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高校层级
本科院校分三六九等,此为高校的“品级”。“品级不同资源获取能力差别迥异,比如 部属、省属、市属...(应该没有县区,更没有乡镇属的高等教育机构了...(这对应高校的行政级别或“品级”...呵呵呵)
师资力量、所在地域经济发展水平也体现明显差别:师资的出身分层级国外、国内;顶尖和一般院校毕业...
"孔雀东南飞”“凤凰栖梧桐”,如果一个人万里之遥“留学”回国去了一个市属(比如),估计这位老师要“弱爆”! 很关键的是学校属性决定了可能获得的支持力度,比如部属,面向全国;省属,面向地区,市属,面向更小...高校的属性就想一个人的出身,有人出身“名门”,一出生就叼着银质的勺子...也有的人出生”柴门”,睁眼第一件事情就是“觅食”...简单说就是现在的“官二代”和“富二代”一定要比那些来自“平民之家”的孩子所能享受的资源要充裕很多...
同样,高校所在地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直接决定着高校的支持力度和软环境。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比如同样是华北高校,北京市的北京大学和河北省的河北大学,无论是在支持力度还是人文环境都存在这明显的不同。
高校的“品级”,师资和所在地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固化了高校的“产出”能力。
以现有的代表性高校(品牌高校)如清华、北大、复旦、交大....;实力派高校,如70%左右的部属高校,如北航、天大、哈工大...,以及5%左右的省属高校,如山西大学、河北大学、河南大学...
以上层级的高校担负了国内人才培养的70%以上的任务,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从区域层面...
这些高校层级明显,所形成的“生态位”已经直接影响了中国高校乃至学术界的“生产关系”(人脉圈...)
高校改革应该注意提升其中70%部属高校和5%左右的省属高校的优质毕业生产出能力,增加资源投入...
维持“精英教育”格局,培养精英人才...为社会输出“创造型”智力产品...
其他层级的高校转型职业教育...为社会输出智能劳动力...
二、生源质量
真正实力和社会认可度
高考录取分数体现差别: 比如600分以上录取的高校和500分以下录取的高校考生所接受的基础教育,智力开发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别...
高考成绩区间差小于50分的考生素质相当,不管这样的考生最终被哪个档次的高校录取,只体现考生的“运气”,不说明考生素质存在落差;大于100分的区间差,能明确体现考生素质,表明这类考生素质欠缺,不论出于何种原因,包括家庭经济状况,自身智力、学习能力,以及接受的中等教育的资源不足等等...
(我一直以为高考差100分的同学确实需要注意自身的素养和能力,特别是智力,以及智力相关的能力,比如记忆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
中国的高考按考试分数高低录取其实就是对这些差异的认可,是一种相对“残酷”的取舍,这影响了考生的“社会化”程度...现实也表明这和一个人的“命运”有关...
有些考生可能有“天才”的智力,但却因为出生底层,得不到优秀资源助力,就像发育不良的“千里马”...
这是“命运”使然...
很多时候,一个考生的真正实力仰仗其潜力的培育和挖掘...这是社会的事情...
社会认可度:考生所能接受的社会认可度决定了考生接受高等教育之后所能赢得的机会...
世俗的观点:
北大毕业生一定比“实力派”高校的毕业生“水平高”?这里是“泾”和“渭”的交汇处,很多人无心或无能力判断,只凭想当然:北大毕业生就是比“实力派”高校,但名气不是很大高校的毕业生水平高...这还真不一定...但没有人有热情去分辨...正如上面所说的,这样的学生的素养不具巨大落差,在今后的使用过程中,只要“机会均等”,鹿死谁手还真的不知道...
西方文化里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悖论“马太效应”,简单地说就是:强者越强,或强者通吃...
这很不公平,但没办法,这是“人道”,需要自身设定一种机制抵消,比如我们总是高呼的口号,公平、公正、机会均等...社会一旦稍事疏忽,这个平衡态就有可能不稳,社会张力会绷紧...
但是,如果说北大毕业生一定比某市属高校毕业生水平高,比如北大毕业生和廊坊的某所高校比,我估计真真的用不着犹豫,北大毕业生的水平肯定要高于我们廊坊市属的一所高校毕业生的水平要高些...这无需置疑!
以此类推,那些“实力派”的高校毕业生就肯定比那些同样是部属或省属的其他高校,比如所谓的“骨干”高校水平高?
这和上面的比较类似,肯定会有那么些“落差”“七上八下”的落差...
时间关系不一一论及。但可以肯定,师资、资源、考生的素质...这决定了高校的“金字塔”和考生在社会上的“分层”...
三、人才制造
好苗子长在优质土壤上,长势必然喜人,年景必然可期...这没问题;最应该注意的是,好苗子长在盐碱地,注意这个问题,因为这涉及到社会公平,不论是自身原因,比如被鸟拉屎丢落在盐碱地,还是象蒲公英的种子随风飘落在沙滩...这要有一种“社会流动”(社会化)机制,需要一只“妙手”对此进行调整....
就是农民叔叔说的,要么施肥,浇水,要么干脆就把他“移载”...恐怕在本科生阶段没有这个机制...
很多人寄希望于“考研”...
但我觉得等着他们“考研”就太晚了...因为从生物适应环境的角度说,他们必然“沾染”了恶习,或本来的“好习惯”因为环境没有得到很好的“发育”...
搞教育的人,特别是那些搞教育的有权利的人,教育家也好,教育官员也罢,应该针对这种情况有个作为,比如引入一种“二次高考”机制...这是创新啊!
很多人对“一考定终身”有看法,那就“两考”,甚至“三考”,一而再,再而三,这样操作就像化学中的“萃取”过程,把真正的人才“萃取”出来,让他们充分“生长”可劲地“发育”...
四、本科院校还决定了一个人的社会关系
扯得太远里就没时间了,现在书归正传。“本科院校决定了一个人的交际圈”
我们这个社会有一个口头禅,“关系圈”除了血亲之外,同学和战友关系最近...(在不涉及利益的前提下)
其中这个“同学圈”就很有说到,小学同学?(孩提时期,屁孩圈),中学同学?(太匆匆,有多人还玩中学同学圈?)...直截了当,“大学同学”,这个时期正值青春...所建立的友谊最能地久天长!
致于硕博,都是师傅徒弟的模式,加上总是承载着重压,更肩负谈情说爱的任务,建立“硕博”同学圈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在这方面我深有体会,比如我自己的一位同属于一位老师的“师兄”,15年成了“中科院院士”,可我们之间的交流很难比不是院士的那些大学同学。这肯定是实话...除非有导师进行“撮合”...
(以上权当晨练,该上班了...byebye)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19: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