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足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vnaiji 邮箱:naijilv@gmail.com

博文

观摩能源与环境学院2012级硕士生集中开题有感

已有 3344 次阅读 2013-12-2 08:29 |个人分类:教育|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硕士生, 开题, 集中

吕乃基

日前在研究生院安排下,有幸观摩了能源与环境学院2012级200多位硕士生集中开题。他们的专业方向涵盖了环境、制冷、热能、动力,以及信息等多个领域。学院的硕士生导师和其他相关老师和工作人员近百余人参加,研究生院部分督导观摩了这次集中开题。开题分为11组,每组有近20位研究生、多位老师,以及若干督导。中午吃盒饭,不休息,开题持续了一整天。

每位研究生都做了精心准备,按学院的统一要求的几个部分和篇幅制作了ppt,特别要求隐去导师姓名。研究生讲解约10分钟,老师提问和研究生回答十余分钟。

能源与环境学院硕士生集中开题的最鲜明的特点是:集中,研究生和老师均不分专业,以及导师和自己的研究生分在不同组。集中,在于导师和研究生都可以在同一时间看到其他研究生的开题状况,于是就有横向比较、借鉴和激励作用。由于老师来自不同方向和处于不同层次,因而问题涉及面广,涉及到背后的理论,也关系到具体的操作;由于导师均不在场,因而提问尖锐、直截了当。全部结束后由老师投票是否通过,或者还要修改和再次开题。能源与环境学院的老师告诉笔者,自从以这样的方式集中开题后,研究生的学习态度有了很大提升,导师也认真指导,对于今后的论文写作过程大有脾益。

 

这是博主平生第一次在现场直接观摩工科研究生开题,直接感受工科师生对答互动,体会他们思考和提问的角度。站在博主自身专业背景——科学技术哲学的立场上,有以下几点感悟。

 

首先是题目的选取,这一点似乎是老生常谈了。在知识链的视角可以再强调两点:其一,工科的题目,大概是由理科之末到拿出产品之前,这两端之间。虽然在两端会与之前和之后的领域有所重叠,不过基本上会落入知识链的这一段“谱系”之中。研究生往往只考虑题目位于某一端的特色而缺乏全盘思考。靠前者在注重学术之时,有必要认清工科的基本定位,不要忘掉社会应用的可行性,创新的知识要有下一步的去处;位后者在强调应用之际,有必要记住作为研究生的“研究属性”,向上游提升。其二,题目位于由前沿的知识到相对成熟的知识之间的知识链。有的题目涉及分形、纳米等多项前沿领域,年轻研究生的闯劲令在场的老师感受到“后生可畏”。不过老师在肯定研究生勇于创新和大胆交叉之时,提出一系列问题,暴露出研究生在这些领域的稚嫩和冒进。在这一谱系上,位于前端者尚需沉下心来,打通知识的“任督二脉”;而位于后端者有必要提升题目的新意。

归纳起来就是,把握题目在不同知识链上的定位,有所侧重并顾及全局。

其次,题目选定后的设计。开题过程中老师们提出两类问题,其一是实验室和实际环境的联系与区别。前者源于实际,最后要回到实际。实验不能脱离实际。其二,有的题目来自与企业合作的项目,对于工科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长处。但是有老师提示,项目,以及项目结项的报告不等于硕士论文,后者有其规范和学术性,不能停留在解决问题。

   此外,从科技哲学视角的建议是,作为工科的题目,似乎要有某些特殊的“限定”,即注明,最后的成果只能在特定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下适用。再者,考虑到科学技术的“双刃剑”,是否还可以注明成果可能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带来的现实或潜在的负效应。


最后,对“集中开题”的建议。集中开题的好处毋庸置疑,可能的问题是,其一,开题的关键之一是时机,早了不成熟,研究生自己说不出什么;迟了,要是走在错误的道路上就会造成时间等方面的浪费,甚至最后来不及完成。每个研究生及其导师,以及题目的情况各不相同,集中开题,即使照顾到大部分研究生,势必会有部分研究生的开题处于过早或过迟的状态。建议分为2-3批进行,不过这会加重老师的工作量和管理成本。其二,研究生导师不在场,方便评审的老师直言;然而,由于导师只能在事后从记录、所指定老师的转述,以及研究生的叙述中知道选题所存在的问题,没有现场感和“切肤之痛”,对于题目的改进会打折扣。如果学校和学院有完善的学术气氛,对事不对人的制度安排,开题就可能更上一层楼,由最初开题时导师本人在场,经过现在“不在场”的阶段,再到即使研究生导师本人在场也可畅所欲言,经历“否定之否定”的道路,从而让开题的效果发挥到尽善尽美。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0844-746352.html

上一篇:电脑:可以编码的技术
下一篇:最精彩的评论
收藏 IP: 114.222.131.*| 热度|

8 陈楷翰 李泳 逄焕东 武夷山 时志强 罗帆 孟浩 马雷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0: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