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乃基
博主在“高技术和全球化时代的时间与空间”中提及,空间上的分散化和时间上节奏加快,意味着系统中的随机涨落越来越普遍而频繁,这就孕育了机会和风险,从而给各国和各级政府,以及各种组织如公司、学校、社团等等带来新的难题。
其一,面对种种机会做出选择。
选择之难,首先在于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现在的说法,实际上古往今来比比皆是,例如中国古代的“走马观花”有意遮掩,日本电影《罗生门》意为真相不可知。现代社会中的信息不对称在于以下原因,一是事情本身以及因与语境的嵌入所致的极端复杂性,二是有关各方纷纷从自己的立场和利益来解释乃至对事情施加影响。其次,若希望获取更多的信息,需要花费更多的资金和“时间成本”。在实际生活中,常常发生因贻误而错失良机。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第三,信息越丰富,往往找到精确解就越难。如果告诉一位家庭主妇菜场上的500种菜,含铁、钾、磷、氨基酸等等数据,农药残留量、仓储天数、运输价、是否转基因,现在还要加上碘131等,真不知道她还能不能买菜!第四,选择的时机短暂,要求数日、数小时,甚至当下做出决策;然而选择的影响长远。每一次选择都伴随着一定程度的路径锁定,都会影响到后来的选择。第五,选择不可逆。大处而言是时间不可逆;具体来说,一旦做出选择,也就意味着进入一种新的功能耦合之中。回想当时选择的时机,早已时过境迁。没有后悔药,古人早就悟出了这个道理。最后,选择也就是放弃,或者用海德格尔的专用词汇:遮蔽。左右逢源的事情大概只是小概率事件。实际上,古人同样对此有精妙的评论:脚踏两只船。
面对如此众多的机会扑面而来,就对选择者提出更高的要求:你,会不会选择?这里的核心是:知识和价值观。前者是判断的基础,在于平时对相关领域的关注,积累信息和知识,为一旦到来的选择做好准备。选择是短暂的,选择之前的准备是长期的。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后者是判断的尺度。其中又有长远和眼下,全局和局部等区分,以及舍与得的权衡。
所带来的第二项难题是:应急。愈演愈烈的涨落并不只是带来机会,或许更多的是意想不到的事件。在自然界,所谓千年一遇可能会百年一遇,譬如说日本的9级地震,百年一遇会十年一遇。这或许就是为何水利工程都在短期甚至一年内集中遇到了百年一遇的水灾或旱灾的缘由。至于人类社会,大小战乱、国际争端连绵不断;几乎可以说,只是没有发生三次大战而已。一句话,应急,将成为常态。
常看到这样的话语:有关部门启动“应急预案”,似乎一切都在预料和掌控之中。这固然不错,但若是时时处处皆有“预案”,恐怕就无所谓“应急”了。笔者以为,所谓“应急”,其中的相当部分是在意料之外。而意料之外,也就难以有什么“预案”,至少不会清晰和周详。
选择的艰难和事件的突发性共同要求选择和决策者,除了具有工业社会所培育的理性外,还需要具备在全球化和高科技社会所应有的直觉能力。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兹认为,在怀疑和不确定中生活的能力,是创造力的基础。鲁迅则认为,危险?在危险中生活,可以激发生命的力。
“以不变应万变”。我们再次领略古人的智慧。然而,真的可以“不变”吗?
选择和应急,共同呼唤创造,以及激发生命的力。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8: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