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网圕人堂专题发布“2018年中国高校图书馆基本统计数据摘编”(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211143.html),随后圕人堂QQ群中,引发了进一步的讨论。图谋在此基础上予以梳理,希望有助于进一步的关注与思考。
图谋每年读到高校图书馆发展报告中这半句话“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收藏总量与馆舍面积持续增长,但在编工作人员的馆均人数却持续下降,这表明各高校图书馆的事业编制总人数处在持续缩减状态”会感觉不寒而栗。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另外半句话“已有在编工作人员的任务逐年加重,图书馆需要聘用更多的编制外合同工或临时工,需要购置更多的智能化设施将图书馆员从日常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最典型的便是自助借还书机、自动导航系统、一站式搜索系统等,智慧图书馆的建设脚步已经迈起来了。”,图谋的感觉是一头雾水。
关于“图书馆共同体工作生存状态”,图谋联想到的一个词是“减员增效”,年复一年,年年如此。徐徐清风说:“‘减员增效’的提法其实不科学,而且是一种误导。对重复事务性、机械程度较高的工厂也许更适合,但对知识型工作和服务,有时需要投入更多的高层次人才才能将工作做得更有深度。”
吴汉华(《2018年中国高校图书馆基本统计数据分析》及历年高校图书馆发展报告作者之一):“高校图书馆在编馆员数量在减少,这个是依据近9年数据规律得出来的,由于报告文体限制,未进行深入数据分析。这也是事实,有编制的图书馆员会越来越少,最终与美国现状接轨。而合同工、临时工、勤工助学、自助借还书机、机器人、智能系统等会更加普遍。”图谋的回应是,关于高校图书馆,其实数据变化情况,作为我的角度,应该是比较了解的。作为图书馆员,我看到的是危机。当前这个态势,对图书馆这行不是好事。关于美国现状接轨,国内的情况与美国大不同(其中一条是,美国这行有职业资格准入制度),而且我自身接触到的几位美国高校图书馆员,对他们的当前态势亦感到无奈。新技术应用缓解燃眉之急,短期内有一定成效,稍微放长远些,对这行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当前更需要做的,可能是切实加强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队伍建设,要稳住基本盘(有一支一定规模的专业馆员队伍)。当前的“繁荣”是一种表象。一些流水的馆领导,弄了一些短平快的创新,使这个行当有几分生气。许多高校图书馆若干基本业务都很难转起来。
吴汉华老师与图谋的小窗交流中提及“我可能与兄的思想不一样,因为我是做学术研究,更加理性一些。而兄是在图书馆工作,更加具有情怀一些。但我们得认清未来才好指导大家啊。”图谋的回答是:“这不仅仅是情怀。说的‘一头雾水’,个人认为一些理论可能会被当权者视为真理或武器,进一步恶化当前的生态。”
麦子说:“美国高校图书馆的一个很大特点就是用人的编制(所谓positions)和预算的稳定性。除非在极端的外部总体恶劣的经济环境,学校方面把图书馆开支看成是像水电煤和食物的开支,而不是买包买衣物的额外消费。这点和国内是相当不同的:要么撑死要么饿死。”图谋说:“当前我们的问题在于无门槛可言,专业化总体来说是日益弱化(学科服务培养出来的优势队伍,一定比例会被‘挖走’,另谋高就)。”麦子说:“ 这个(图谋注:指职业准入门槛)需要业内精英进行系统性的推进,当然,他们觉得不屑。要真正塑造图书馆,并不是要多加纸质书。这就像印刷书来的时候,你还坚持要手抄是那么愚蠢。而是要塑造这个图书馆从业人员的地位。没有图书馆员,一堆纸质书是物业也可以管的。”
广东小肥羊说:“在目前的情况下,给不给编制,其实体现了图书馆的地位。如果都没有编制了就好说,但是目前是部分有编制,所以给不给编制在某种意义上体现出了图书馆在母体机构的重要性。不要提以后取消编制的事情,以后的事情很难说的,就像当时在广州的第一Jun医大学下放给地方的时候并且改名为南方医科大学,跟他们说以后所有的Jun医大学都会下放给地方,结果到了后面其他Jun医大学都没有下放给地方。”
讨论过程中,刘羽说:“图情专业博士的春天?”这是回应图谋的“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其实春天在哪里?春天指什么?图谋并没有概念,但对“图情专业博士的春天”这点更是存疑的。依据《2018年高校图书馆发展报告》,“共有1039所高校图书馆提供了博士学位工作人员总量,其中有671所高校图书馆没有博士学位工作人员,表明拥有博士学位的工作人员在高校图书馆依然处于稀缺状态。有368所高校图书馆拥有获得博士学位的工作人员,总人数为1135人(2017年是870人,2016年是834人,2015年是695人),处于持续增长状态,表明高校图书馆员的博士化率正在加大。”“我国高校图书馆取得博士学位的工作人员所占比例不大,64.6%(2017年是65%)的高校图书馆没有获得博士学位的工作人员,有15.3%的高校图书馆仅拥有1名博士,6.9%的高校图书馆拥有2名博士,有6.5%的高校图书馆拥有3~4名博士,仅有6.6%的高校图书馆拥有5名以上博士。博士学位工作人员总量排名前5的高校图书馆是:复旦大学图书馆,28人(2017年是26人),占该馆在编工作人员总量的16%;北京大学图书馆,18人(2017年是16人),占该馆在编工作人员总量的12.5%;清华大学图书馆,17人(2017年是16人),占该馆在编工作人员总量的14.2%;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16人,占该馆在编工作人员总量的15.7%;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16人,占该馆在编工作人员总量的32.7%。”博士学位工作人员1135人中,其中有229为馆长(占20.2%),如果进一步考虑图书馆领导班子其它成员(正职、副职),也就是博士学位馆领导,这个比例会大不少。据个人了解,部分高校馆博士学位工作人员较多是因为其承担了图情研究生培养任务(独立承担或与相关院系协作),比如复旦大学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等等。其它博士馆员的情况,有的是找寻临时过渡平台,有的是因为特殊原因。种种原因,博士馆员在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空间总体来说并不理想。某省属地方本科高校进人门槛为图情博士,有图情博士到该校应聘,其看重的是教师岗,坚决不进图书馆,戏剧性的是,下半年该校的人才引进政策进行了调整,直接认为图书馆不需要进博士(认为其他岗位更需要)。图谋知悉两位博士馆员离开图书馆转教师岗的大致情况,其中一名被职能部门领导“解救”了,认为其再在图书馆呆几年就荒废了,另一名是因为受不了一天刷N次卡考勤制度转教师岗位。
高校图书馆真正意义的“春天”,首先要考虑的是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状况之春是否到来?图谋发出“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之问之前,实际上是先读了青塔人才“进高校工作,看收入or看编制?”(https://mp.weixin.qq.com/s/KglqDtzE8HPooqM6ErpzSw ),其中有“‘同在一所大学,你在这头,我在那头,中间相隔着待遇和福利的巨大鸿沟。’这一句吐槽,道出了无数校内编外人员的心头苦。尽管同为拥有博士学位的高知,然而待遇上的落差与失衡感,总是像阴霾一样环绕在他们的内心,如同萧瑟的冬季。”高校图书馆是高校的一个组成部分,且“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应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其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
延伸阅读:
1 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秘书处.2018年高校图书馆发展报告. http://www.scal.edu.cn/tjpg/201912250143?from=timeline
(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网站提供)
2 青塔人才.进高校工作,看收入or看编制?.https://mp.weixin.qq.com/s/KglqDtzE8HPooqM6ErpzSw
某学术论坛发起了“去高校工作,看中收入还是编制?”的投票,结果在意料之中。调查显示,68.0%的人投给了有编制起薪低的选项,24.1%的调查对象选择高收入无编制,7.9%的受访者则表示无所谓。“同在一所大学,你在这头,我在那头,中间相隔着待遇和福利的巨大鸿沟。”这一句吐槽,道出了无数校内编外人员的心头苦。尽管同为拥有博士学位的高知,然而待遇上的落差与失衡感,总是像阴霾一样环绕在他们的内心,如同萧瑟的冬季。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21: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