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baoli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enbaolian

博文

飓风来临,紧闭门窗还是适当开窗? 精选

已有 4242 次阅读 2025-4-12 19:13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就在今天,北京遭遇极端大风天气,阵风最高达13级(风速3741 m/s),气象部门发布橙色预警。

图知道|北京周末或遇极端大风天气 这份避险指南请收好_腾讯新闻

在此类强风天气中,建筑物常因室内外压差引发窗户爆裂甚至人员被吸出坠楼的悲剧。本文从空气动力学角度,结合空气动力学的伯努利方程与北京大风实例,解析门窗紧闭与开缝的利弊,并提出应对建议。

一、伯努利方程:风速与压强的动态平衡

伯努利方程是流体力学中的核心定律,描述了理想流体(无黏性、不可压缩)在稳定流动中的能量守恒关系,其表达式为:  

image.png 

其中,P为压强,ρ为流体密度, v 为流速,g 为重力加速度,h 为高度。

该方程表明,流体速度增加时,其静压会降低P。例如,飞机机翼上表面因气流加速形成低压区,产生升力。

通过空气动力学设计增加车辆下压力_新浪汽车_新浪网

在自然环境中,当大风经过建筑物时,若气流路径受阻(如高楼间的狭窄通道),流速会急剧增加,导致局部压强骤降。这种现象被称为狭管效应。以北京国贸CBD为例,密集的高楼形成“风道”,实测风速可比平原地区高23级,压强差可达数百帕。

 北京国贸cbd夜景摄影图高清摄影大图-千库网

二、室内外压差的形成与危害

1. 压差成因分析

当强风掠过建筑表面时,迎风面气流受阻减速,静压升高;而背风面或狭窄区域因气流加速形成低压区。若门窗完全紧闭,室内空气静止,压强保持较高水平,而室外低压区与室内高压区之间形成显著压差。根据实验数据,普通玻璃的承受极限约为1.5 kPa,超过此值可能导致爆裂。

下图是风压模拟示意图。

 

   由上图可见,在迎风墙面上气流受阻,动压降低,静压增高,由于迎面风速随高度增加而增大,相应其阻滞的静压也相应增大。假设建筑物是不透风的(模拟中设置为两个实心长方体,壁面边界条件),则会在下部形成一个类似于二次流的固定旋涡,而后分两股成马蹄形流向建筑物两侧,继而流向背风面,此时背风面就是负压区,速度也最低,由此增强背风面的吸力。若建筑物下部有过道,则部分气流就加速穿过过道流向背风面的负压区,这就形成所谓的穿堂风。

2. 极端案例解析

2024年3月31日凌晨两三点,在南昌市南昌县八月湖路一小区,60多岁的奶奶和11岁的孙子一起在房间睡觉,被大风连人带窗户、床垫一起卷到外面;另外,11楼的一位60岁老人也被狂风卷下楼。不幸的是,三人因为这场风都遇害了。此时,紧闭的窗户突然爆裂,室内高压空气瞬间外泄,形成强烈吸力。此类事件印证了伯努利方程的应用:高速气流引发的低压区是压差灾害的核心诱因。

当然,飞行中的飞机机舱内外压差更大,但飞机的设计是能抗住内外压差的,而普通建筑的门窗是扛不住的!

三、门窗紧闭 vs 适当开缝:伯努利方程的实践对比

1. 门窗紧闭的风险

压差累积:完全封闭的室内空间无法通过空气流动平衡压差,导致压强差持续增大。 

结构脆弱点暴露:窗户成为压差释放的唯一出口,一旦超过材料强度极限即会破裂。 

瞬时破坏力:爆裂瞬间的气流冲击可能引发二次伤害(如玻璃碎片飞溅)。 

2. 适当开缝的科学依据

压强平衡:通过开缝(建议缝隙宽度13 cm)允许少量空气流通,室内外压强差可通过缓慢流动的流体(空气)逐步平衡,避免压差急剧累积。  

能量耗散:开缝后,气流速度降低v 减小,静压P 回升,符合伯努利方程中动能与压能的转换规律。  

实验验证:风洞测试表明,开缝建筑模型在相同风速下压差降低约40%,显著减少结构损伤风险。

四、北京大风预警下的防御建议

结合伯努利方程与北京气象预警(今天阵风13级),提出以下措施:  

1.动态调整门窗状态:  

强风初期(阵风<10级):关闭门窗减少沙尘进入。  

极端风速阶段(阵风≥10级):在背风面窗户开启12 cm缝隙,促进压差平衡。  

2.建筑结构优化:高层建筑可安装导流板,分散气流压力;采用抗压强度≥2 kPa的夹层玻璃。  

3.紧急避险策略:  

若遇突发爆裂,立即背风蹲下,用重物固定身体。 

五、总结

伯努利方程揭示了强风天气中压差灾害的物理本质:流速与压强的反比关系是门窗破坏的深层原因。通过科学调节门窗开闭状态,可有效平衡室内外压差,降低极端天气风险。北京此次大风事件再次警示,将流体力学原理融入防灾设计,是提升城市安全韧性的关键。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52260-1481719.html

上一篇:十年采风处 花开有声时
下一篇:飞机被吸上天还是被压上天?揭秘飞机升力的空气动力学真相
收藏 IP: 124.202.168.*| 热度|

13 王启云 杨正瓴 李学宽 王涛 王庆浩 徐长庆 崔锦华 汪育才 郑永军 晏成和 白龙亮 周忠浩 guest95586936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1/0 | 鎬昏:0 | 棣栭〉 | 涓婁竴椤� | 璺宠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15 01: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