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暗物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yntiger 暗物质是连接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纽带,也是低速物理通向高速物理的桥梁,更是跨越经典物理与现代物理巨大鸿沟的有效工具!

博文

346所有的恒星有着类似的形成机制

已有 406 次阅读 2024-1-8 18:49 |个人分类:构建物理学天文学全新架构|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346所有的恒星有着类似的形成机制

所有的恒星有着类似的形成机制,且均需要一定的触发条件,出发条件包括2个,一个条件是星云内部有足够大的星体或星体集合提供引力核。足够大的星体或星体集合作为引力核出现在星云内部,质量较小,无法形成塌缩。另一个条件就是引力核具有足够高的旋转速度。如没有足够高的转速,大量星云物质垂直或接近垂直坠入引力核,吸积快速中断。而足够高的转速,使外围物质不断加入旋转,使吸积漫长持久,直到形成一颗真正的恒星。

恒星演化包括引力收缩提供能量的主序前阶段、核心处氢到氦的核聚变反应提供能量的主序阶段、以及氦碳或更重元素的核聚变提供能量的主序后阶段。恒星的演化残骸主要取决于其质量,晚年到死亡以三种可能的冷态之一为终结: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

在触发恒星吸积后,当核心质量小,尤其是转动速度小时,周围物质将接近直线或较小的角度落向星体,内层物质具有极高的速度落入后,外层的物质速度无法快速提高,造成了物质吸积过早中断,使其无法形成足够大的恒星,因而成为失败的恒星——褐矮星。

白矮星形成时的温度非常高,但因缺乏能量来源,它逐渐释放热量并逐渐变冷,辐射逐渐减小并转变成红色。经过漫长的时间,白矮星将进一步冷却而成为黑矮星。白矮星往往会成为触发下一个恒星的触发星体,因此在宇宙中很难发现黑矮星。如果白矮星不能成为一个更大恒星的触发星体,那么物质循环将不可逆,宇宙中会散布黑矮星。

白矮星中的电子简并压无法承受足够大的压力时,电子被压缩到原子核中,同质子中和为中子,形成中子星,中子简并压支撑住了中子星,阻止它进一步压缩。由于中子星具有超高密度和转速,具有极强的吸积效应。由于超高转速,一旦吸积往往很难停止。周围只要有星云或其它天体,往往都会成为中子星的猎物。中子星一旦开始旷日持久的吸积,往往成为潜在黑洞的吸积核。

中子星的大质量与超高转速,使中子星的吸积过程漫长而持久,这样才能形成一颗致密的天体——黑洞。黑洞是宇宙的清道夫,吸收周围的物质和能量,并使他们再生为氢气。黑洞仅仅是一个冷态天体,不要将其神话。

《暗物质与宇宙模型》全书下载链接: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uTXkdypCre8QmZq3yRJOsg

提取码:tyqo

《暗物质与宇宙模型》超精简版PPT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O-Zd5vmCpIci30jA-FVZMA

提取码:bjfe

《和平与发展》全书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cgCYm0EEaYOzNzylsrAtuA?pwd=cxkq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5458-1417120.html

上一篇:345星云与恒星的相互依存关系
下一篇:347宇宙冷态物质与热态物质不断相互转化
收藏 IP: 175.166.18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6: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