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中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jiping

博文

决定科学网精选博文的三大因子 精选

已有 5470 次阅读 2012-7-9 08:14 |个人分类:个人观点|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博客, 科学网, 精选, 因子

决定科学网精选博文的三大因子


蒋继平

201278


在科学网博客园地, 经常有人提及博客是否被精选的话题,有的人认为精选的博文不一定比没有被精选的更有价值。 因而, 有时候有的博主就会抱怨科学网编辑们的水平。 根据我在科学网开博一年半以来的个人经历, 我觉得决定博文会不会被精选受到三个关键因子的影响。


第一, 编辑们的个人选择。 这一条是最关键的。 正如有些博友已经指出的那样, 一些精选的博文的价值并不比没有被精选的更高。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我认为是编辑的个人选择所致。 至于编辑的个人选择依据的是什么标准, 我也不太清楚, 那是编辑们的权力。 不过, 我猜测可能一些因素会造成给编辑精选博文的影响。 这些因素主要是: 1. 政策的限定, 那些涉及红线的,有关意识形态的, 不管是否写的有没有水平, 一般不会被精选。 2. 当前社会热点话题, 有关突发事件, 爆炸性新闻, 和一些特出社会问题的博文比较容易被编辑看中而精选。 3. 商业性的考虑, 一些比较有影响力的博主的博文比较容易被精选, 比如饶毅, 施一公和一些院士等名人的博文往往都被精选, 他们在科学网发博文会提升击点率, 因而, 会提高科学网的知名度。 4. 个人情绪的影响,要是MM编辑的情绪比较好, 那么, 一些宣扬积极上进的博文就比较容易被精选, 反过来, 要是某天MM编辑的情绪低落, 那么那些愤青的博文可能会受到青睐。5. 博文的内容, 有关这点, 我把它列为第二个重要因素, 在下面专门谈论。


第二, 博文的内容和质量。 这点是很清楚的, 但是不是绝对的, 只是在一般情况下而言。 总的来说, 首先是那些原创作品,带有鲜明的个人观点, 认真严肃的态度, 条例清晰的描述,实事求是的陈述,一般会被精选的。 其次是科研经验的分享的博文。 然后是热点话题, 突发事件, 爆炸性新闻, 异国见闻。还有是具有教育意义的科普作品, 这些博文必须既有知识性的介绍, 而且同时还要有些艺术的表达才能,因而达到知识性和趣味性共存的境界, 引起读者的兴趣。最后是文章的标题, 文章的标题是不是有吸引力,也是一个因素。 不过, 不管哪类博文, 都必须符合一个基本规律, 那就是文章不能太长, 也不能太短, 最好在500-2000 字之间。 在这样的篇幅中,尽量把要说的内容表达完整。 这样的文章读起来既不会需要花费很长时间, 也不会使读者感到很累, 因而, 会受到读者的青睐而被精选。


第三, 博主的个人因素。 博主的个人因素有三大类。 第一, 个人的名望, 一些大牛, 如饶毅和施一公等, 这是第一个档次; 曹广福,林中祥, 武夷山,渝海良和邢志忠等是第二个档次。第二, 个人的素养, 那些认真负责地回复评论的博主, 如吕喆,曾庆平, 彭思龙和吴飞鹏等。第三,个人的付出, 那些经常推荐别人, 经常在别人博文发表评论的博主, 一般比较容易被精选, 那是对付出的回报, 也可看成是一种交易。


还有一些博主, 比如曾泳春和吴宝俊等, 我也说不清属于那一类, 但是, 他们的博文被精选的概率也是很高的, 我留给读者们自己去分析得结论。


总的来说, 我认为科学网的绝大多数精选博文还是很有水平的, 是值得一读的。 因而, 我觉得科学网编辑们还是对他们的工作认真负责的, 是比较专业的。 我认为写博文的目的不是为了是不是被精选, 而应该考虑是不是对自己和他人有益, 是不是对社会有正面的影响, 那才是更应该在意的地方。



博客感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3132-590253.html

上一篇:人生必须面对的三大矛盾
下一篇:科技人员应该拥有两把刷子
收藏 IP: 98.208.235.*| 热度|

36 李伟钢 赵美娣 曹聪 鲍海飞 武夷山 孙学军 陆俊茜 许培扬 吴飞鹏 吴云鹏 曾泳春 刘旭霞 苏德辰 张玉秀 金小伟 迟菲 王春艳 彭思龙 张鹏举 彭真明 邢志忠 林涛 林中祥 雷超 吕乃基 吕喆 喻海良 曾庆平 李土荣 唐常杰 温世正 曾新林 戴德昌 杨连新 yunmu sz1961sy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10: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