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故乡湖坪村,地处江西中部,抚州西南部,与“千古一村”流坑接壤,距抚州市区140多公里,离乐安县城40多公里,村庄方圆25平方千米。湖坪村坐落在一块土地肥沃的冲积盆地中。四面群山拱挹,秀峰叠翠。一条发源湖坪最南端的贺立村大岭的河流,与一条发源湖坪东面的善和、长付等地山水合流的小河,环村而来,在村庄的西端合流为一,下经永丰、吉水、流入赣江。湖坪村,2012年12月入选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2019年1月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我是在湖坪村出生、成长的,1990年我考上了县城的高中,之后在外求学、工作,偶尔回故乡。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故乡的泉水,给我留下的记忆是比较深刻的,我想写下几行字。
也许因为地理地貌的关系,故乡的泉水真叫多,哪哪都有。我7岁(虚岁)上学,16岁上高中。也就是在农村上中小学,家里有责任田。我们家六口人,父亲是商品粮,其余5口人均为农业粮。除了上学时间,各种各样的农活均是需要参与的。甚至上学时间,也有劳动时段,比如集体上山砍柴、植树、除草、挑沙石等等。因此,和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时间是比较多的,或者说户外劳动的时间比较多,与泉水接触也就自然多了。
1980年代的故乡,条件是窘迫的,家家户户差不多。路是土路,一下雨就泥泞不堪。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赤脚的时候居多,上山打柴会找双破鞋(年纪较大一些的有穿草鞋)穿上。在外边干各种农活、粗活,通常是带上必要的农具就出门,没有谁带水壶(本身很少,那时候也没有现在那么多花样的水瓶、水杯,玻璃罐的农药瓶相对多见一点,农药瓶的一大用途是用过之后作为煤油瓶,那时候的煤油是限量供应的,不定期凭证件上供销社买煤油;塑料矿泉水瓶那时是没有的。)。干体力活通常会流汗,需要多喝水,而且是就近找水喝。一般情况下,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均可以想办法找到泉水喝,自己找,自己比较陌生的地方找人打听一下就好。自己找也比较好找,特别是热门的泉水“供应点”,人们早就用脚投票,蹚出辨识度高的小路,甚至还配置有便于舀水喝的破碗。
我自己喝过的泉水,有好多种类型。有一种是,汩汩喷涌而出的,出水量有大有小,这种是上好的,清冽纯净。有一种是山水,山沟沟里的溪流,越上游越好。有一种是小溪小河的河岸渗出或淌出的,我知道的一处,在夏天的时候,有人用芋苗导流,感觉像是自来水龙头出水似的,微微抬头便可喝水。那一处的出水量还挺大的,似乎常年都有,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形成的,我喝过的次数还真不少。泉水饮水点,几乎所有点都是自然而然,就地取材。有的是就近搬几块石头累成,有的是用泥土围城一个小小的“水池”或者说“水坑”。泉水的品质,实际上也是分档次的,有的口感很好,有的比较差(但可以说没有经历过在野外喝泉水喝坏肚子,至少我自己是这样)。
农忙季节,尤其是暑假期间的“双抢”时段。有的泉水点,可能会因为干旱枯水了。有的泉水点,可能因为使用频次过频,被污染了。这期间,干农活通常是全家出动。那个年代的打谷机是相当笨重的,两个壮劳力搬动打谷机都是相当费劲的,还有筛子、簸箕、箩筐等需要运送,因此是通常是多人协作。大人有大人的活,小孩有小孩的活。我作为小孩,其中一个活是给大人送饭到地里。送饭还得送水,但水实际上是到目的地之后再到泉水点取水的。我们家通常是带一个酒壶(大概可以装5斤水,铝合金制品),酒壶里装点自家酿制的冬酒(甜酒酿),到目的地后找泉水装满酒壶,通常续两三次水还有甜酒的甜味。不少人家也是这么做的。这个时段,带一个酒壶(或者说盛水容器)是必要的有益的,因为可以减少取水频次,还有就是,万一一个取水点不适合取水,可以另找一处。炎炎烈日下干农活,补水是必要的,否则容易中暑。
我喝过的泉水,至少会有数十处。绝大多数均是“其貌不扬”的。有的很隐蔽,有的很显眼。先说显眼的,比如名叫“南门坑”的地方,亭子前边有口泉水井,在路边农田中央,泉水井是由几块条石拼成,蹲下便可掬水喝,泉水清凉可口。隐蔽的数“白水坑”的,位于山脚下的溪流源头,随手用土挖出一个小水坑蓄水,泉水是上好的水,可以看到汩汩出水,且格外清澈、凉爽。干农活干累了,喝上几口,感觉像是喝冰水,浑身舒爽。有时还会用泉水将背心或毛巾打湿,洗把脸或擦擦身子。
有道是“饮水思源”,故乡的泉水,大多数是很好溯源的,有不少处,直接就是源头。故乡有些小溪小河,实际是多处泉水汇聚而成的。特别是山坡上的梯田,好些主要是依靠山泉水灌溉。今天的故乡有很大的变化。过去的不少耕地,有的是建了楼房,有的已退耕还林。我不知道我小时候熟悉的泉水点,是否还有泉水?有泉水是否还有人喝?记忆中的泉水,朴实、清凉、爽口,因需而在、无处不在。我的故乡美不美,在我小的时候,我真的感受不到她的美,但故乡的泉水,给我的印象真的会是说不出的美,渴了、累了喝上一口,那么清、那么甜、那么美!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7: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