研究牵涉较广,有机会与多位诺贝尔获奖者接触或交流。依我的观察,有些获奖者是的确杰出,有些却只是善于经营或者十分幸运。第三,有很多对科学有重要贡献的工作不一定会得奖,这里面有多种不同的原因,例如这项工作包含多人的努力(每项诺贝尔奖最多只能颁给三个人),主要贡献者在科学圈中缺乏人缘,或者不够长寿等等。
诺贝尔奖当然是一个很大的荣誉,但它在我国已经变成为一种科学界的图腾,受到过分的崇拜。我觉得一个社会需要的,不是争名,而是创建一个良好的制度和环境,以利于达到以下的目标:(1)积极地发展教育,(2)鼓励创新和自由思考,(3)重视专业操守和社会责任。如果中国能够做到这样,各种科学上的荣誉(包括诺贝尔奖)迟早会到来。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5: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