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青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uqing1961 读好书明是明非明理, 效前贤做文做事做人。

博文

“不动笔墨不读书”

已有 5511 次阅读 2011-4-26 23:53 |个人分类:学者风采|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治学之道, 柯有安, 寿辰

“不动笔墨不读书”

 

   “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我几十年来的读书体会。”423日,精神矍铄的柯有安教授在他的学生为他举办的80寿辰宴会上语重心长地说道。

柯有安,湖北武汉人,我国通信技术领域知名学者,1955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无线电工程系,曾任北京工业学院副院长兼研究生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电子学会第三届理事和雷达学会第二、三届副主任委员等职。

我读研究生期间,时逢全国首批研究生院成立,柯有安教授成为我校第一任研究生院长。尽管出席宴会的几乎全都是他的嫡亲弟子,但作为研究生院的学生,我也可以算得上是柯先生的旁门弟子,在1985年春天我拿到的工学硕士学位证书上,就盖有柯有安教授俊秀的签名章。毕业后,我入职北京工业学院研究生院,参与创办《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刊物的第一任主编就是柯有安教授。因此,我是以学生和老部下的双重身份出席柯有安教授80寿辰宴会的。

我和柯先生的几位弟子代表大家致完祝寿词后,柯有安教授通过回忆自己的求学、治学经历,再次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研究生课程。

柯先生告诫我们不要过于相信自己的记忆力,在他看来,再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他说:“我读书有个习惯,就是一定要记笔记。或许是我脑子比较笨,记忆不太好,或者是我脑子的‘内存’比别人要小的缘故,无论是读书还是思考问题,我都要记笔记。”柯先生告诉我们:“我从1955年开始做读书笔记,每年一卷,每卷约100万字,至今已记录了整整55卷,约1000万字。”

无论是在上学期间,还是工作以后,每年我们都要参加若干次全校大会,柯先生自然要和其他校领导一道坐在主席台上。和其他校领导端坐在台上做沉思状不同,柯先生在主席台上我就从来没有见他闲过。他的面前总是放有一本摊开的图书或学术期刊,一边阅读,一边做笔记,时间从不浪费。

我问及柯先生笔记本里通常都记些什么内容。柯教授告诉我们,一是读书笔记,另一部分是针对某些问题的思考,还有就是学生提出的问题。他说:“有一次,一位学生无意中看到我的笔记本上记有‘某某学生提出的问题’字样,以及问题后面写出的思考答案。于是,他很惊讶地问我:‘您这个问题也记上了,而且还给出了答案,答案怎么没有告诉我呢?’其实,有些答案我也是经过很长时间以后才得出的,有的也只是自己的一孔之见。我只不过希望通过这种方法来促进自己进一步思考,并对我的研究予以启发和帮助。”

改革开放前,北京工业学院一直是一所国防科技工业高等院校,柯有安教授早年主要从事雷达信号研究。这个学校过去一直是按军工产品而不是按学科来设置专业,毕业学生通常工程技术能力很强,理论根底相对薄弱;柯有安教授长期不懈地做读书笔记和不断地深入思考,使得他在雷达信号理论研究上颇有建树,成为学校为数不多理论研究成果颇丰的优秀学者;1963年,他在雷达散射矩阵与极化匹配接收方面最先给出了极化匹配接收的条件及几何表示方法,之后又与人合著了《雷达站》、《雷达信号理论》等著作。

宴会上,我给柯先生赠送了一本我所在的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大型爱因斯坦画册,并即兴为他口占一幅寿联:

育人有道,桃李芬芳满天下;

科研安邦,成果丰硕誉神州。

衷心地祝愿柯有安教授和他的老伴健康长寿、万事顺意。

 

 

柯有安教授回忆自己的求学治学之路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47-437654.html

上一篇:驱车北庄看杏花
下一篇:千姿百态郁金香
收藏 IP: 210.14.120.*| 热度|

10 严晓文 李宁 余昕 李小文 梁进 杨朝旭 王秀章 赵凤光 苏德辰 poetofsoul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5: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