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tcliuzhife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ustcliuzhifeng

博文

新华社科大人前线直击:悉尼人质喋血!

已有 3667 次阅读 2014-12-16 13:00 |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请见新创基金会微信: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jczMDAyMA==&mid=203863914&idx=1&sn=d13b4e72c30c72348caa618a7035ef96&3rd=MzA3MDU4NTYzMw==&scene=6#rd 

12月16日凌晨2时10分,澳大利亚警察冲入悉尼马丁广场劫匪劫持的咖啡馆,造成三死四伤。新华社驻悉尼首席记者张小军(中国科大9015校友)从现场发回了多篇文字与视频报道。(下拉至阅读原文可浏览张小军的视频报道

新华社悉尼首席记者张小军(9015校友)正在现场采访澳洲民众。



警方行动现场图。方武力解

新华网悉尼12月16日电(记者张小军赵小娜)澳大利亚警察16日凌晨2时10分冲入悉尼马丁广场发生人质劫持事件的咖啡馆,与劫持者交火,造成3人死亡、4人受伤。警方随后宣布“行动结束”,持续近17小时的人质事件告一段落。

现场目击者克里斯·威尔逊对新华社记者说,午夜过后,又有多名人质逃出咖啡馆。突然,咖啡馆内传出巨大响声。随后,在外待命的武装警察在发射至少3枚震爆弹后冲入咖啡馆,此后传出一阵密集的枪声。

当地媒体直播电视画面显示,多名全副武装的警察冲入咖啡馆,现场继而接连出现闪光,可听见连续的枪声。

枪声平息后,救护人员从咖啡馆中用担架抬出至少3人,另有一些人自行走出咖啡馆,被警方带离现场。身穿防护服的拆弹人员、拆弹机器人和警犬随后到位。劫持者曾声称安放了炸弹。

新南威尔士州警方5时30分召开新闻发布会,确认这起事件造成包括劫持者在内的3人死亡、4人受伤。劫持者是一名年约50岁的男性,死亡的人质分别是一名34岁的男子和一名38岁的女子。另有两名受伤女人质被送入医院,她们都没有生命危险。参与警方攻击行动的一名男性警员被弹片击伤,也在医院治疗,无生命危险。另有一名女子由于肩部受伤被送到了医院。警方没有透露关于此次事件的更多细节。

事发咖啡馆位于悉尼市中心的马丁广场,是悉尼重要的商务和金融中心,邻近火车站,人流量很大。当地时间15日上午9时30分劫持人质事件发生后,警方立刻封锁了现场。

记者看到,警戒线外聚集了许多围观民众和记者。当地电视媒体7号台的办公楼就在马丁广场附近,能较为清晰地拍摄现场场景。从播出的画面看,一男一女两名人质举着双手站在窗前。他们上方有一面劫持者所携带的带白色阿拉伯文的黑底旗帜。

据当地媒体报道,劫持者名叫莫尼斯,1996年他作为难民从伊朗来到澳大利亚,现居住在悉尼西南区。在2012年,因向在阿富汗阵亡的士兵家庭邮寄恐吓信,莫尼斯曾被判有罪。莫尼斯现在面临着包括性侵在内的多项指控。

中国科大的战地与灾难现场一线记者们

中国科大曾培养不少媒体人,信息科学与决策科学系(15系)与其后身科技传播系(25系)曾输送一批新华社记者。中国科大曾出现多位战地记者:

秦小虎(838)供职于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多年,担任编辑与记者。秦小虎曾前往阿富汗、索马里。他穿行在摩加迪沙的枪声里,喀布尔的爆炸中。在炮火的间隙发回珍贵报道。《穿行炮火中:从阿富汗到索马里》介绍了他的经历。


黄堃,9918,新华社国际部科技新闻编辑室,他是第一位进入汶川地震现场的记者。在余震中发回大量报道。黄堃曾驻英国。

曾飞,853,曾任新华社记者,因报道海湾战争中的电子战而闻名。

张小军校友简介

张小军,9115校友。1991年从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考入中国科大。现为国际部科技编辑室副主任、主任编辑。1996年从科技采编专业以来,在新华社从事过经济和科技新闻报道;2000—2002年,他是新华社驻美国洛杉矶分社记者。在多年的记者生涯中,张小军曾历经风险,恪尽职守。2011年日本九级大地震期间,张小军随新华社报道组挺进灾区发回多篇报道。

张小军是中国-新加坡总理基金获得者,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学院公共管理硕士,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会员。张小军一直心怀母校。2011年8月11日,时任新华社主任编辑张小军在北京科学时报社,与中国科大校友、在京实习生做报道,分享了他对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转型的见解。

张小军:在传统媒体思考转型。


校友追问新华社师哥。

新闻来源:根据新华社报道;综合新创基金会已有新闻素材整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0670-851449.html

上一篇:蓝光电影刻太阳能电池板上,成龙提升电池效率?
下一篇:中国科大学子不应做马大哈
收藏 IP: 114.249.6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17 12: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