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足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vnaiji 邮箱:naijilv@gmail.com

博文

0-1与1-100之三(下):知识论视角 精选

已有 6773 次阅读 2022-8-29 10:18 |个人分类:产业|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吕乃基

这是本系列的最后一篇。之前的数篇按顺序是:“0-1”与“1-100”辨析之一:何谓“0-1”二、1-100之一:1-100对0-1的反哺1-100之二:酝酿新的0-1(上)1-100之二:酝酿新的0-1(下)以及 0-1与1-100辨析之三(上):不对称的“与”

近年来“实践转向”的潮流中,学术界已基本认同知识不仅是“知”,也包含

0-1是知识由知到行的第一步,主要是个人直觉式创新和少数人(包括天使轮投资者)在讨论中逐步形成的对于这一创新初步明晰的解释,是一种超常型隐性知识,并开始向超常型编码知识转化。(方竹兰、于畅,知识经济与宏观管理新视角https://mp.weixin.qq.com/s/TIxXN_Q2xUPmcfAjNv55rw“1”高度浓缩、普适。

1-100,是知识之流,是“1”的延伸、拓展,同时也就是逐步嵌入于特定的语境和场景之中、地方化,物化或成为各种应用软件,直至最终为不同消费者在形形色色的场景中使用。

前期是推理式创新,以超常型编码知识及其进一步完善为主。后期是扩散式创新,逐步演变为常规型知识,对应于人的“无差别劳动”,同时逐步服务于特定对象,嵌入于特定场景,也就是形成地方性知识。

总体而言,在知识论视野下,0-1因位于知识流的上游乃至源头,拥有在先者对于在后者的权力,甚至生杀予夺。1-100的价值在于,充分挖掘和阐发0-1高度浓缩普适的超常型编码知识的内涵,使之转化为常规和地方性知识,融入到知识整体之中,又与形形色色无穷无尽的场景相结合,与社会相结合,从而巩固和扩大新的产业链在产业整体乃至整个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整个创新流程中的知识流,表现为隐性知识外显为在不同程度上拥有产权的地方性知识,以及超常型知识转化为常规型知识。其中,0-1的超常型隐性知识在产业链的知识创新过程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1-100体现了知识的物化和社会化。知识的物化,指知识转化为具有某种物质形态的商品和服务,包括软硬件,以及所获得的利润和高附加值;知识的社会化意味着知识以地方化等方式和途径融入社会之中。

简言之,0-1到1-100,知识由超常到常规,隐性到编码,普适到地方知识物化、硬件化,进而黑箱化

比产业的0-1更重要的是,培育0-1的土壤,观念和制度的0-1,以孕育更多和层出不穷的0-1。

0-1之“1”,不等于1-100之“1”。由前者到后者,科学家鲜有成功者,主要依靠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

究竟什么是0-1和1-100之间的“1”?

董洁林教授在“创新型国家与重大科技创新路径”https://mp.weixin.qq.com/s/IB3HrPKXwB6PVDQz08ifjA 一文中提出,从科学走向产业和市场一般会经过5个阶段:科学探索源头技术开发产品概念验证产品开发完善,以及产业化。科学探索是0或稍大于0,产品开发完善已由1迈开步子,产业化即向100的扩展和延伸。

确切可以归入1的是第2、3两个阶段,源头技术开发产品概念验证。源头技术开发是基于科学原理和现象从事的技术发明,奠定一类高科技产品的核心技术,可以说是1的上半段;产品概念验证,基于核心技术发明出产品原型,不断迭代改善逼近市场需求,与此同时开发出辅助技术族群、增加产品功能,确立有真实市场需求的领先产品。“死亡谷”就处于这一阶段。走不出死亡谷就是0,走出死亡谷的第一步就是1。

 

如果把0-1和1-100合起来比作一棵树,那么0-1就是支撑整棵树的树干,1-100是树干上的树枝和枝叶,是树枝和枝叶构成的树冠。没有树干,就没有树冠;树干不仅是支撑,而且提供水分和养分滋养枝叶。反过来,树冠最终成就了树,没有树冠之树干只是一根木头;树叶光合作用产生的养分反哺树干。

止步于0-1,人工自然或是夭折,或是长成侏儒;反过来切断1-100的源泉,树冠固然枯萎,树干也将失去大部分活力。

人工自然及其生态的生成与发展,一半来自科学技术对自然界(包括人体和大脑)的认识和实践;另一半则来自人类对人工自然及其生态的认识和行为。人类是共同施肥浇灌,按照人作为“类”的利益,引导人工自然及其生态的生长(包括“负责任创新”),还是为了各个群体的利益相互争斗,摧残、扭曲、分裂人工自然及其生态,将其引向歧途,甚至彼此对立,将深刻影响人类的未来命运。

与此同时,人工自然正在获得自我迭代进化的能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0844-1353100.html

上一篇:0-1与1-100辨析之三(上):不对称的“与”
下一篇:人工智能嗅觉和味觉的淡化意味着什么——从味道调查员说起
收藏 IP: 49.74.78.*| 热度|

8 王涛 晏成和 周忠浩 郑强 武夷山 杨正瓴 马德义 吴国林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6: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