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可变系多线矢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演绎矢算研究高速运动且有相互作用的问题所不可缺少!

博文

“碳氮反应”是,第一次直接探测到中微子、较大质量恒星的主要能量来源,吗?

已有 1072 次阅读 2020-7-15 06:39 |个人分类:物理|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碳氮反应”是,第一次直接探测到中微子、较大质量恒星的主要能量来源,吗?


《自然》报道,科学家从“碳氮反应”过程第一次“直接”探测到“中微子”。虽然这种“反应”并不是太阳唯一的聚变途径,而且产生的能量不到太阳能量的1%,但该成果被认为是标志着:较大质量恒星的主要能量来源。

这个结论,是根据:较大质量恒星的主要能量来源于,能释放“中微子”、并且从“碳氮反应”过程第一次“直接”探测到“中微子”。

该报道说:研究借助于第一个从质子—质子链反应3个不同步骤中直接探测到中微子,位于意大利中部的Borexino地下实验设施,由一个巨大的尼龙气球组成,气球装满了278吨液体碳氢化合物,并浸没在水中的探测器。绝大多数来自太阳的中微子直接穿过地球,但有一小部分被碳氢化合物中的电子反射,产生闪光,并采取减少尼龙气球可能放出的铋-210放射性衰变产生的中微子相混淆的“噪音”,这些闪光被排列在水箱中的光子传感器捕捉到,因而认为:是直接探测到中微子;而占太阳聚变的大部分;因而,得出如上结论。

但是,利用Borexino地下实验设施,也只是测得相应的“闪光”而认为是测得了“中微子”,而我们早就知道:地球的全部能源,都来自太阳表层大量氢同位素在相应的核聚变条件下释放的光子的能量,而且,也同样,由测得相应的“闪光”,在太空测得“中微子”

太阳内层重元素的核裂变也是其释放能量的方式,但是,轻元素的核聚变却比它大得多,质子与质子的反应,也就是氢同位素的核聚变,怎能否定太阳表层大量氢同位素核聚变的主要作用,而强调比它小得多的“碳氮反应”的作用呢?!

特别是,只是认为:出现质量最小的“中微子”就是释放大量能量的“原因”,却不注意:“中微子”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实际上,我们早就由实验观测,知道:

使正电子流(例如由氮的放射性同位素N(7,13)C(6,13) +e(1,0)所发射的)投射到金属板上,而发射出硬射线;用硬γ射线(例如钍,Thc,发射出的)照射铅,Ph,还观察到产生出正、负电子对。

国际流行观点就认为,这是:“正电子与金属导带中的电子结合,彼此‘湮灭’而成为‘光子’”、“光子在铅,Ph,中,转变成正、负电子对”。

但是,这种国际流行的错误观点,不能解释:

有静止质量的正、负电子结合,为什么不产生任何有静止质量的新粒子而能仅辐射出光子?

光子在铅,Ph,中是如何能转变成正、负电子对?

其实, 2个基本粒子,在相应的各近程高次,强力22,1线矢作用下,非激发态的粒子结合为激发态的新粒子,经一定的弛豫时间,又会在相应的各近程、高次,弱力22,1线矢作用下,辐射出光子,成为非激发态的该粒子,或吸收相应的光子,分裂为原有2个非激发态的粒子。

在这里是:正电子与电子在相应强力作用下结合成激发态的“中微子”或“反中微子”,经一定的弛豫时间后,在相应弱力作用下,成为非激发态的“中微子”或“反中微子”而辐射“光子”。

按照狭义相对论推得:基本粒子动能的增加=其由静止质量乘光速3维空间分量平方表达的结合能(质量)的减少。正电子与电子都有确定的静止质量,近程力作作用下,形成它们结合能发生变化的重要作用,结合能的减少就很大,辐射的光子就很强,而使得中微子或反中微子的质量很小,又是电中性,这些实验就只观察到光子,观察不到中微子或反中微子,而无视其客观存在。

正电子或电子的静止质量=0.511兆电子伏,中微子或反中微子的静止质量估计<7电子伏,现有的方法,当然测不出中微子或反中微子。

现在所有肯定中微子或反中微子,存在的实验,都是由它引起的“闪光”判定,怎能因,正电子与电子在近程力作用下,形成中微子或反中微子,辐射的强光,否定中微子或反中微子的客观存在呢?!

而且,电子与正电子,不仅有近程强力和弱力引起的转化和演变,还有,远程电磁力作用下,形成的,类似以正电子取代氢原子核的氢原子结构,称为电子偶素,正因铅,Ph,中存在这种电子偶素,它吸收了光子,才分裂为正、负电子对。

电子与正电子,因它们的质量、电荷量都相等,由近程(~10^(-23)厘米)的强力和弱力,引起的转化和演变,就可分别形成电子绕正电子转的中微子,和正电子绕电子转的反中微子;和由远程(~10^(-8)厘米)的电磁力作用产生相应的电子偶素。

这样的创新科学分析,就能,也才能,完全符合客观实际地,解释有关实验观测,和理论分析,的全部结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6-1242082.html

上一篇:“歌德巴赫猜想”的简单完善证明
下一篇:全球最诡异的湖!湖水颜色说变就变,一年要变6次
收藏 IP: 123.114.4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4: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