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晔的复杂网络学术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upt1419 研究方向复杂网络建模,复杂网络动力学,人类动力学等。

博文

我所经历过的实验室例会 精选

已有 7304 次阅读 2009-7-31 19:30 |个人分类:科研笔记|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科研, 实验室, 例会

从本科到现在,经历过了几种不同类型的实验室例会,深有感受。
本科大四的时候,因为是保送进实验室的,所以大四下,导师就让我经常去实验室里看看,先学习学习,那个时候第一次参加了实验室的例会,这个例会是每周一次,每次由一个学生来讲文献,整个实验室的老师和学生都要参加的,老师的比例很大,有一半是老师,气氛还行,两个老师很活跃,从老师的提问可以看出两个老师不同的风格,一个总是提问这个有什么用,物理含义是什么等等宏观上的泛泛的问题,而另外一个老师总是提问一些关于细节的一些具体的问题。参加这种例会可以学到不同老师的科研思路,科研风格。有幸我也被要求做了一次关于本科毕业论文的报告,从中收获很大。那个总是提关于细节的老师给我了一个很好的建议,就是关于复杂网络里矩阵的处理方法,开始不懂,傻傻的按0,1来计算,把0也都拿来计算,效率非常低,他教了一种链表的方法,把我的算法效率至少提高了百倍以上。
研究生进了实验室以后,开始时候,例会还是照常进行,和原来的形式一样,但可能由于学生的自主能力相对差一些,不会自己找文献,所以每次的文献都是一个老师指定的。可能是由于老师多,以及中国学生的被动,在例会上学生的提问,参与讨论的很少。后来一段时间导师出差很长时间,这个例会就搁置起来了。
中间我去武汉中科院交流了半年,在那经历了另外一种类型的例会,武汉的导师是刚从国外回来的,很年轻,当时学生很少,只有一个硕士,一个博士,加我一个交流的,后来我师兄也过来交流。例会是每周1-2次,地点就在老师的办公室里弄了个黑板。内容也与前种例会不一样,不再是讲文献内容。而是在每周的例会上,每个学生都要汇报自己在这一周内的工作总结以及接下来的计划,老师会给很多有用的建议,由于只有一个老师,学生也不多,气氛非常好,大家互相讨论的很多,这种例会我觉得很好,可以让人收获很大。
后来回到原来实验室,开始没有例会,觉得同学间的交流很少,很不好,这个时候我在实验室算是老油条了,和另外一个同届的同学商量,自己组织没有老师参加的例会,让高年级同学和低年级同学交流,由高年级的同学指导低年级的同学,由于我们缺少威信,每次参加的人都不多,低年级的人不感冒,没有成功。
接下来就是到了uni-potsdam,又经历了另外一种类型的例会,每周不止一次,内容基本都是报告人已经比较成熟的结果的讨论,参加的人很多,像会议报告一样,每个人报告的时候,都会介绍下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等,从中可以了解到各相关领域的很多知识,但由于是英文报告,所以与我领域离稍微远一点的方向,我基本上很难听懂,所以有时候就没有去参加例会,对了,经常还会有一些牛人过来访问,让他们在例会上给我们做报告 ,这个我觉得非常好,可惜在国内这种形式可行性不高,每请一个人做一次报告,都需要花钱。而在这里做报告的人还得和我们一起去食堂吃饭,自己掏钱。
后来导师换单位了,例会形式稍微有些变化,一种小例会就是导师的所有学生参加的,由于大家的方向都差不多,讲的内容基本都是自己比较成熟的结果。一种大例会,有两个完全不同的小组一起参加的,由于方向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基本没学到什么东西。
这里还有一种自己单位或组里的workshop,我觉得非常好,单位的叫 reasearch day,是各个小组的头汇报自己小组一年的工作总结。组里的叫phd day。所有的学生做自己的总结。在这可以了解到其他人都是在做什么,有相关的可以互相帮助。
前段时间,去香港交流了有2个月,在那的例会是到目前,我认为最成功的例会,是两个导师的学生一起参加的,形式是报告人讲自己最近在看的文献的总结,以及将来的计划,下面的两个老师会对文献的总结以及计划提很详细的评论。大的方面,从他们的评论,可以学习到他们的思路,他们的科研方法,小的方面,他们的评论就是指明了几条大路让你怎么样把这个课题做下去。
总结,我认为一个成功的例会应该有以下几点:
1,每个人都要主动的参与,主动的参与讨论,这是保持好气氛,不冷场的前提。
2,要有这个领域的权威,能给报告的人一些有用的评述,不但报告人受益,所有听的人也受益。
3,内容,以自己的研究课题方向为主,结合文献。
一个好的例会对实验室每个人的成长都是有利的,是实验室文化不可缺少的部分。一个好的例会还可以让一些人被动的受到影响,喜欢上科研。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4671-246738.html

上一篇:好导师比好学校更重要
下一篇:复杂网络特刊读书笔记之一
收藏 IP: .*| 热度|

4 武夷山 吴雄斌 苗元华 纪跃波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9 15: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