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谋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bseeker 图谋,为图书馆学情报学谋,为图书情报事业谋。

博文

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及创新服务对话录(续)

已有 2010 次阅读 2021-5-20 08:42 |个人分类:圕人堂|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图谋按:5月19日《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及创新服务对话录》发布后,受到较好的关注。第一时间向河滨加州大学邱葵先生、华盛顿中央大学傅平先生进行了汇报,二位先生进一步分享了大量信息,所提供的信息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期刊文献中,能接触到的可能性很低。特别是若干细节,国内一知半解,甚至误读,时有发生。图谋特此梳理后续交流内容,供参考!


邱葵:仔细看了,我觉得傅平的描述基本正确,大家基本是大同小异,因为就是一个经费在资源涨价的情况下,尽管每年经费有增加但还是面临钱很不够用的窘境,同时,图书馆的服务和资源的情况是不断的变化,所以这减员和调整人员岗位结构是在所难免,大家都一样的,当然根据需要各馆还是有差别的。不过我需要解释一下一些细节,因为背景情况太重要。数字人文、第一年学生馆员、用户体验、学术通讯、数据管理、外联的这些岗位我们都有,而且我们还有针对比如荣誉生(成绩必要好的学生,有比如选课优先等)的馆员。这些馆员的产生除了图书馆服务和资源的改变,最大的原因是:最近10年,美国的一些图书馆是从学科馆员模式转向了服务功能模式,我们是用了改组的办法,把原来的参考咨询馆员(这些人都是有学科背景的,而且提供学科服务)变成了两的组:teaching and learning和research services。我在学科馆员一文种提到过这个,见:https://journals.sagepub.com/doi/full/10.1177/0961000616653647

 。另外,我们以前有全国出名的government publications部门,里面有5个人,但这在2003年就在原来3个人退休后撤销了,这原来是一个专门的部门,因为它有自己一套检索体系https://www.fdlp.gov/about-fdlp/22-services/929-sudoc-classification-scheme 现在基本是网上,这个功能现在是我管的,基本没什么事情。另外你要注意到大馆和小馆的本质区别:资源的多样性和覆盖性。我在2000-2010年在一个社区图书馆兼职10年,那个馆只有一个人编目,3个人IT,但有大约10个人作用户体验、外联、学生研究支持之类的,因为他们每年只有4,5万元买书,资源的95%都是电子资源。


图谋:国内高校图书馆,纸质资源的比重确实不小。而且,从用户角度,教师用户青睐数字资源,学生用户侧重纸质资源。从资源建设角度,国内的数字资源,主要是为科学研究服务的资源(主要为科研服务),为教学支持、人文素养、美育素养等方面考虑较少。近几年,国内高校图书馆的机构设置及人力资源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馆各行其是。图书馆职能、图书馆价值、图书馆职业能力等,图书馆人及图书馆利益相关者的认知或认同发生了不小的变化。青年馆员的比例很小,而在这很小比例人员当中,许多人是存在困惑的,比如:图书情报专业知识还有用场吗?职业生涯如何规划?职业前景如何?……


邱葵:我们的编目和采购是两个部门,尽管人数比20年前少2-30%,但现在还是有不少人。这不是因为这些人是老人没法削减,因为的确有需要,因为目前50%以上的人因为退休空出位子后重招的,原因是:我们还是有大量的没法电子化的资源:比如从东南亚、拉美、东亚和非洲来的纸本书。即使在去年我自己还是从中国拿到不少捐赠(我自己从一个5000种书的大单子里选的)的书,而这些都需要编目。所有的大馆都有这方面的需求。另外,即使是电子资源,因为因为内容繁杂,为了和目前的ILS(Alma)配对,需要很好的背后的编目支持,才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因为我们有太多的非常规资源,所以这方面有很多工作,否则,你买的东西让读者很难在ILS(Integrated library system,这个系统提供 library discovery services)的综合平台上被发现。而小馆是没有这方面的顾虑的。另外,我们有一个很大的特藏部,里面有近10个人,其中年资最高的,只有来了5年时间。关于特藏,我举一个小例子:我们有世界上可能是最大的科幻收藏,大约有30多万种。我们在7,8年前拿到一个fanzine(粉丝杂志)的收藏,这是典型的非正式出版物,就是科幻爱好者自己出的油印的刊物,有10万件,这极其珍贵,当然都是纸本,他们花了5年时间才整理编目好。所以,听上去可能觉得难理解:越是听上去在电子方面进度慢的,往往是好的图书馆,因为他们的好、特别的东西多,可能永远也转变不成全电子的,因为有好收藏的人是不会把这类东西捐给连处理这些东西能力的专业人员都没有的馆,所以如果你对比我这段和程焕文关于纸本的叙述,你会发现有一定共同点。当然,你如果是一个资源一般的馆,即使你买再多的纸本也没法上升你的等级。因此,不能简单的理解老系统和新系统,或者大学校迟钝没法革新。加州大学在这些东西上一直是走在很前面的,但永远不是前卫的,而希望用其他人已经试验成功的例子。因为如果用了不成熟的东西,代价十分昂贵。比如,我们一做就是10个学校,联合目录已经是做了好几代,当然目前是这SILS系统,就是把Alma/Primo放在一个10个学校的架构上,共享资源,后面的人力和财力的付出是巨大的。很多东西,如果真的理解背后的故事,你会发现尽管大家都是用了同样的词汇,觉得都是干一样的事情,但其实面对的是一个不同的世界,你的世界和我的世界根本就是两回事。因为有上面这些不同,所以在将来一段时期内,大的学术图书馆以后一直能处于比较高的水平,否则,如果什么都是电子化,那世界上岂不是只有一个图书馆就可以了,反正电子资源都能共享的,所以收集纸本书籍(不是因为格式,而是因为有些纸本书有它特别的内容),还是有意义的。

    关于傅平说的“新一代使得编目采购都不重要了因为联盟就可以做了,加州大学这种越大越老越难换,他们还有成本压力所以走开放的路。”我们一个专门的联盟的编目团队,但问题是:我们采购的东西太多,即使是大家都买的让他们去编也编不完,所以每年需要列出优先编目的次序。但最大的问题是:我们有太多只有一个学校自己要的东西,而且其他学校,甚至是总体规模更大的学校是根本不采购的,这东西就只有你有,所以只有自己编。系统的转换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对大家都难,但难也要换:比如我们以前用Millennium是Innovative Interfaces, Inc.的产品,但后来它要换代成Sierra, 我们经过反复比较,决定换到Alma,而这是Ex libris 的系统,整个东西都不同,但在这以后,又把它用于所有加州大学的系统,所以这是两大跳跃,成本和难度都高,而且牵涉到10个学校,但这都不是问题。

    最后,关于工资问题,我查了他们全馆人员的工资,发现他们的工资大概比我们低30%左右。而他举的例子不是很确切:IT人员的工资不是按图书馆的,尽管他们是staff,但工资的标准不是我们常说的 library assistant的工资,因为如果这样,是招不到人的,而是随IT行业的,我们也是这样。我们IT最低的工资都在9万左右,一半在10-11万,其实这工资比计算机行的要低很多,但有优点:附加的福利比较好,而且有很好的退休福利,这和工业界是不能比的,但这些人并非一般的library staff, 而是有自己的工资等级序列,道理很简单:如果按图书管理员级别,招不到人,但如果按图书馆员的级别,在学位和评职称的要求又太高了,所以都是特别的级别,傅老师的地方也是一样。至于一般的管理员,我们起码在55000以上,最高的个别做到管理层的,有9万。但他那里我看到最高的是47000。当然,这薪水其实还可以。

邱葵:关于“期刊文献中,能接触到的可能性很低。特别是若干细节,国内一知半解,甚至误读,时有发生。”,没办法,人们都是按照自己的认知去理解他人的情況。其实除此也没有其他的辦法,所以,背景介绍极其重要。

傅平:创新(innovation)不是创造(invention),就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必要的革新而不是跟风。(图谋注:这是傅平先生,读了《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及创新服务对话录》的后续信息,图谋认为言简意赅。)

傅平:微信聊天容易产生误解。我指大的图书馆转型难是指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应用。我举了耶鲁的例子。加大系统也在实施共享sils。也是alma预计今年七月份能完成实施投入应用。https://libraries.universityofcalifornia.edu/sils/news/sils-news-apr-10-2020。他们是今年7/27准备上线运行。我们图书馆联盟是美国第一个使用共享alma系统的。2014年低全部37家图书馆投入运行。我有好几篇论文是写这方面的中英文都有。五篇论文都是关于新一代系统其中2013年的是sci/ssci期刊论文。他们是今年7/27准备上线运行。我们图书馆联盟是美国第一个使用共享alma系统的。2014年底全部37家图书馆投入运行。我有好几篇论文是写这方面的中英文都有。我所指近年跨度在十年左右。大图书馆更换系统难是因为牵涉的问题太多。光培训就要做半年。Z府文件馆藏因为日趋电子化和数字化有些大学图书馆已经把这部分准备放弃了。因为这是美国联邦Z府出版办公室和各个州Z府可以做的数字化。我们也是美国Z府指定的Z府文件图书馆,超过50年了。将来还设不设Z府文件馆员不好说因为联邦Z府并不给钱。预算都是我们自己的。美国的大学图书馆和中国的大学图书馆一个最大的区别是我们同时也是学校的档案馆。这部分我们花很多精力要对本地特色馆藏和档案数字化还有如何收藏,董事会的记录学生办的报纸学校的口述历史变迁图片手稿等,还有学生论文,档案属于历史记录。有人会研究,就会有数字人文的课题。


图谋注:“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及创新服务对话录”不是实时互动交流,是图谋分别与邱葵先生、傅平先生通过即时通讯工具交流结果的梳理。与傅平先生的交流,有部分信息是依据语音信息转换。“对话录”的内容均可以说是即兴的,图谋的梳理存在不当不周之处,甚至舛误之处,敬请批评指正!感谢河滨加州大学邱葵先生、华盛顿中央大学傅平先生的分享!)



延伸阅读:

图谋.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及创新服务对话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287326.html

图谋按:在当前的业态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及其职业能力备受瞩目。2021年5月17日,图谋与河滨加州大学邱葵先生、华盛顿中央大学傅平先生通过即时通讯工具(QQ及微信)展开了非正式交流,信息量不小,图谋特此予以梳理,供参考。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287372.html

上一篇: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及创新服务对话录
下一篇:圕人堂周讯(总第367期 20210521)
收藏 IP: 61.132.1.*| 热度|

1 傅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9: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