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谋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bseeker 图谋,为图书馆学情报学谋,为图书情报事业谋。

博文

圕人堂的几件小事

已有 1387 次阅读 2023-8-17 17:59 |个人分类:圕人堂|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8月16日,圕人堂QQ群成员“弯曲的直线”发了一段抒怀文字:“有一个地方,它的名字叫‘圕人堂’。静静的,我来了,沉浸其中......这里是信息、知识、思想的汇聚地,在这里,我们争论、激辩,热烈讨论图书馆的方方面面;在这里,我们学习、提高,为了热爱的工作;在这里,总有人默默地做着贡献,为了我们挚爱的精神家园。”特此梳理圕人堂发生的几件小事,期待有助于增进了解。

    (1)关于圕人堂QQ群成员退群。依据《圕人堂QQ群规范(修订版)》(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191529.html ),圕人堂QQ群规范“成员”中有一条“成员退群自由,退群之后欢迎重新加群。”这一条,很大程度上可以理解为“随缘”或“顺其自然”。有需要,留下。觉得无需要或没必要,离开,离开后想回来,随时欢迎回来(只要是在群规范框架内就好)。成员离开,也并不代表与圕人堂缘分已尽。以我自身了解到的情况为例,有部分成员离开圕人堂QQ群之后,实际上仍在持续关注科学网图谋博客、圕人堂微信公众号的信息。通过圕人堂结识的成员之间,仍然是好友(并不因为离开圕人堂群便结束)。圕人堂建群至今,已有10年。10年之间,许多成员的角色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比如有的是图情领域在读学子,工作之后去了其它领域;有的曾经在图情领域工作,后来去了其它领域(有的若干年后重回图情领域);有的退休了,兴趣转移了……对退群成员的怀念或感念,也是人之常情。尤其是志趣相投且没有单独加好友(微信、QQ等方式),这种情形可能会更突出。关于圕人堂“末位移除法”。圕人堂欢迎圕人加群,当群人数达到警戒值(2000人规模时为1980,3000人规模时调整为2980)时,采取“末位移除法”,移除长期无发言记录的成员(100名左右),以此“辞旧迎新”,保持群活力。无论是新成员还是被移除后重新加群成员,加群申请时,敬请提供圕主题信息(与图书馆、图书馆学及其相关信息)。对于长期不需要关注圕人堂QQ群信息的成员,建议主动退出本群,关注圕人堂微信公众号(LibChat)就好。敬请理解与支持!近3年在圕人堂群内曾冒过泡的无需紧张。3年半以上的,需要冒个泡表示仍在关注本群。关于圕人堂“末位移除法”,可以理解为把位置让给需要的成员。有一种情况,加群的QQ号是长期不用或已弃用的。 圕人堂这个平台,凝聚一群圕人的心血。图谋只是尽份绵薄之力。作为网络社群,它确确实实需要保持一定的活跃度,不然,在与不在一个样。圕人堂自2014年5月10日建群至今,实际上是需要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的。有那么一群(人数不算多)为之付出了辛勤的汗水。

    (2)关于图书情报领域会议转播。圕人堂8月9日对第四届“城市图书馆学术论坛”会议会议进行了全程“转播”。上周周讯中进行了整理。这样的信息,表面上看“没啥”,实际上付出了辛勤劳动的。当天进行了密切跟踪,第一时间发现提供回放。下午,贴出上述信息前,又进行了核实,当前仍是提供回放的。种种原因,许多会议不提供回放,或者提供回放但需要付费。还有一种情况,会议结束后的一小段时间提供回放,该会议在一周后仍提供回放。图书情报领域一些比较重要的会议,圕人堂在第一时间进行“连接”,并积极做锦上添花的工作,助力让更多圕人切实受益。8月9日的城市图书馆学术论坛,当天群内有几场报告,群内比较完整的“转播”了,部分成员分享了截图。周讯中未收录截图,是因为有顾虑,《圕人堂周讯》面向群内外圕人公开,原则上需要获得相关方面的许可。

    (3)关于公祠图书馆化。成员“十七画生”分享了两张贵阳阳明祠里面“图书馆小站”(贵州省图书馆服务网点之一),成员“wjew”评论“那个小型图书馆确实不错,几年前与几位图林好友,在那里喝茶,也合影了几张。”早在2006年,我曾有个设想——公祠图书馆化(图谋.公祠图书馆化的构想.http://libseeker.bokee.com/13015863.html 又见:图谋.公祠图书馆化的构想.新华书目报图书馆专刊.2006.9.5: B10)。近期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十七画生”的图片,让我看到一个实例。当前,农村地区建有不少公祠(有的是重修、有的是原址重建,有的是新建……),受到若干制约,当前的公祠功能受限,很大比例建好之后处于闲置状态,长时间闲置容易损毁。如果可以承担图书馆或图书馆服务网点功能,这会是多方共赢的。公祠建设方面多是民众自发自愿捐资建设的,不少公祠建设得很好,新时代引导赋予一些新功能,或许会是多方共赢。“十七画生”老师关于贵阳阳明祠里面的小型图书馆,不知道是否有更多照片?回答是:“我去的时候保安已经在做清洁准备闭馆了。所以没能拍更多照片,我看了下面积并不大,有几个书架,还有比较休闲的长书桌。图书馆化肯定是很好的,也应该是有人去看书自习的,就是管理需要设计。当时我觉得闭馆时间有点早,但是那个保安能自己在闭馆前做清洁,意识很好。”另有成员给我发小窗信息:“可以研究后写论文或者课题吗?我怕不算科研。”我说:“那其实得看自身的研究能力及机遇。许多东西都可以研究,但不见得能取得成果,更不见得被特定场合认可。”

贵阳阳明祠里面的小型图书馆(“十七画生“分享)

   (4)关于圕人堂微信公众号中的一个错字。有位成员在圕人堂QQ群中指出一个错字。确实是“笔误”,博文版中已修改,微信中已无法修改(因昨晚发布后,发现了另一处错了一个字,立即修改了。)。谢谢批评指正!“科学网圕人堂专题”建群之初的想法是选刊成员(图谋仅为成员之一)较为规整的文字。之后,因为受到系列制约,逐步退缩(当前,主要是图谋撰写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各平台的修改受限制(相对来说,这还是小制约,更难驾驭的是内容审核方面,不堪重负)。

      延伸阅读:

(1)第四届“城市图书馆学术论坛”会议(8月9日上午时段回放地址)

https://zhibo.chaoxing.com/7000256084371675?pageId=710037&websiteId=410082&wfwfid=40038

内容:开幕式及主旨演讲。公共图书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考察 程焕文 中山大学国家文化遗产与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公共图书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政策逻辑与体系 李国新 北京大学国家现代公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公共图书馆事业:现状与未来 申晓娟 国家图书馆研究院(业务管理)院长; 公共图书馆的中国式现代化——广州图书馆转型发展的历程、评估与思考 方家忠 广州图书馆馆长。


(2)第四届“城市图书馆学术论坛”会议(8月9日下午时段回放地址)

https://zhibo.chaoxing.com/8000256081373040?pageId=710037&websiteId=410082&wfwfid=40038

内容:专题报告。(1)智慧赋能与高质量发展:AI 2.0环境下中国式图书馆服务平台建设 刘 炜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副馆(所)长 ;(2)建设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服务体系:广州‘图书馆之城’探索与展望 陈深贵 广州图书馆副馆长;(3)公共图书馆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实践研究 葛智星 开封市图书馆馆长;(4) 交流创造价值——广州图书馆交流活动的社会合作实践 刘双喜 广州图书馆研究馆员;(5)城市图书馆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专业化的蓄力与涌流 冯 玲 东莞图书馆副馆长。


(3)第四届“城市图书馆学术论坛”会议日程安排完整版.https://gzlib2023.mh.chaoxing.com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399395.html

上一篇:这些年,我去过的图书馆
下一篇:圕人堂周讯(总第484期 20230818)
收藏 IP: 114.237.125.*| 热度|

5 杨正瓴 郑永军 张晓良 宁利中 尤明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2: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