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足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vnaiji 邮箱:naijilv@gmail.com

博文

技术对知识的影响(3),技术影响知识的增长方式和发展方向 精选

已有 5792 次阅读 2010-11-8 15:12 |个人分类:科技|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知识, 技术, 发展方向, 增长方式

吕乃基

技术发展的路径在某种程度上规定、左右了知识发展的道路。首先,为科技黑箱的正常运行所制定的规则无疑参与新知识的创造过程。科学越来越离不开技术,也就是规律的发现越来越离不开观察和实验中使用的仪器设备与相应的规则。规则会影响规律的发现甚至科学的进程。从获取有关对象的信息,操控对象,到数据的传输、转换和处理,技术都介入其中。各种技术设备以其独特的规则、特定的功能和隐藏于其后的价值,以及相应的局限,在某种意义和越来越大的程度上,或制约、或引导了科学的发展及其方向。对此的研究似乎尚限于如对误差的探究上,科技哲学层次的研究尚未展开。

其次,技术的发展具有范式[i]并在不同程度上路径锁定,例如摩尔定律,由此也就影响知识发展的路径。技术范式规定技术的领域、问题、程序和任务,界定解题的科学原理。一旦把发展的区间认定为某些量纲,如面积、速度、集成度和时间等,技术就在对这些量纲的多维权衡的改进中发展,从而表现出方向性。技术范式的认识功能为科技人员的智力活动提供了思想框架或环境气氛,影响观察事物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指导技术人员应该及不应该做什么,以及怎样做。技术范式的纲领功能为其拥护者留下各种有待解决的问题,提供解题的途径。范式不仅对个人的心理或知觉有定向作用,而且对共同体的工作也有定向作用,限定工作的范围。科技人员可以将精力聚焦于解题活动上。在技术范式社会功能的感召之下形成共同体。不仅科学家和工程师,投资商也坚信摩尔定律是正确的,同时也以他们的努力最大限度地维持了摩尔定律的正确性。

如果把处于由多种技术、经济量纲所确定的一种多维空间中的技术轨道类比为三维空间中的“圆柱体”的话,那么圆柱体的边缘由技术范式本身的性质所确定,而其高度则对应着技术轨道的可延续性。一次次提出摩尔定律的极限,而一次次都被新技术、新工艺打破。其原因就是范式在“圆柱体”内的引导作用。

技术范式经由对技术发展的影响间接作用于知识;经由对相关人员如投资商等的影响,以其社会功能推进知识;以及以对社会文化的示范引导知识。

第三,技术的发展过程呈现收敛与发散的循环,收敛会形成技术标准,构建相对一致的技术平台,从而也就带来了知识的收敛,后者则是对技术平台的突破,由此必然推进知识的发散和创新。相应地,在计算机技术的内部,软硬件之间不断地发生着互相转化,软件通过硬件化向核心靠拢;硬件软件化提高了硬件的灵活性和集成度并对已经固化的技术实现创新。研究者希望揭示“难言技术知识与明言技术知识之间的转换过程和机制”(见文献2)。文森特的研究表明,在新飞机的设计过程中,为将使用者的要求整合进去,设计者与飞行员之间进行了长达25年的互动,经历了持续拓展的学习过程。通过面对面的直接接触,设计者将飞行员所感受到的“上手”经验“翻译”成编码化的设计参数。模拟测试也不可或缺,它是理论与实践经验的直接有效的融合,其中既有编码知识,也有隐性知识的成分,飞机的风洞试验便是如此[ii]。正是在此过程中,隐性技术知识经历由生成、编码到黑箱化或固化的发展阶段(此处进一步阐述了本文第一部分的观点)。显然,与此同时也必然发生相反的过程。由技术收敛与发散的循环可以联想到拉卡托斯关于知识内核、幔层和大气圈的论述。

互联网和虚拟现实技术对于知识的增长起到特别重要的作用,已有大量研究涉及这一领域,此处仅简要提及。互联网极大地扩展和扰动知识的海洋,在更大的范围、以更大的频率和幅度激荡知识的涨落,促使涨落之间的非线性相关乃至巨涨落。虚拟现实技术所创造的既是新的知识,也是世界1,同时也是世界2即人自身的生成。与其认为是世界4,不如看作为世界123的综合。



[i]有关技术范式和技术轨道的概念主要引自雍歌硕士论文:高技术轨道演进机制(未发表)。

[ii] 赵乐静,理解技术知识[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82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0844-381667.html

上一篇:“农民工经济”忧思录(2.1结果)
下一篇:德高望重?
收藏 IP: .*| 热度|

12 武夷山 刘耀 陈国文 吉宗祥 吕喆 李学宽 鲍海飞 唐常杰 刘晓瑭 刘广明 黄凤琳 qinyh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2: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