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境与人生
蒋继平
2014年4月9日
人生是人人关注的话题,也是人人必须面对的问题。不管你的身份地位,还是你的年龄性别,你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你的人生而努力。
在我已经走过的将近60 年的人生历程中,在地球的许多地方都留下了我的脚印和汗水,与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人都打过交道,职业上也扮演过不同的身份:农民,军人,和科学家。
这些人生经历给了我对人生的特别感悟。这种感悟来自于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生存的反应。
我认为虽然我们的命运几乎生来就决定了的,但是,后天的环境变换可以改变我们一部分的人生。这种改变主要是由环境对人的心态造成的影响而产生的。
我对环境的定义分为两大类; 1。自然环境。 2。人文环境。
先来说自然环境对人生的影响。我生在农村,又是那个特殊的年代,家境贫寒,生活十分艰苦,从小就在泥里水里摸爬滚打,日晒雨淋,蚊虫叮咬,喂猪放羊,肩挑手提,锄地割谷,无所不干。在这种几乎勉强维持生命最低标准的环境下,我练就了非常坚强的意志力和对恶劣环境的适应性。当然,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心情自然不会好到那里去,更不要说心态和素养的修炼了。因而,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人的品位,学问和见识是可想而知的。不过,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会有一种奋争的欲望,这种奋争的欲望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生存的处境。
我现在的生存环境已经与小时候的生存环境有着很大的不同。实验楼周围是果园环绕,草坪绿地;办公室窗外是花园苗圃,几乎终年花红草绿,鸟语花香。家庭的房前屋后也是花红草绿,湖光倒影。睡在卧室的床上,透过大型明亮的落地玻璃窗,可以看到院子中游泳池里倒映的月光和湖对面居家窗口发出的灯光。这种灯光在平静的湖面上形成倒影,与岸上的灯光相符相成,真是别有一番景趣。而且,最为重要的是,几乎所有时间都生活在空调提供的恒温条件下。在这种非常舒适优美的环境下生存,人的意志慢慢地变得脆弱,不思进取。其结果是慢慢地失去了对恶劣环境的适应力。当然,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心情就比较好,因而,心态就比较正常,能够好好地思考人生和感悟人生。
再来说人文环境。人文环境指的是家庭,工作和社会环境。这涉及到亲情,友情和社会体制的方方面面。家庭环境对人生的影响是第一位的。这是因为人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亲人之间的关系对人生的幸福最为重要。那些帝王之家的孩子们非常可怜,他们为了一个皇位,经常弄得兄弟手足相残,十分悲惨。而像我这样的草民,宁可自己吃过期的面包,睡地板,也要把艰苦省下来的钱寄给比我更艰难的兄弟妹妹们。去年底的一个周末,家中的花园草坪需要整理了,我在吃中饭时说吃了中饭要去园子里干活。结果我觉得有点累,先到沙发上睡了一会儿,醒来的时候发现花园草坪已经整理好了,原来是回家探亲的儿子在我睡觉时已经帮我做了。
工作场所的人际关系对人生也很重要,对人的心情和工作效率起着很大的影响。为此,我在工作场所一般非常谦让,依此建立一个非常和谐的人际关系。在我的职业生涯中,与我一起合作的人,一般都有一个很好的合作关系。我在任何情况下需要外界的帮助时,比如说,需要一个细菌或者真菌菌种,只要向某位教授发出一个电邮,几乎总是在一天内得到回复,即使他/她自己没有这样的菌种,他/她也会向我提供其他相关信息,或者直接帮我与有这种菌种的人联系。所以,在我发出求助后,一般在一个星期内可以得到我要求的菌种的。这到现在为至是100%的概率。这样的人际关系,对我的心情和工作效率有很明显的正面影响。当然,这种优良的人际关系也要靠自己去构建。因而,我对别人的请求,只要我能做到的,总是尽力而为,即使与我自己的利益毫无关系也会如此做。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出门办事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这种人事境遇就是社会人文环境。前几天,我家的一台割草机发动不起来了。这台割草机是六个月前买的。按规定已经过了产品销售保修期限,不过,我还是抱着一线希望,把它送回到出售店的退货柜台,问他们应该这么办。两位柜台服务小姐看了我的发票和听了我的解释,立即在店内找了一位专门为客人服务的员工,要他帮我查看机器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这位年轻高大的男子,立即来到我停车的地方,一个人把机器从我的宝马车上抱下来,然后就检查机器的一些部位,几下子就把机器发动起来了。 当他一个人又把机器放回我的车子上后,为了表示对他的感激,我从钱包中拿出 5美元作为小费给他。他立即拒绝。他说这是他的责任,是他应该做的,只要客人高兴就行了。他让我赶紧回家割草去。我当时确实很感动。我想,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我们还有什么值得抱怨的呢。
反正我觉得环境与人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恶劣的环境虽然对人的身心不利,但可磨练人的忍耐力和适应性,而良好的环境虽然可以使人安逸舒适,心旷神怡,但是,也会消融人的进取心。理想的处境是,年轻时经受一些恶劣的环境,而晚年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19: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