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足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vnaiji 邮箱:naijilv@gmail.com

博文

《吕乃基科技哲学精华十讲》自序

已有 4077 次阅读 2013-12-14 09:10 |个人分类:简介及学术方向|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知识, 科技哲学

   1968年参加工作,69年开始教师生涯,81年登上高校讲台,2012年秋退休,从教43年,其中高校31年。43年,或31年,带着巨大的惯性,在2012年戛然而止,让我在退休后欲罢不能。这又有点类似当前中国的产能过剩。本来作为世界工厂,多年来在全球产业链中谋得一席之地,金融危机,一夜之间,全球产业链瓦解,强大的产能突然失去耦合的对象。所谓《精华十讲》就是“教能过剩”的产物。

《精华十讲》的另一个冲动是,本世纪初,笔者进入知识论领域,发现这是一个知识的宝库。回过头来,以知识论视野去审视以往涉及的领域,有焕然一新和浑然一体之感,同时也开拓了新的疆域。遗憾的是,在稍有所悟之时,便“迎来了”退休的时刻。“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知识只有共享才有价值。自己退休也就罢了,看着这些刚从洞穴中捡取的珠宝,有些甚至从未面世,随即便要与笔者一起退休,实在是心有不甘。

这些年除了在校内从事教学和学术研究外,也应邀面向各级干部和大中小企业在社会上作了200余场讲座,内容更加贴近社会、贴近现实,涉及金融危机和中国社会转型,这些内容平素难得与师生和读者见面和交流,这就是一次机会。

第四项动机在于笔者对自己的“促逼”。笔者一直想对自己的学术思想、学术资源、思维方式之优劣,乃至人生道路做一梳理和小结,“以利再战”。然而现实生活中的情况是,上课、科研、论文、课题、带研究生,一环紧扣一环,直让人没有喘息时间,在现行体制所限定的崎岖山路(不是马克思的原意)上奋力攀爬,且不说还有生活的重压;没有时间“思考一下人生”。现在好了,不用攀爬,肩上也没有多大担子,可以“等一等你的灵魂”。不过,由此也就产生了新的问题:没有压力,不必“再战”,又何必自找麻烦,自己与自己过不去?于是,列为十讲之一,最后一讲,迫使自己认真梳理和总结。

遂有《十讲》。

 

高校从教的第一门课就是“自然辩证法”,后来虽断断续续,也算是延续至今,后来学术的扩展和深化都源于此。“十讲”之首篇“自然和自然界——人类生存和演化的共同基础和出发点”就是“自然辩证法”中“自然观”的积淀和浓缩。其核心内容和观点是,其一,上向和下向因果关系中的时间含义;其二,沿量子阶梯上升所发生的规律性变化;其三,演化与存在的关系,自然与自然界的关系。从本体的角度考察自然和自然界及由此得到的结论,成为笔者全部学术研究的出发点和基础。

第二讲“认识过程的‘V’型曲线”,一方面可以追溯到“自然辩证法”的“方法论”,另一方面用马克思“两条道路”的思想对各种传统方法作了梳理和提升。马克思的“两条道路”不仅其本身可以衍生出学术成果,而且也是作者用于审视其他领域的重要的学术资源。最后联系到笔者在这一领域的最近的思考:“道”与两条道路的关系。

第三讲是“人工自然和人工自然界——人类生存和演化的新基础和出发点”。探讨人工自然和人工自然界是“自然观”的必然发展,也是研究由自然延伸到人类社会的必要一环,因为人工自然才是“人类学意义”的自然界(马克思)。一方面可以沿袭自然观中的概念体系和思路,另一方面也得出新的概念和结论,如“科技黑箱”和人工自然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路径,以及“技术之树”。从比尔盖茨到乔布斯,他们的发明都可以在技术之树上找到相应的位置,由此也就在很大程度上确定了一项技术在知识链上的位置,及其创新的源泉和利润的来源。这一讲的最后涉及一个有趣的话题:技术和人,谁踩着谁的肩膀?

一至三讲主要基于“自然辩证法”,是“自然辩证法”的延伸、扩展和深入。

四至七讲是出于上述的第二个冲动,把笔者在“世界3”(波普尔)的洞穴中发现的宝藏展示给读者。其实,如果说第一讲主要涉及世界1,第二讲是世界2,第三讲其实已经进入世界3(有学者将其归为世界4)了。

第四讲“知识之树”,先说明为什么要进入世界3,然后是怎样进入世界3。借鉴自然观中由存在到演化的思路,从本体论视角理解知识,提出“非嵌入编码知识”的概念,以此考察知识之树和知识阶梯,再联系“系统发育和个体发育”的关系,最后上升到历史与逻辑的高度。这些探索有助于厘清一些学术上的困惑。在某种意义上,阿尔卑斯山里小姑娘的直觉比学者更接近现实和人性。

第五讲“知识与权力”,在分析和比较了各种知识的权力后,特别考察了两个重大案例:科技知识与传统文化的权力之争,以及科技知识与人文文化的权力之争。前者通往“意识形态终结”,笔者由熵与全球化的关系切入;后者涉及到东西方文化的冲撞与可能的融合。随着科技知识的发展还会发生权力的变化-涨落与均衡。

第六讲是“三个世界的关系”。在分别述及三个世界之后,有必要建立它们之间的关系。其实,一部哲学史从来没有离开这一主题,不过主要限于世界1和世界2,以及主要是在认识领域的讨论。笔者的讨论涉及三个世界,以及在是在本体论视角,正是这一视角的转换,在世界3得出知识阶梯中的上向和下向因果关系,得出知识层次由低到高所发生的松散性、实践性和主观性、全息性。波普尔声称,人“通过知识获得解放”,因而世界3沿着知识阶梯上升也就是世界2即人自身的生成过程,知识间的关系映射出人际关系。反过来,人也随着知识的降序而降阶。在上述讨论的基础上,让.鲍德里亚抽象的符号政治经济学也就变得清晰起来。三个世界的关系经历了“合-分-合”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物联网是否可以认为是行进在三个世界由分到合的道路上?

相对而言,第六讲是逻辑,第七讲是历史。这里的次序似乎违背历史第一性,逻辑第二性;不过,此处的第一性和第二性的次序是位于认识过程的“第一条道路”,在“第二条道路”上,在向读者作介绍时,次序必然颠倒过来,讲清原理,然后由此解释现实。这就是第七讲“两种文化边界的推移”。斯诺的“两种文化”为人所熟知,学界也探讨两种文化在边界上的相互作用,云云。不过,这里所涉及的是两种文化的边界在宏观上的推移:在大物理学主义、经济学帝国主义、数学的“皇冠”,以及蔓延至全世界的市场经济,均可见科学文化由上而下的推进。然而另一方面,在上述推进过程的每一步同样均可见到人文文化对科学文化的引导,见到在两种文化的融合中新文化的建构。由此可见,两种文化的关系不过是世界1和世界3的上向和下向因果关系在世界2的映射。在两种文化边界的推移中,留在身后的完全不是如某些人文主义者所以为的,被科学文化的战车所碾过的废墟,而是两种文化的结晶;在边界的前面,也不是科学文化对人文文化的促逼,而是两种文化边界的推移所带来的解蔽,在人类的面前展现了前所未知的世界。说到底,两种文化边界的推移,就是世界2,个体与社会的生成。与此同时,两种文化的边界也日益变得细碎和模糊。

如果说前七讲偏向于学术,兼及公众,那么八、九两讲主要面向公众,当然也有其学理基础。第八讲“诚信缺失的文化根源”,其缘由是给研究生讲科研道德。笔者历来不屑于国内的“伦理道德”,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通常的社会舆论,以为是说教和不合时宜;毫无疑问,这是错误或至少是片面的认识。轮到自己来做,迫到头上,沉下心来,发现其中同样是知识的富矿。“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诚者斯言!

文化热,传统文化,中西文化,还有前面说到的“两种文化”,不一而足;反思也好,比较也好,可谓汗牛充栋。笔者以为,有必要抓住几个关节点以提纲挈领。关键之一是对“人之初”之“性”的原初设定。“性本善”还是“性本恶”本身就至关重要,问题还在于这样的原初设定如同欧几里得几何学的公理,由此可以推演出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和国家的基本体制。关键之二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方面。笔者借用梁漱溟关于人的“三大关系”,结合博弈论基本原理,提出人的“三大博弈”。西方文化、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分别以与自然博弈、与他人博弈,以及与自身博弈为主。三大博弈铸就了三种品格,铸就了文化的“三种路向”。科学家在与自然博弈的过程中铸就了“原善”,“头顶的星空”或许就是这样通往“心中的道德律”。原善是人之为人的“始基”和“本原”。中国文化以与他人博弈为主,其特点是一次性博弈和无限规则。“性本善”的原初设定再加上与他人博弈的生活方式,成为当代中国诚信缺失的文化根源。既然如此,何以在古代漫长的岁月,中国非但没有如今日之诚信缺失,正相反,中国而且是“礼仪之邦”?主要原因当在于自然经济,人与人之间没有或较少发生为“五斗米”而博弈。在当代中国转向市场经济之际,传统的伦理道德难以奏效,又缺少刚性的制度法律防止人性堕落,潜伏的文化基因在适宜的条件下“显性化”。其实,亚当斯密,作为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者,早就阐明,市场经济的重复博弈和有限规则必然导致守信。需要做的只是让市场经济发挥“决定性”作用,这正是三中全会《决定》的最亮点。

对于第九讲“中国改革开放的三个阶段和正在开始的第四阶段”,是否要收入本书,笔者有过犹豫。相对而言,前面各讲都是学术研究,即使第八讲,关于传统文化的分析依然有学理基础,因而经得起历史沧桑。但是这一讲,尤其是“正在开始的第四阶段”,接下来就会是“已经展开”、“深入”,转眼就是《决定》所确定的2020。不是吗,笔者讲演之时是2012年冬,短短一年时间,有了多大变化!不过,犹豫的结果是,依然放在其中,这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其一,秉承前述八、九两讲的动机;其二,从整体上看,由第一到第九讲,有一个从抽象到具体,自然到社会的序列。如果止于第八讲而没有这第九讲,会显得单薄和不完整。其三,第九讲依然有学术上的成果,也就是所谓“两种转型”,以及学理基础——文艺复兴运动的两个阶段。其四,虽然前三个阶段过去不久,但毕竟可以站在相对客观的立场上“回望”。最后,第四阶段既然在“进行中”,那么第九讲也就是直接融入到这一过程中,成为第四阶段的组成部分,参与到建构之中,这也成为笔者的一个意愿。

最后是“认识我自己”。“认识你自己”,这是刻在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的三句箴言之一,历来被认为是世上最难之事。“离每个人最远的,就是他自己”(尼采)。笔者没有这样全面解剖的能力,同时也为与本书的学术宗旨相一致,因而只是着重从学术的角度剖析。先简单介绍走过的路。一个人走过的路就是自我的建构过程,现在的我就是历史的积淀。对于主要从事学术研究的笔者来说,这样的剖析大致在三个部分,首先是本体论,这一点应该与笔者本科的理科背景有关。一切从事实和规律出发,这是笔者科研生涯最重要的一点。本体论遵循“真善美”的次序以及存在与演化两个维度。其次是认识论与方法论。第二讲专门谈到了“两条道路”。在研究中保持思维的松弛与紧绷至关重要。紧绷,就是脑中有资本,心中有霸权,这样才能保持自我;松弛,意味着可以随意调集自己知识库中的内存,进而对外开放和流动,随时准备汲取新的不同的观点,在内外之间碰撞,促进联想与逆向思维。音乐的旋律与节奏往往能架起知识之间的桥梁。

有了本体论,以及认识论和方法论,在十讲的最后顺理成章,也是理所应当该说一下价值观。虽然有独特的人生道路限定,但在某一时期还是有大量可供选择的题目可以做:为什么选择了这些,而不是那些?那就是笔者对中国当下和未来趋势的关注。通览世界各国,鲜有如中国者,国家的道路与个人的命运如此紧密捆绑在一起。虽然经常持批判立场,但却是真诚祝愿祖国强盛。实际上,正是这样的强烈愿望,让笔者时常看到不足的一面。新意,是笔者学术生涯价值观上的另一项追求。以价值观引导研究,以本体论和认识论为批判和新意奠基,这就是笔者对自己学术生涯的总结。

至于业余爱好,那就是音乐和旅游……

遂有上述十讲。《十讲》,是笔者31年耕耘的积淀和浓缩,是笔者走过的人生道路的积淀和浓缩。

 

“讲座”与专著的不同之处众所周知,这里就不去多说了。笔者只是希望,读者既能够呼应讲演录中口语化和贴近生活的言辞和实例,又可以发现其背后的学理和逻辑,进而能参与每一讲最后笔者与听众的互动问答。

笔者虽已退休,但在退休的队伍中却是“年富力强”。若有需要,愿意就这十讲中的一讲、多讲、全部,以及其他相关领域在全国各地与各类听众和读者交流。来日方长。笔者对未来的人生怀有与年轻时同样多的期待。

“我每历若干时候,趣味转过新方面,便觉得像换个新生命,如朝旭升天,如新荷出水”,这是梁启超家书中的一段文字。未敢与梁公相提并论。回顾走过的路,展望未来之路,这番话仿佛也是自己的写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0844-749678.html

上一篇:最精彩的评论
下一篇:技术中的“四大关系”
收藏 IP: 121.229.159.*| 热度|

35 李学宽 王涛 杨华磊 刘全慧 周春雷 武夷山 朱艳芳 刘广明 陈楷翰 李宇斌 肖重发 蔣勁松 曹君君 汪晓军 赵美娣 郑小康 曹建军 惠小强 曹聪 郑融 伍光良 李盟盟 李杰 马雷 伍君勇 吴国林 强涛 刘战雄 胡业生 陈蕴真 qinyh clp286 xqhuang leadhand rosejump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1: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