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不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ech 读万卷书,参非常道,书在手中,道在心中;行万里路,勘寻常物,路在脚下,物在眼下。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Li-Qun_Chen

博文

小姑妈

已有 4769 次阅读 2017-2-2 09:01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回忆, 记事, 亲属

初四去拜访小姑妈。称她为小姑妈,因为她是父亲的小姐姐,还有大姐姐,我叫大姑妈。她近九十高龄,身体仍然很好,头脑也清楚。我们甚感欣慰。

小姑妈与已经退休的小儿子夫妻住在一起。他们虽然已经退休,但每周有四天要去帮女儿带还没有到三岁不能送幼儿园的孩子。因此小姑妈也常一人独居。好在老市区家务社会化不错,中午有人送饭上门。街道食堂准备的,8元一份,量比较大,可以中午、晚上吃两顿。我们这里的社区就没有这项服务。姑妈日常的消遣,在网上与别人打麻将。另外就是听听古典音乐。她说以前还记日记。两年前脚的伤了筋,走路不太方便,现在已经好了。但从那时起就不写了。

小姑妈与我父亲感情很深。一方面,后来四个兄弟姐妹也只有他们两人。另一方面,两人是同一位母亲所生,哥哥姐姐都是另一位母亲所生。顺便一提,我小时候见过的奶奶不是他们的母亲,那时候她已经去世了。我父亲去世后,她的长子帮忙操办葬礼,他建议我不要跟他妈妈说,容他先做工作有些心理准备。后来小姑妈一直有些怪我没有告诉她,我其实只是听了她儿子的意见。这次去看她,她说件事情,我也觉得很巧。有一天,她给我父亲打电话,说她吃枣子时把枣核咽下去了,我父亲说前两天他也刚把枣核咽下去。姐姐问弟弟怎么办,弟弟说没有办法不去管它好了。

记忆中,小姑妈年轻时候没有现在这么豁达。我小的时候,随父母回上海。她曾跟她兄弟抱怨,当媳妇时要听婆婆的,当婆婆了要听媳妇的,没有享福的时候。伯伯笑着说,你出嫁前很享福的。我父母的影集里有小姑妈年轻时的照片,穿着旗袍,很有风度。过去所谓资产阶级小姐,推测就是小姑妈年轻时候那种。现在仍听古典音乐,就是这种小姐出身的遗迹。我们在鞍山时,父亲念她的来信中常说到“上吊”,我莫名惊诧。后来才知道,其实是“上调”,就是下乡的孩子回上海。信里还有句话印象很深,不知道是不是小姑妈原创,“五个孩子都出道,垃圾粪斗没人倒。”用上海话说出来,好像更押韵。这个话当时属于“政治不正确”,严重些就是攻击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了。

小姑妈结婚后连续生了5个孩子,而且是每年一个。大概算是“英雄母亲”。当时的意思,并不是英雄的母亲,而是母亲本身英雄,因为生孩子多。她在学校里面做会计,请位保姆帮忙带孩子。去看她时,她还在说,很惭愧没有照顾好孩子,都是在食堂吃饭。当时旁边的小儿子说,当时很多人家还吃不起食堂。上海的里弄食堂其实吃得很好,至少过去如此。六、七十年代,随父母来上海探亲,住在伯伯家,吃的就是里弄食堂的菜,红烧大排、狮子头、油面筋塞肉等,让我觉得像天堂一样,虽然当时还没有天堂的概念。

五个孩子中,四个男孩,只有老二是女儿。现在四个在上海,只有老三在昆明没有回来,大的两个都有男孩,小的两个生了女儿。在昆明的老三有两个孩子。不过昆明那位表哥及其家人我都没有见过。上海的四位第三代,都成了家,有三位已经有了孩子。从家庭角度看,固然是天伦之乐。从社会角度看,这就是人口的几何级数增加。

据我不完全的观察,上海这种独居或者准独居的高龄老人不少。他们衣食无忧,并有自己的消遣方式,过得还算有尊严、有质量。小姑妈就是这种老人中的一位。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0220-1030927.html

上一篇:武夷山之初入景区
下一篇:武夷山天游峰
收藏 IP: 101.80.217.*| 热度|

4 武夷山 冯大诚 陈敬朴 zhouwangp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7: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