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langyu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ulangyu

博文

浅析《夜半乐》和柳永

已有 6607 次阅读 2009-3-1 21:07 |个人分类:鼓浪花|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一直以来总认为诗词是行走在生活和艺术之间的最贴切表达方式的一种,它以一种很有张度的意境和言语的顿足的美的深度来表达了作者某种生存境遇里的某种人生感慨和态度,并借以诠释和记录了作者的生存的一角和心灵的一虞。这真是我喜欢体悟诗词的一个原因,但由于专业占去了我大部分的时间,再加上生活上的琐事,总是没能很好的去欣赏和研读下诗词的历史和发展状况。觉得是自己人生的一种欠缺,使得自己的人生在缺失的没落中带有些许的伤感。

        难得今日是周末,有幸翻了翻《宋词鉴赏辞典》,读了下柳永的《夜半乐》。虽然对婉约派柳永的诗词很少研究和阅读,今日一瞥,却感概颇多。借以自己粗浅的笔记,将自己的体会写下来。聊以慰藉自己缺失诗词的心好了。

        首先谈谈我读柳永《夜半乐》的原因:

       1 一种缺失:我对刘永的诗词的很少阅读,因为缺少,所以易被夺去吸引的心灵:对于柳永的诗词的了解尽限于《雨霖铃》、《鹤充天》和《忘海潮》三首长调。想起那“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的柳永,大概他是个重情重义、懂得怜香惜玉的“才子”吧;想起那个“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柳永,大概他是个看淡功名,愤世厌俗的“超人”吧;想起了那个“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应是好景,回去凤池夸”的柳永,大概他是个畅享美景,行走人间的“雅人”吧。试想想,这样的一个“才子”、这样的一个“超人”、这样一个“雅人”怎么不会夺取你的惊鸿的一瞥呢。于是我选择了刘永,而切看柳之词正好接近于江南的垂暮十分,所以《夜半乐》就首先进入了我的眼帘。

       2  地域相邻:记得费孝通先生说过这样描述中国人的人格,他说中国人是个很很注重地缘和血缘的姻亲政治,并且没有未开化到合理状态的乡土文化,其中很很典型的表现就是你对你周边的人和物会倾注更多的关注,并试着从你身边人物的历史和故事中反思着自己和人生。我是赞成这点的吧,至少现在的我善于从离的比较近的人身上来反思自己和社会。正因为如此,而柳永又出生在离我现在居住地很近的武夷山,也算是一山之隔的近邻吧。虽然这位先人已去,但在他遗存的只言片语中得到咀嚼的味道,也未尝不是一种欣慰吧。

      3  时间切合:我翻看《宋词鉴赏辞典》时正好接近于江南的垂暮黄昏,夜是马上的进行时,那我就在黄昏之际分享夜的即将进行时吧。

       以上谈了我选择柳永的《夜半乐》的具体的理由,下面我来谈谈我看完《夜半乐》的体会和感悟吧。

       柳永《夜半乐》原文:

       冻云黯淡天气,扁舟一叶,乘兴离江渚。度万壑签岩,越溪深处。怒涛渐息,樵风乍起,更闻商旅相呼。片帆高举。泛画鹚,翩翩过南浦。     望中酒旆闪闪,一簇烟村,数行霜树。残日下,渔人鸣榔归去。败荷零落,衰杨掩映。岸边两两三三,浣纱游女。避行客,含羞笑相语。     到此因念,绣阁轻抛,郎萍难驻。叹后约叮咛竟何据?惨离怀,空恨岁晚归期阻。凝泪眼,杳杳神京路,断鸿声远长天幕。

      先来分析下这个长调词的意义:这首词虽然不是柳永的典型的代表作,但却起着不容忽视的地位。古力汉语词典中将词分为三类:小令(50字以内),中调(501-90字之间),长调(91字以上),按照这个说法,柳永的这首《夜半乐》是首长调。而长调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诗词发展的很大的一次飞跃。如果说诗词的发展在经过了唐朝诗的凝练和追求密而勃发的意境到宋词的清新流畅,语言意淌的描摹,从文人雅士的品言琢字到世俗大众的雅俗共赏,可以说在这个过程中,柳永起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柳永之词,追逐生存意境的心里化的真实的描摹,语言也偏向于世俗大众情感语言的倾泻和表达,并在这种表达中寻求一种行走在另一生存形式上的提升。这么说来,柳永的词,扩大了诗词的表达内容,使得诗词的表达方式也接近了世俗的大众化,使得诗词能够成为一种雅俗共赏的东西,并且表达形式新颖自然,毫无掩饰的做作和内敛的遮盖,我认为但是这方面,柳永写的长调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诗词文艺的很大的发展。

      其次,我们来分析下《夜长乐》词牌明的来源:夜长乐做为一个词牌名,并不是柳永的首创。《夜半乐》原是个唐教坊的曲名。《碧鸡漫志》中说:唐史载,明皇为临淄王时,从潞州回京师,半夜起兵诛韦后,因此创作《夜半乐》和《还京乐》二曲。宋词是借旧曲名另制新曲唐教坊曲名。可见柳永的这首长调《夜半乐》是在吸收了晚唐词曲发展的基础上在原先的旧词的填写上重新的填词,但又抛弃了晚唐词曲的缺乏自然,过于追求形式化等各种弊端,可见柳永是在吸取精华,取其糟粕的基础上,推动了宋词的发展。

       最后,我想分析下柳永《夜半乐》的结构和内容。《夜长乐》一共144个字,是个长调,分为三阙。各阙有自己的侧重点,层次清楚。

      第一阙:写柳永沿途所经。柳永本乃福建崇安人,今福建武夷山人。这首诗是柳永从汴京(汴京即当时宋朝国都,今河南开封)被贬到浙江余杭一带的途中写的。“冻云”显示当时的天气是初冬季节,“黯淡天气”天色黯淡,似有下雪之意。“扁舟一叶,乘兴离江渚”是写柳永孤单一人,乘着一叶扁舟,离岸踏向远方。“度万壑签岩,越溪深处”是写行舟逐渐远离出发的岸边,词人越来越远离汴京。词人在此以简单的笔墨动态的描绘出了舟行千里之感,使人仿佛置身于身临其境的感觉。也可以认为词人已经从万千的功利崖壑之中走了出来。“怒涛渐息,樵风乍起,更闻商旅相呼”,是说词人在途中所经,怒涛熄灭了,风也从卷起巨浪的激烈中慢慢的趋向了温和的樵风,词人对风的感觉不再是对引起怒涛的“怒”,而是转变成了传来新的码头岸边“商旅相呼”的樵风,可见此人从视觉的怒涛的熄灭,到对海涛的怒到对风形容的樵的心理的感觉,到对传来商旅相呼的听觉,即视觉、心理和听觉多个角度描述了途中所经。可以想象,词人在经过了乘舟长途的颠簸的劳累后听到能够给自己提供休憩和填充饥饿的旅店相呼的声音时是多么的开心,于是有了后面“片帆高举,泛画鹚,翩翩过南浦”。词人正是在这样的心境下,遥听着商旅的呼唤声,站在船的甲板上,身后的帆高高的扬起,词人踮足高看,并加快了泛画鹚,翩翩驰向南浦,一种由贬谪的失望到暂时的忘却之间的瞬间的转化在这里得到了最贴切的表现。

       第二阙:写柳永即将登岸的见闻。“望中酒旆闪闪,一簇烟村,数行霜树”是写词人慢慢的能够看到岸上酒店的旆旗在飘动,也能看到有着炊烟袅袅的村庄在前面,岸边上行朦胧的覆盖着霜雾的杨柳之树在挺挺的站着,仿佛列对等待词人靠岸的迎接队伍,词人的心境也慢慢的变的舒畅起来。“残阳下,渔人鸣榔归去”,写夕阳西下,那些渔民载着打鱼用的鸣榔和新鲜的鱼急急忙忙的赶着回家,词人急着登岸回家,词人也急着登岸小憩。心有相同,都加快了驶船的步伐。终于词人到达“败荷零落,衰杨掩映”的岸边了。登岸,见了三三两两结队洗浣回来的女孩,她们见到陌生人,急忙着避让行人,还羞羞答答的窃窃的说话笑着回家,缴憨可掬。由此可见,词人在由远即近的望中,有“酒”“烟树”“寒霜”“残阳”的远景的眺望,到近景的“败荷”、“衰杨”“渔人鸣榔”的近景的推进,到岸上浣女颦笑的生趣,无不从一种逐渐切近的视角真实的描绘了途中所见之景和所见之人,动中包含着静,静中也容合了动,收到了很好的动静融合的效果。

        第三阙:写柳永的去国离乡之感。如果说上两阙词的所经和所见之描述只是在某种程度上映射了词人的内心的真实的心境和伤感的情绪的话,词人好像在有意识的避免对自己内心伤感的描述,但最终词人还是没有逃脱掉自己真实的心。于是有了词中第三阙的直抒内心的感慨。“到此因念,绣阁轻抛,浪萍难驻”,别时容易聚时难,行踪难定,这是第一个念头。这个念头要结合当时词人被贬浙杭之带说起,本来词人屡次考试就不中,好不容易在宋仁宗再试基本合格,但却因自己的一首“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鹤充天”而被宋仁宗认为此人只适合填充阙词,轻浮高傲,不易做官,于是罢免了柳永。后经人举荐,词人才得以去浙杭为官。这词人语言不经意的一撇,酿酒了自身无可挽回的悔恨。并且词人在汴京考试时深得到歌坊妓女的欢迎,整日与其把玩词阙,以此为乐。“不愿穿绫罗,愿依柳七哥;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 是柳七即柳永穿梭于歌妓坊,并深得其喜欢的真实写照。在被推荐到余杭做官时,全京城里的歌妓们齐声哀哭,在柳永离开当天,京城歌妓前来送行,柳七之诗中写到:“郊外绿阴千里,掩映红裙十队。惜别语方长,车马催人速去。偷泪,偷泪,那得分身与你!”送别的歌妓红裙之多,况且是离别叮咛不断,依依不舍,更似长亭更短亭。可见此人正是在这样不舍之中无奈的轻抛了绣阁,自己精神的流浪和身体的难定就像那浮萍一样难以驻足“叹后约叮咛据无凭”,后会无凭,这是第二个念头。词人临别京城时与众红裙分手时,约好的再会,也因为世事的难料而变得好像失去了信守和实现的承诺。“惨离怀,空恨岁晚归期阻”恨岁晚归期,这是第三个念头。尽管词人知道世事难料,好多东西都没有法子把捉,自己也是如随水浮动的浮萍一样聚散难定,但是词人还是在心中放着一丝牵挂,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回汴京的机会,希望自己能够答应那些红裙的诺言,希望阻碍自己实现抱负和政治理想的阻碍能够少些。这是柳永真实的第三个念头。这三个念头看似很平淡,语言描述也很平实的简单,却在这种接近于生活化的真实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柳永。一个在政治的仕途之间希冀和失望徘徊的刘永;一个在众多红裙之间受宠和内心还是精神流浪的柳永;一个在流浪中奔走和渴望安定的柳永;一个怕上人心不得不许诺和徘徊在现实阻隔无法预期实现承诺间挣扎的柳永。这样饱满而又矛盾的形象在这三个看似瞬间闪现的念头之间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和体现,笔法虽密织,却能盘旋的表达了真实的任务内心之境,实乃描写人物心境的画龙点睛之笔。在这三个念头之后,词人以“凝泪眼,杳杳神京路,断鸿声远长天幕”收尾,景中含情,而寄意无穷,鸿是乃断鸿,即失群之鸿,其声肯定是悲鸣,慢慢的飞向了遥远天幕的地方,和它的声音和它的身形一样的消失在天边,其形其声,皆已不在。在这里情无极景无限,情景妙合,景中带情,情中蕴景,这种看似疏荡实则饱满的笔法真是运用的淋漓尽致,具有千钧一发之力,感人深思。

      综观我看词的体会,我无不在词中真实的情景交融之中,感受着柳永真实而又饱满的形象。虽然此种情景融合的方式,动静结合的妙处,多重视角的审视和描摹,疏密结合而又不失饱满的运用,以及语言真实而又不失其雅性的揣摩都在很大程度上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和欣赏的魅力,但我还是喜欢站在饱满的柳永真实的境遇和生存境况中去理解这首词的妙处和它的意义。我想这是我读这首词最大的体会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6235-217810.html

上一篇:法兰克福学派
下一篇:《望江北》
收藏 IP: .*| 热度|

3 刘玉平 郑融 曹广福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8 12: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