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谋按:本文利用DeepSeek辅助介绍美国图书馆界的职业发展课程——《跨代际领导力:多代协作之道》。笔者认为这样的课程是值得我国图书馆界学习借鉴的。
(1) 来自LJ&SLJ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邮件中宣传内容
跨代际领导力:多代协作之道
2024年4月24日,星期四 | 中午12点至下午4点15分(美国东部时间)*
在图书馆的工作环境中,团队成员可能来自4个不同的世代,他们拥有不同的沟通方式、职场期待与职业经历——从青少年志愿者、新入职的图书馆学硕士毕业生,到临近退休的资深馆员,每一代人都能为团队带来独特的价值,但这些差异也可能引发挑战。对某一代人而言体现尊重的协作方式,在另一代人眼中可能像是过度管理或缺乏投入;同一份反馈,有人可能觉得建设性强,也有人可能认为过于苛刻。以同理心和清晰的策略理解并应对这些差异,是打造凝聚力强、高效能团队的关键。
通过《跨代际领导力:多代协作之道》强化您的领导力:
理解不同世代在价值观、工作风格与沟通偏好上的差异
减少因代际差异引发的职场摩擦
根据世代期待调整领导风格
自信地与各年龄段成员沟通,即使风格偏好迥异
利用逆向导师制建立相互尊重、激发参与感并促进共同成长
推动跨代际的包容性文化
将代际多样性转化为优势,助力团队绩效与士气的提升
制定变革计划,明确切实可行的后续步骤,逐步塑造拥抱代际多样性并从中受益的职场文化
通过这场培训,您将学会如何凝聚多代团队的力量,打造一个更和谐、高效的工作环境。
(2)来自LIBRARY JOURNAL宣传内容
INTERGENERATIONAL LEADERSHIP:Working Across Generations.https://www.libraryjournal.com/event/intergenerational-leadership-apr-2025
4小时线上课程,217美元报名费。
职业发展课程
课程简介
图书馆是独特的工作场所,员工可能涵盖五代甚至六代不同世代。职场期待差异、代际文化冲突与沟通障碍可能引发摩擦,导致团队士气低落。本课程将深入探讨这些问题,并传授跨代协作的关键技能。您将学习如何:
清晰直接地沟通,跨越代际理解鸿沟
有效给予与接收反馈,化解不同世代对评价的认知差异
灵活调整领导风格,满足不同员工的个性化需求
构建积极职场文化,减少代际摩擦并提升凝聚力
通过这场半日培训,您将掌握以人为本的实用领导技巧,助力打造更和谐、高效的图书馆团队。
学习成果
完成本课程后,您将能够:
理解职场中不同世代的特征与价值观
剖析多代团队的独特优势与潜在挑战
制定跨代际高效沟通与协作的策略
在组织内推动导师制与包容文化的建设
适合人群
本课程面向所有从事团队管理或领导工作的图书馆从业者。
课程特色
本次半日在线课程包含以下内容:
实时讲座:特邀领域领袖进行主题演讲(所有讲座录像将在课程结束后保留6个月供回看)。
引导式讨论:观众可通过问答环节与嘉宾实时互动。
提前解锁点播资源:可自主观看《图书馆杂志》与《学校图书馆杂志》往期课程精选录像。
在线学习平台:课程资料集中存放于虚拟平台,课程结束后6个月内可持续访问。
时间投入
若全程参与或观看所有讲座录像,预计耗时约4小时。完成者可获得:
4小时职业发展学分
《图书馆杂志》颁发的结业证书
点播权限
所有嘉宾讲座录像自首播日起6个月内可无限次回放。
结业证书
完成课程即可获得认证证书(通过电子邮件发送)。
无障碍支持
所有讲座配备自动字幕,并支持回放。如需特殊协助,请在注册后邮件联系 libraryjournal@edmaker.co,我们将尽力提供支持。
Course & Workshop Introduction.https://www.libraryjournal.com/event/intergenerational-leadership-apr-2025#program
课程导师
琼琳·皮肯斯(Jolene Pickens)
戴姆领导力咨询公司(Dame Leadership)领导力发展顾问
琼琳是拥有30年卓越经验的资深领导力专家。她毕业于新墨西哥州立大学商学院,曾创立并成功运营三家企业,历任多家公司高管职位。作为盖洛普认证优势教练(Gallup Certified Strengths Coach)和终身学习者,她擅长以战略性思维与活力并重的方式赋能团队。其教学核心在于将领导力理论转化为可落地的实践成果,通过互动式培训激发真实有效的团队凝聚力。凭借扎实的实战经验,她始终致力于帮助组织实现从现状到未来愿景的跨越式发展。
延伸阅读:
(1) 在图书馆的工作环境中,团队成员可能来自4个不同的世代,他们拥有不同的沟通方式、职场期待与职业经历。4个不同的世代具体是指什么?
关于"4个不同的世代",通常指的是根据出生年份划分的职场代际群体。当前国际通用的划分标准为(具体年份区间存在细微差异):
1. 婴儿潮一代(Baby Boomers)
出生年份:1946-1964
特征:重视层级制度、面对面沟通、工作忠诚度
在图书馆场景中:可能是资深馆员或管理者,临近退休
2. X世代(Generation X)
出生年份:1965-1980
特征:独立务实、习惯电子邮件沟通、重视工作与生活平衡
在图书馆场景中:中坚力量,可能担任部门主管
3. 千禧一代 / Y世代(Millennials)
出生年份:1981-1996
特征:偏好即时通讯(如Teams/Slack)、重视工作意义与成长机会
在图书馆场景中:新入职的MLIS毕业生或青年馆员
4. Z世代(Generation Z)
出生年份:1997-2012
特征:数字原住民、倾向视觉化沟通(短视频/表情包)、重视多元包容
在图书馆场景中:学生志愿者或兼职实习生
需注意:
不同文化背景的世代划分可能略有差异
每个世代内部也存在个体差异
当前最新世代已出现"Alpha世代"(2013年后出生),但尚未进入职场
理解这些代际特征,有助于通过"逆向导师制"(如Z世代教数字技能,婴儿潮一代传授行业经验)实现知识互补,这正是跨代领导力的核心价值。
(2)图书馆是独特的工作场所,员工可能涵盖五代甚至六代不同世代。具体怎么划分?
以下是针对图书馆职场中"五代甚至六代"员工可能的世代划分方式(注:代际划分标准存在文化差异与学术争议,此处采用较通用的国际职场研究框架):
五代划分(适用于多数图书馆场景)
1 传统主义者/沉默一代(Silent Generation)
出生年份:1928-1945
特征:注重规则、书面沟通、终身职业忠诚
图书馆角色:资深顾问或返聘专家(少数仍在职场)
2 婴儿潮一代(Baby Boomers)
出生年份:1946-1964
特征:偏好层级管理、面对面会议、纸质流程
图书馆角色:临近退休的管理层或核心馆员
3 X世代(Generation X)
出生年份:1965-1980
特征:电子邮件依赖者、务实高效、重视自主权
图书馆角色:部门主管或技术骨干
4 千禧一代/Y世代(Millennials)
出生年份:1981-1996
特征:即时通讯(微信/Slack)重度用户、追求工作意义
图书馆角色:青年馆员或项目负责人
5 Z世代(Generation Z)
出生年份:1997-2012
特征:短视频沟通、数字工具原生代、关注社会多元性
图书馆角色:实习生、志愿者或新兴岗位员工(如新媒体运营)
六代划分(特殊场景扩展)
6 Alpha世代(Generation Alpha)
出生年份:2013-2024
特征:AI工具原生代、沉浸式交互偏好
图书馆角色:青少年志愿者(需法律许可)或家庭活动参与者
注:该群体尚未正式进入职场,但在图书馆用户或志愿者中可能接触
关键提示:
重叠与弹性:代际年份区间存在约±3年的浮动(如1996-1999年出生者可能兼具Y/Z世代特征)。
文化差异:中国本土常使用"70后""00后"等划分,需结合本地语境调整沟通策略。
个体差异:避免标签化,代际特征仅反映群体趋势,实际管理中需关注个人需求。
例如,图书馆可能同时存在:
传统主义者(指导古籍修复)
婴儿潮一代(管理流通部门)
Z世代(运营图书馆TikTok账号)
Alpha世代(参与儿童编程工作坊)
理解这种多样性,可通过"代际结对计划"(如Z世代培训数字技能,婴儿潮一代分享读者服务经验)激发协作创新。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13 06: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