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毅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饶毅      

博文

超男研究生 精选

已有 31282 次阅读 2009-5-13 10:01 |个人分类:社会|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他创造了世界记录:一年内作为第一作者发4篇Cell论文,迄今无人打破。
 
他研究生期间共发表12篇第一作者的实验论文,相当于一般好几个研究生。
 
他的论文解决了一个重要问题,将研究推到新层次。
 
5月15日,本周五下午两点,我请他来北大生科院作学术报告。
 
这就是现在旧金山加州大学(UCSF)药理系主任Ron Vale。
 
他当年的记录,大概是现代生命科学研究生的上限。
 
我去美国念研究生的第一个学期,印象非常深刻:课上老师发了他的文章给大家读,不久UCSF请他做助理教授。到现在,我还记得他作学术报告时的用词和表情。当时我还以为美国很多这样的人,后来才意识到是比较极端的特例。
 
今天看到他履历,才发现他的研究生记录比当时我们学生中传诵的4篇Cell,还要好些:他5年研究生期间,另外还发表了8篇第一作者的研究论文。
 
这些都是有实验数据的原始论文,不是理论、不是综述。
 
研究生期间,他实际上在两个实验室待过。他发表论文的记录,就是在今天他的母校斯坦福大学,也是可以相当于好几个研究生的工作量(一般好研究生4、5个,普通一点的10个)。当时可能所有在斯坦福学习生物医学的中国学生,加起来也不如他一个人的论文多。
 
科学中追求高产,可能是很多人嗤之以鼻的。
 
但是他高产量还高质量,特别是那4篇Cell真漂亮!
 
一步一步,把一个活体细胞的现象(轴浆转运),化解为细胞外的过程,建立可以用来进行生物化学分析的模型,最后拿到单个分子kinesin。这些论文让我们这些当年的研究生记了一辈子。
 
我研究生第二年开始,在詹裕农、叶公杼实验室做论文,学校规定为了避免导师和学生潜在利益冲突,导师不能做论文委员会主席。我请Ron Vale做主席。那时他很年轻,比许多博士后年轻,比一些研究生年轻。那可能是他第一次做研究生论文委员会这样的事情,他自己实验室的学生最大的好像比我低两年左右。
 
Ron Vale出生于1959年,出生于加州好莱坞。21岁从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毕业,主修生物和化学。其后到斯坦福大学念双博士(哲学博士-医学博士),26岁获神经生物学哲学博士。因为他的研究生记录太好,他就只要哲学博士,不要医学博士。他27岁做助理教授,35岁做正教授,42岁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
 
他20岁时开始发表论文,是两篇论文的非主要作者。
 
1985年,他26岁,发表5篇Cell论文,其中4篇是第一作者。
 
他做得最好的工作是研究生期间做的。
 
古有仲永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今有人做研究生很厉害、以后不行。幸运的是,我们的主人翁不是这样的。Vale后来还做过一些好的工作。Kinesin这个家族的分子,后来很多人做。特别是有个日本科学家Hirokawa的实验室做了很多。但是很多最重要的发现,是Vale首先做的:第一个解出kinesin的结构、第一个看到kinesin单分子运动。
 
他做教授后,还自己做实验,做了相当长时间。
 
我把他的研究生故事写出来,希望年轻人看看研究生可以做到什么程度。当然不是说大家都要做到。我自己没做到,二十多年来他实验室的研究生也没人做到。但是,说不定哪年中国真有研究生能做到。
 
不过,千万千万,不要为了竞争而造假。
 
如果有一篇非常高质量的论文,比如有些人凭研究生时期的工作获奖,也不用竞争超男。
 
欲知谁是超女研究生,且听下回分解。
 
1985年他在Sheetz和Reese实验室发表的五篇Cell,其中4篇他是第一作者:
 
Vale, R.D., Schnapp, B.J., Sheetz, M.P. and Reese, T.S. (1985) Movement of organelles along filaments dissociated from the axoplasm of the squid giant axon. Cell 40: 449-454.
 
Schnapp, B.J., Vale, R.D., Sheetz, M.P. and Reese, T.S. (1985) Single microtubules from squid axoplasm support bidirectional movement of organelles. Cell 40: 455-462.
 
Vale, R.D., Schnapp, B.J., Reese, T.S. and Sheetz, M.P. (1985) Organelle, bead and microtubule translocations promoted by soluble factors form the squid giant axon. Cell 40: 559-569.
 
Vale, R.D., Reese, T.S. and Sheetz, M.P. (1985) Identification of a novel force generating protein, kinesin, involved in microtubule-based motility. Cell 42: 39-50.
 
Vale, R.D., Schnapp, B.J., Mitchison, T., Steuer, E., Reese, T.S. and Sheetz, M.P. (1985) Different axoplasmic proteins generate movement in opposite directions along microtubules in vitro. Cell 43: 623-632.
 
研究生期间,在斯坦福大学Eric Shooter实验室的8篇第一作者研究论文:
 
Vale, R.D., DeLean, A., Lefkowitz, R.J. and Stadel, J.M. (1982) Regulation of insulin receptors in frog erythrocytes by insulin and concanavalin A: evidence for discrete classes of insulin binding sites. Mol. Pharm. 22: 6 19-629.
 
Vale, R.D. and Shooter, E.M. (1983) Conversion of nerve growth factor receptor complexes to a slowly dissociating, Triton X-100 insoluble state by anti-nerve growth factor antibodies. Biochem. 22: 5022-5028.
 
Vale, R.D. and Shooter, E.M. (1983)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s on PC12 cells: alteration of binding properties by lectins. J. Cell. Biochem. 22: 99-109.
 
Vale, R.D., Peterson, S.W., Matiuck, N.V. and Fox, C.F. (1984) Purified plasma membranes inhibit polypeptide-induced DNA synthesis in subconfluent 3T3 cells. J. Cell Biol. 98: 1129-1132.
 
Vale, R.D., Szent-Györygi, A. and Sheetz, M.P. (1984) Movement of scallop myosin on Nitella actin filaments: regulation by calcium. Proc. Natl. Acad. Sci. USA 81: 6775-6778.
 
Vale, R.D., Hosang, M. and Shooter, E.M. (1985). Sialic acid residues on NGF receptors on PC12 cells. Dev. Neurosci. 7: 55-64.
 
Vale, R.D., Ignatius, M.J. and Shooter, E.M. (1985) Association of nerve growth factor receptors with the Triton X-100 cytoskeleton of PC12 cells. J. Neurosci. 5: 2762-2770.
 
1996,他实验室与结构生物学的Fletterick实验室合作首先解出kinesin结构:
 
Kull, F.J., Sablin, P., Lau, R., Fletterick, R.J. and Vale, R.D. (1996)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kinesin motor domain reveals a structural similarity to myosin. Nature 380: 550-555.
 
1996,已经是正教授的他,自己做实验首先直接看到kinesin单分子运动:
 
Vale, R.D., Funatsu, T., Pierce, D.W., Romberg, L., Harada, Y. and Yanagida, T. (1996) Direct observation of single kinesin molecules moving along microtubules by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Nature 380: 451-453.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37-231579.html

上一篇:“捧杀”还是“棒杀”
下一篇:笑话:悲观和乐观
收藏 IP: .*| 热度|

32 张静 徐有志 李永壮 陈钢 陈智文 贺聪 武夷山 麦立强 徐磊 桂耀荣 向峥嵘 陈儒军 赵瑞 张波 杨远帆 寸玉鹏 陈中红 周春雷 毛克彪 蒋建军 杨轩 陈苏华 刘凡丰 刘秀群 陈应泉 孔晓飞 苏金燕 龙桃 张芳 贾飞飞 rosejump hypersurface

发表评论 评论 (1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0: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