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l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yli

博文

望 帝 春 心 托 杜 鹃

已有 6821 次阅读 2010-12-1 14:47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李荫远
 
    子鹃又名子规鸟,农家称为布谷鸟或催耕鸟;春夏季常在急飞中啼声凄苦,昼夜不绝,听起来似乎叫的是“归归呀”。此鸟在我国黄淮以南所在多有,似乎四川境内偏多。子鹃被更名为杜鹃,出自一个流传了三千年的民间传说。相关的历史人物叫做杜宇,大约是生活在西周时期的一位有所作为的蜀王。古蜀人生活繁衍在今成都市所辖区、县和涪江上游的丘陵地带,自新石器时期至公元前613年被秦军灭国止,一直是中原以外独立发展的方国。古蜀后期农业兴旺,杜宇正是蜀人由半耕半猎或半耕半渔进步到农耕文明转型期的首领。
 
古蜀无文字,更无史书,其大事是通过口传而被后人追记下来的,在东晋(公元317-420)人常璩的《华阳国志》第三卷《蜀志》中记有残存的故事。《蜀志》里说:“后有王曰杜宇,教民务农,一号杜主,……移治卑邑,或治瞿上”。杜宇之前的蜀王均设治在丘陵地带,杜宇移治川西盆地中心的卑邑(今郫县)或瞿上(今新津牧马山)。他对开发当时沼泽和湿地偏多的地带有了办法,他率领青壮疏通水系,使沼泽相连,致使大部分湿地干涸,扩大了耕地。“蜀民于焉足食”,杜宇亦自以为“功德高诸王”号称望帝。杜宇晚年蜀地遭受水灾,其相开明率青壮开挖人功河道,排除内涝入岷江主流(今称外江)。开明功高“帝遂委以政事,法尧舜禅授之义,遂禅位于开明。帝升西山隐焉。时值二月,子鹃鸟鸣,故蜀人悲子鹃鸟鸣也。巴亦化其教而力务农,迄今巴蜀民农时先祀杜主”。
 
这里“法尧舜禅授之义”一段话其实是读孔孟之书的常璩文饰之辞,读上面引文中蜀人闻鹃鸣而思念杜宇,令人相信,杜宇的下场是被迫让位并出走的。开明即位后,称丛帝。王室聚积财富臣仆,其势力足以臣服诸小邦,遂改蜀国的联盟制为子承父位的开明王朝。开明传至第十二世,始灭于秦,历经二、三百年的王朝其旧事尘封于故纸堆里,而杜宇去国难归的遗恨则在鹃声中流传千古。
 
杜鹃或啼鹃二字在汉语诗文中常用来暗喻对故国、故乡、旧君或旧情的眷念,它比一般的典故用得更为间接,更为泛化;成为一个文学符号。下面是一些例子: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唐李商隐)
 
      只有杜鹃能劝道  不如归          (宋辛弃疾)
 
      如今别却江南路  化作啼鹃带血归   (宋末文天祥)
 
        天宝诗人诗有史  杜鹃再拜泪如水   (宋末林景熙)
 
       杜鹃日日劝人归  一片归心谁得知   (宋末谢枋得)
 
       山色愁予渺渺青  平生心事杜鹃行   (宋末蔡正孙)
 
      南人堕泪北人笑  臣甫低头拜杜鹃   (汪元量宋亡后作)
 
      小臣东海泪      望帝杜鹃红       (清末康有为)
 
 
 
隋唐以来杜鹃又成为花名,且为近代所称道的中国十大名花之一。我国长江流域和南方各省野生的小灌木映山红以花期长和密生红艳的花朵为唐代的园艺师所看中,驯化后成为盆栽或地栽的花卉。当时王公富室莫不崇尚养花,映山红亦受到喜爱,遂锡以美名曰杜鹃花。此名来自杜鹃悲鸣不息,啼血成花的设想,这在下面的诗中提到:
 
           杜鹃花   杨巽斋
 
      鲜红滴滴映霞明,尽是冤禽血染成。
 
      羁客有家归未得,对花无语两含情。
 
李白晚年流寓皖南时曾有《宣城见杜鹃花》诗,其全文为: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杜鹃鸟鸣时正当此花盛开之时,白居易有《山石榴,寄元九》诗:
 
      山石榴,一名山踯躅,
 
       一名杜鹃花,杜鹃啼时花扑扑,
 
       九江三月杜鹃来,一声催得一枝开。
 
       ……
 
       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
 
       ……
 
映山红在适宜的条件下大片野生,湖北麻城龟山和湖南浏阳大围山均有上万亩的杜鹃林,成为旅游业资源,年年兴办杜鹃花节。
 
 
 
附志:在植物分类学上,雅号杜鹃花的映山红(azalea)列入Rhododendron属中,中文名词便直称其为杜鹃花属。属中有高大乔木至矮小灌木的植物共900余种,生长于我国的有600余种。
 
 
 
此为《杜鹃》的修订本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8115-389265.html

上一篇:织女星与支机石
下一篇:说官
收藏 IP: .*| 热度|

6 武京治 杨晓虹 黄仁勇 张海权 姚雅欣 郭利萍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1: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