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有科学普及出版社打来电话,希望可以就科普话题开展一些合作。接到这个电话,高兴归高兴,但却深感有心无力。笔者身无长物,当前可以贡献绵薄之力的,大概更多的是社会科学科普,更具体的则是图书馆学科普,就此有所思考。
“跳出图书馆的圈子,借助于公共媒体宣传书苑,向公众推广图书馆和图书利用的方法和知识。”这是张厚生先生主张和试图力行的事情。这点也是笔者努力践行的。写博客七年来,围绕图书馆学科普做了些工作。至于报纸、期刊等方面发表短文,多少也带有一点科普色彩。
这些年国家层面再倡导科普。过去提到科普,一般指自然科学的普及。事实上,社会科学也有一个普及的问题。近些年对这块重视程度愈来愈高,各级社科联组织不少设有分支机构负责社科普及工作。据说科普还有“潜规则”,通常是成名成家人物之专利,普通人出于对科学的热爱和崇敬来写不能署真实姓名只能是笔名。科普的根本目的是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树立科学观念,提倡科学方法。笔者以为:科普并非“伟大科学家”专利,所谓“术业有专攻”,“隔行如隔山”;科普是科研人员提供社会服务的有益方式。
在笔者当前的视域中,图书馆学科普存在若干硬伤。比如“图书馆”、“图书馆学”等概念尚处于众说纷纭阶段;图书馆工作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尚不尽人意等等。图书馆学同信息技术可谓水乳交融,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图书馆学“与时俱进”。近年图书馆学图书期刊,大量涌现信息技术新概念,让人应接不暇,其中有些新概念属于“昙花一现”、“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等。这种现实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科普“负担”。此外,在“著书都为稻粱谋”、学术出版处境维艰的大环境下,于图书馆学科普无疑是“雪上加霜”。笔者知道若干高校的科研评价体系中,科普著作是不算数的。
时下的图书馆学科普该如何做?刘国钧先生《什么是图书馆学》、王子舟先生《图书馆学是什么》、图书馆学工具书(大百科全书、辞典等)等均是有一定影响力的科普作品。如何借鉴前人及他人的优秀成果,推陈出新,深入人心,这是图书馆学科普的重点与难点。对待图书馆学科普的基本态度应为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群策群力、循序渐进。
一点粗浅的思考,如蒙学者先进不吝教正,不胜感激。
相关资料:
1 闲话图书馆学的科普.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13646&do=blog&id=470294
2 “大社科、大科普”知识摘编.http://libseeker.bokee.com/viewdiary.59240784.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524368.html
上一篇:
平凡的2011年下一篇:
《图书馆学随笔——图谋博客精粹》已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