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水.熵.复杂性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xw 张学文的文章,涉及气象、水分、熵、统计、复杂性、一般科学等

博文

我国现代气象人物剪辑

已有 3434 次阅读 2016-3-26 10:14 |个人分类:气象|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气象人物

我国现代气象人物剪辑

张学文注:下面的文稿来自台湾气象学会叶文钦先生

-------------------

談與氣象人物有關的傳記

(空軍氣象退伍、氣象學會秘書處退休)

 

 

   「凡存在的事實,就是歷史」。歷史是人所創造、見證、記錄下來的,「氣象」是自然科學也是應用科學;我國為大眾服務的「氣象事業」,含晚清時海關兼辦的觀測工作,也百多年而已,而為全民服務由國家所設立的氣象機構「中央氣象局」,到民國30年才正式成立,這比歐美國家晚約70年左右;早期的氣象以測候為主,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挪威學派」、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芝加哥學派」,使預測理論漸趨成熟,電腦的驚人發展,則使預測的結果越正確、時間也越長。

   如何寫氣象的歷史?氣象學理的發展、氣象機構的設立、氣象作業的內容、氣象裝備的進步、氣象人事的更迭、,都可著手,因事情是人去推動領導,對一些在本行業取得一定成就、發揮影響力的個人,如果本人有記下「他曾做過什麼?」那第一手資訊最好,如果有專人訪問、或由史料中疏理成專著,這均可保留下歷史。可能因曾在氣象學會秘書處近十七年的服務,正好是氣象學會創會七十週年、又正好逢海峽兩岸開展氣象雙向交流,這使我對氣象史更加關心;而從人物著手比較容易,會觸及他們所處時代的氣象發展史及特色。更由於我國國家處境很特殊,要寫統一的歷史不易也,只能並存,可惜個人願留下史料的不多。

台灣方面

   劉昭民最早為兩岸,出版了我國氣象學史;資深會員劉文明曾為台灣的氣象機構留下紀錄,那是日據時代、省氣象局(所)、中央氣象局的綜合,可惜並未正式出版;在氣象教育學術方面,過去日據時代是一片空白,近年來洪致文教授有不少補白;借氣象學會90週年、空軍氣象聯隊60週年,劉廣英教授推動下,民國103年也出版「我國百年氣象史及史蹟文獻集」;個人資料則盡力蒐集之。

   【蔣丙然】是近代我國第一位在國外獲博士學位的氣象學家,民國元(1912)年「中央觀象臺」成立,蔣丙然擔任氣象科科長,他還曾兼北洋政府航空署氣象科科長;民國131924)年由日本人手中,收回「青島觀象臺」主權並任臺長,當年1010日下午,「為謀求中國氣象學術進步與測候事業的發展」,聯合全國各界氣象人士,創立我國的氣象學會,被選為首任會長;抗戰軍興「觀象臺」再淪入日本人手中,雖然安排自己子女到大後方,但無奈到淪陷後的「北京大學」,就任農學院院長;民國3512月,在他空軍工程師(後任台大機械系教授)兒子安排下,四年內戰尚未全面開戰前,蔣丙然應聘到台灣大學,獨自撐起農學院的氣象課程,後來台大理學院地理系設立,就轉到(氣象組)訓練民間大學最早的氣象專業人員;民國478月「氣象學會」在台復會,蔣丙然再度被選為復會後的第一屆理事長,這樣的經歷在全世界應極為少見。晚年在台的20年間,反而是蔣丙然最安定也是研究、著作最豐富時期,他是台灣大學第一位年滿80歲的教授,當年錢思亮校長特為他過壽,氣象學會的會刊以論文形式特別出祝壽專刊,但最重要是蔣丙然在民國4675歲生日時,他親撰「四十五年來我參加之中國觀象事業」的自傳(學會會刊352號重刊),這是一篇有關我國氣象事業的重要歷史文獻。由於他人不在現場,對於抗戰期間大後方之氣象建設,「則隻字未提或有記述不清之處」,大陸百歲氣象人瑞陳學溶教授,曾有專文補遺刊載於本會會刊第55期(1033月出版)。

   【劉衍淮】是當年北京大學,考取「西北科學考察團」的四位觀測人員之一。在政府尚未正式成立「中央氣象局」專職機構之前,航海(清末海關)、航空的測候已先行作業。1927-1933年間,德國航空公司為開闢遠東航線,特委託探險家斯文赫定組團,對現在的內蒙古、甘肅、新疆一帶,進行氣象觀測的考察;後來他和李憲之一起,由新疆到德國柏林大學攻讀氣象,均獲得博士學位。民國231934)年劉衍淮先回國任北平師範大學教職,因黃廈千離職到美國留學(CIT博士),劉衍淮也兼清華大學的氣象教學及氣象台台長。民國251936)年經竺可楨所長的推薦,劉衍淮到杭州筧橋中央航空學校,為飛行生講授「航空氣象學」;抗戰爆發後,民國281939)年12月,他在內遷昆明的「空軍官校」內,成立「空軍測候(氣象)訓練班」任班主任,民國381949)年12月,空軍氣象班是最後才播遷到高雄岡山的空軍訓練單位;服務空軍24年之後,民國491960)年劉衍淮自空軍退伍,當年7月就北上師範大學出任地學系系主任兼研究所長。在離開空軍之前,劉衍淮用毛筆將他為氣象班服務20年之教育、裝備、師資、各班期及搬遷經過,寫下一篇很完整歷史文件保存下來。民國711982)年的氣象學會年會上,當時的交通部長連戰代表政府,頒授他「一等氣象獎章」,空軍的「氣象預報與分析」第92期,也出版「慶祝劉師75華誕」之特刊,劉衍淮親撰「我服譍氣象學五十五年(1927-1982)」,概括他參加西北科學考察、民間教學及空軍教育的種種,特別是對軍中氣象,這也是一篇重要的歷史文獻。

   【萬寶康】民國271928)年,畢業於昆明的「西南聯合大學」氣象專業第一屆,之前他在青島山東大學物理系「天文氣象組」就讀,是蔣丙然的學生。因抗戰已爆發,當年一畢業就進入空軍,除在後方機場及駝峰航線的氣象站值班,抗戰勝利後留美獲CIT氣象碩士,回國後派空軍氣象訓練班當教官。來台之後氣象班尚未復班之前(部屬員),應蔣丙然老師的邀請,分擔農學院的氣象課程,本來他是要退伍的,因氣象班要復班所以空軍不准他離職,只好退了台大校長的聘書,回岡山先接了副主任,也曾一度北上任氣象聯隊副聯隊長,但很快就與魏元恆(曾任空軍氣象中心第一任主任、氣象局研究室主任)職務對調回任副主任,之後劉衍淮退伍接第二任的班主任。民國49年空軍官校要改制為四年制,氣象班只好由官校遷到空軍通校,而官校要借用他的專業,所以他的氣象班主任當的時間不久,後來主要在官校負責學科的教育訓練,副教育長退伍之後,留在官校專任文職教授並在成大物理系兼教,到滿65歲退休後舉家北遷,才有機會參與氣象界的活動,如擔任氣象學會常務監事、主持吳宗堯局長榮退的歡送大會。氣象學會70週年時,應陳理事長之邀,撰寫「滄海萍蹤話氣象生涯」刊在當年的會刊上,特別是他80歲時,自撰一本「八十自述」給子孫留念,除有關空軍氣象及官校教育,他提到在國科會送往MIT研究進修期間,曾協助蒐集中央大學在台復校,有關地球科學學門之教學規劃;他還規劃過空機、通、防校成立四年制的「理工大學」,可惜他這個先進構想,在空軍的教育訓練,一直未能獲得落實。

   【戚啟勳】當年在台灣可是一位氣象風雲人物。抗戰前他是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第三期學習班受訓的氣象學員,這個班有十位同學,抗戰時進入空軍服務,他曾在新疆擔任過氣象區台長,抗戰勝利後到美國空軍受訓,來台之後擔任氣象聯隊不同職務的組長,為氣象聯隊建立「大陸兵要氣象」及很多的「氣象作業手冊」,副聯隊長退伍後轉任氣象局技正,主要負責「颱風年報」的撰寫工作,私立中國文化學院成立,戚啟勳在地學系氣象組及研究所兼教,氣象局退休後,他還自組「季風出版社」,專門出版氣象及地球科學的冷門書。國史館要出版「中華民國史:學術志」,其中的「氣象學」篇就是由戚啟勳負責,因牽涉各單位須由氣象學會出面協助,完稿後正逢學會70週年,因此約有三分之一有關學術機構的內容,先在會刊35期登出;在歸還原稿時,戚教授表示再來要為自己寫自傳了,可惜「學術志:氣象學」及「風雲一生」的自傳出版時,戚啟勳已不在,享年79歲,「學術志:氣象學」抽印本,後來其家屬請學會代為分發有關單位。

   由於「明治維新、全盤西化」,成為東方唯一軍事強國的日本,很快就將勢力伸向古老的中國,1894年甲午之戰,「馬關條約」將才建省十年的台灣割讓給日本,領台的第二(1896)年,就在現在中央氣象局所在地建立氣象機構,或日本人視氣象為「軍事情報」,不許台灣人參與,後來雖在台灣也設立「測候技術官養成所」,但也只招訓日本人,到珍珠港事變之後,在台日人也需抽去服兵役,人員短缺下才不得已開放少數名額給當地人,所以台灣人能受訓擔任氣象官才70多年前的往事,其中代表人物有周明德、徐明同(獲博士學位、海大教授)、。【周明德】是第一批兩位台灣人受訓者之一,他留下在日據時代從事各測站的觀測,進入省氣象局(所)後轉民航局從事航空氣象工作,退休後一度移民美國,現已返國定居。淡水國小建校百週年校慶,與李登輝總統是受到表揚的五位傑出校友之一,理由是他人在國外但「重視鄉土著述傳承文史,見證淡水歷史」而受到肯定的,他更為台灣早期的氣象事業留下紀錄,自費出了十來本中、日文歷史書,其中「台灣風雨歲月:台灣的天氣諺語與氣象史」,有很高的參考價值。「風起雲湧時:首位臺籍氣象官周明德平生所見所聞」,是一本嚴謹完整的個人傳記,由淡江大學歷史系團隊負責,為淡水地區的名人所完成的「口述歷史」。

   在台灣想出名就是要有機會上媒體搏版面,特別是電視上露臉。氣象的媒體人自馮鵬年建立專業形象後,現已有多人很有名氣了,可當新聞主播、主持誇大的談話性節目,其中以常與氣象局對著幹的【李富城】之爭議性最大,所以唯一出現在書店的氣象人傳記,就是「追風:氣象神算李富城」這本書,據說還再版呢!本書的重點是「風起雲湧;神算老李來了」,談他的氣象生涯,他原本學機械,氣象範圍太廣有些抽象,他也承認是「氣象高級班」受訓,再上過陳毓雷教授的課,才使他對氣象開了竅。李富城是軍中退伍之後,少數走老運的氣象官之一,大概也是唯一有傳出售的軍中氣象人,這得利於在電視上建立他特有的形象。

   民國105年元月7日,台大大氣科學系為陳泰然老師,舉辦執教40年的榮退歡送會。我國向來尊師重道,從事教職40年,總統是要頒獎表揚的,小學老師易得,大學教授不易也,但陳泰然他做到了,約半年前報紙曾發表對陳教授的專訪。當天上午第四節課後,陳師母在教室門口為陳老師獻花,接著大家移到「思亮館」,彭立(空軍氣象班九期、MIT博士)、張光正校長、謝信良局長,老師、同學來了,哪四十年來的學生們呢?陳泰然以一小時的PPT回顧他近50年的氣象情,如果化成文字刊出來,就是一篇很好的自傳,更可成書為氣象界留史。

大陸方面

   這裡要簡介的大陸氣象人物,都是1950年之前就有成就或已出名的氣象工作者,他們均受訓工作成長執教於國民政府的時代,和民國381949)年才來台灣的氣象同行,有師生、同事、朋友的關係。大家知道中共取得政權之後,前30年政治活動太多了,能不被波及、被檢討或自我批評者,已是萬幸,誰敢強出頭呢?文革平息走向改革開放,是大陸先向台灣的氣象界表達交流邀請之意。民國761987)年112日,台灣正式開放探親之前,在馬尼拉兩岸氣象界已有三次的交流,在國外的學術研討會,學者們比較有機會先行見面交流,包括19891992次在香港以兩岸為主體的氣象研討會,可惜當年均未留下完整紀錄;直到民國821993)年元月,陳泰然理事長應邀到大陸參訪兩星期,氣象學會第34期的會刊,才有一篇長達17頁,有關大陸「氣象作業、學術單位、研究機構、學術期刊、重要專著、」的完整報告;民國831994)年是兩岸共同的氣象學會「創會70週年紀念」,海峽兩岸氣象界雙向交流「水到渠成」,大陸各種資訊已有管道流進台灣,本文僅就蒐集的氣象人物介紹如下:

   1994年大陸出版一套六冊的科學家列傳,氣象人物有幾位分散於各冊,其中大陸學會秘書處的王秀芹女士,為「蔣丙然」寫傳,王女士透過劉昭民將這一冊,託送給蔣老兒子蔣君宏教授留念。以影像的方式也可留傳,2007年大陸學會與氣象局的華風影視集團,為「竺可楨、涂長望、趙九章、李憲之、顧震潮、謝義炳、葉篤正、陶詩言」八位氣象學家出版「文獻紀錄片」;2009年在大陸錢偉長院士推動下,「20世紀中國知名科學家學術成就概覽」大工程展開,這次是分門別類,單地球科學卷2011年出版,就涵蓋「地質學、地理學、古生物學、地球物理學、大氣科學、海洋學」,其中大氣科學分卷選了30位氣象學家,(其中氣象界的大老竺可楨,被放進地理學分卷內),每位傳主的篇幅大約8000-12000字;這紀錄片8位及概覽共22位(含不在介紹的黃廈千、鄭子政、劉衍淮),均成名有貢獻於1950年之前的氣象界,曾為文介紹於本會之會刊第4953期上。

   氣象人物在傳記成書方面,是改革開放後才開始的,其中兩位代表性人物就是竺可楨(1890-1974)和涂長望(1906-1962)。

   竺可楨傳」是學界和他學生們所發起的,竺可楨和胡適、等是庚子賠款第二屆留美生,原在伊利諾大學獲農學碩士、後在哈佛大學得氣象博士,回國後主要在東南(之後改中央、南京)大學創地學系(兼氣象組組長),民國171928)年,辭教職全心投入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的籌創並任所長,民國25年教育部發表任浙江大學校長(1936-1949)還兼所長,民國37年獲選為第一屆81位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唯一的氣象專業;後來他並沒接受政府安排(台大已為他保留教授職);竺可楨北上出任由中央研究院改稱的中國科學院副院長(1949-1974),負責督導地學及農業資源調查及規畫;文革期間是少數受到保護的學者之一,基本上沒受到迫害。1984年大陸先成立「竺可楨研究會」,19902月的「竺可楨傳」正式出版,正好慶祝竺可楨誕辰100週年紀念,本書的特點是綜合各方面不同的作者,「不加帽子、不寫結論」,用事實說明竺可楨在相對應的時代及職務時,主要執行、負責領導何重大事項?其中有關「為中國現代氣象事業奠基」,是他氣象學習班的學生陳學溶所撰,這位對氣象界影響最大的學者,「學術成就概覽」並沒納入「大氣科學分卷」,而是刊載於「地理學分卷」內;最令人了不起的是「竺可楨全集」,2014年初24卷全套出齊,正好紀念竺可楨逝世40週年。

  涂長望傳」則是政府機構發動,溫克剛(中國氣象局長)任編委會主委,撰書者謝世俊是一位安東地方氣象局的氣象人員。涂長望民國191930)年官費留英,原主修經濟地理獲碩士,因聽了Walker的一場演講,改學1932年又獲氣象碩士,1933年進利物浦大學修博士;但民國231934)年,就應竺可楨之邀返國任氣象研究所研究員,以後又先後在清華、浙江、中央大學任教,他是「九三學社」的發起人及重要負責人之一。因在英國就參與共產黨的活動,當年在國內「反國親共」他是少數自由派的學者之一,是政府頭疼的人物。中共政權成立,他們捨「中央氣象局」另組建「軍委氣象局」,涂長望會出任局長是必然的選擇,五年後又改名回中央氣象局(以後改稱國家氣象局、現稱中國氣象局);1955年和趙九章獲選為中國科學院第一屆的學部委員(1993年也改稱為院士),但涂長望很不幸也算是他的幸運,於1962年就因病而英年早世,留有盛名;與他同時代的趙九章所長、南京大學徐爾灝系主任,均在文革期間受辱而自殺。

   除以上兩本正式傳記,另兩種以學術懷念為主的個人另一種傳記,最早有為葉篤正80歲生日的論文集,方式是選壽星的論文數篇,邀其學生或特定人士提供論文,如陳泰然教授的梅雨論文,就刊在這本祝壽文集中;大陸後來還為陶詩言、朱抱真、李憲之(王時鼎會士有提供論文)、出了類似祝壽文集。為已逝世有貢獻的氣象人物,出紀念文集也是一種方式,主要由學生、部屬、同事的懷念文章,如趙九章、謝義炳、顧震潮、鄒競蒙(還出版照片的畫傳)等人。

   大陸2000年開始,設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名額每年只兩位、可從缺,獎金高達500萬人民幣;每年的全國科技大會時,由國家領導人正式頒發證書及獎金;並由科技部組織為獲獎者出書,介紹「奮鬥歷程和先進事蹟」。氣象界至今唯一的獲獎人葉篤正院士,是2005年的得主,他認為這是代表氣象界的成就,不是他個人的成就,所以將獎金捐出在中科院大氣所設立「學篤風正」獎。這本「葉篤正:求真求實登高峰」,由大氣所同事周家斌、浦一芬所撰,重點是描述葉篤正在「頻散理論、東亞環流、適應過程、高原氣象、全球變化、人類宜序」等方面的學術成就,書中還有重要的專訪及陶詩言等十位院士級的同事朋友學生的看法,還有他本人「從我一生經歷談中華民族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2010年開始,大陸又推動「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採集工程」,這件大工程和過去「寫一篇文章」大大不同,要求被採集資料者,必須至少年滿80歲以上、兩院院士為主,但含對科技事業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老科技工作著,蒐集的資料會成立「學術成長資料數據庫」、制作專題資料錄影片、完成經歷的研究報告並出版學術傳記,每本書前有「科協主席、科學院院長、工程學院院長」寫的序。第一期擬完成300位老科學家,對傳主的專訪及家屬、同事、學生的訪問並錄影,特別是著作(原稿)的全面蒐集,傳記只要寫就經多方認可,就安排出版。氣象界有「葉篤正、陶詩言、黃士松、陳學溶、王鵬飛」五人獲選,到201510月出版共61本傳記中,陶詩言、黃士松、陳學溶三人已正式出版,介紹如下:

「胸懷大氣:陶詩言傳20144月出版)

   陶詩言民國81919)年81日,出生於浙江省嘉興縣。是台灣氣象界最熟悉的大陸氣象院士,1982年第一次兩岸局長在馬尼拉見面、1989年香港氣象界為主的研討會、1994年兩岸首次的雙向互訪交流,陶詩言就出席、建議者、團長,而且他的父親大哥三弟等家人都在台灣,因他不曾出國讀書,「兩彈一星」試爆、發射期間,他負責氣象保障,雖然他也是「學術權威」,但文革期間沒有被波及到,他都自認是「逍遙派」。抗戰期間他和顧震潮、黃士松、陳其恭(女),均是中央大學轉系進來的氣象專業生,畢業後陶詩言留校當助教兩年,因趙九章所長求才、涂長望老師鼓勵,他就轉到中研院氣象研究所,後在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及分家後的大氣物理研究所,歸屬同一單位工作超過70年,極為罕見。但他與作業單位關係又非常密切,就像陶詩言所自認,他的學術成就不是在科學院、而是建立在氣象局的系統,他是國家任務需要導向型的科學家。1949128大陸的「軍委氣象局」成立時,最初才只有五個人,涂長望局長向留國內、在國外留學工作的氣象人員,發出訊息籲請歸隊,並在地球物理(原氣象)研究所的支持下,成立「聯合天氣分析預報中心」(1950-1955),陶詩言擔任副主任;六十年後接受採訪時提到:「通過五年的天氣預報實踐,他積累了大量有關中國天氣變化的感性知識,為以後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素材」;所以陶詩言認為「沒有那五年真正的預報員生活的歷練,就沒有他後來的學術成就。」他對寒潮、暴雨、梅雨、東亞季風很有興趣,研究深入很有學術成就,並能轉化為實際的預報應用,是「研究氣象災害」的領軍人物。1958年在Tellus上發表的「東亞大氣環流」是以「中科院成員」屬名發表,實際作者是葉篤正、顧震潮、陶詩言為主,這是國際間第一次知道中國大陸的氣象學術成就。19785-8月及19985-8月,兩次的「青藏高原大氣科學試驗」,均配合國際間的大型國際實驗,陶詩言是主持也是首席的科學家之一。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間,那些留學國外的學者都進入牛棚,他運氣不錯也正好走入「軍事氣象」的領域,為「核彈、導彈的試爆、試射」做氣象保障的「定點、定時、定量」預報,所以陶詩言榮獲一等功;同時也投入並領導當時才興起的「氣象衛星數據的接收與應用」,特別是「氣象衛星資料在天氣分析與預報中的應用」,陶詩言是開拓者也訓練大批的軍民人才;他精心栽培的人才很多,特別是台灣非常熟悉的丁一匯院士。

「雲卷雲舒:黃士松傳」20151月出版)

   黃士松民國91920)年1027日,出生於浙江省金華市。看過全傳後會發現,他是最幸運、幸福、單純的氣象名人。黃士松原讀中央大學航空工程系,但因手指受傷使航空系的一些課程及實作很不方便,只好轉到與航空有關的氣象專業,當時的老師有剛獲CIT博士回國的黃廈千、國內的朱炳海,地理系主任為胡煥庸。畢業後出國前曾在重慶北碚的氣象研究所工作,在竺可楨、涂長望指導下,曾發表兩篇論文,特別是「中國夏季風之進退」一文,使他往後一輩子投入成為研究「副熱帶高壓」的權威。大概就在我國內戰期間(1945-1949),是國內軍民氣象人員大量留美受訓的高峰期,黃士松和謝義炳等一批人是考上交通部一年期的受訓,半年在氣象局實作、半年在芝加哥大學受訓,C. G. ROSSBY應要求親自為他們上課;一年後有的回國,有的設法自費留美,(謝義炳留在芝大獲博士學位後,回清華大學協助李憲之老師)黃士松去UCLA成為J. BJERKNES的博士生,雖他沒拿到學位就回國派中央(後改南京)大學任教一輩子;(他的同學顧震潮是瑞典C. G. ROSSBY博士生,也沒拿到學位就回國派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後到聯心當主任,可惜1975年英年早逝),所以黃士松是直接受過「挪威、芝加哥」兩大學派薰陶的唯一中國留學生。黃士松算晚婚,他太太湯明敏是他氣象系學生,他們育有一子一女,最主要他們夫妻共同發表23篇論文(主要目錄73篇),(北京大學另一對是台灣也熟悉的趙柏林和郭肖容)。由於長期在南京大學任教,南大前身是中央(東南)大學,其氣象專業為兩岸培養最多的氣象人才,影響相當深遠;在大陸氣象局系統的「南京氣象學院」,就是脫胎自委託南大的氣象訓練班;至於他的學生當中,伍榮生當選院士當過氣象學會理事長、陳聯壽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院長工程學院院士、倪允琪南大系主任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院長、,台灣學界對他們都很熟。由於長期在教育單位服務,以人才訓練為主,他在1977年文革之後接氣象學系主任,1983年交給陸渝蓉教授,1992年正式由南京大學退休。他的研究比較以興趣為導向,針對副熱帶高壓的投入,黃士松有兩段高峰期,1959年開始對副熱帶西太平洋高壓、高空青藏高壓進退之研究,為他獲得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利用第一次全球大氣試驗的資料,1985-1989年間黃士松對熱帶環流系統有更深入的研究和瞭解,他特別提到我們比較不熟的南印度洋「馬克斯林高壓」,在東亞夏季風環流中的重要角色,是其學術研究的第二高峰期;1990年起他將目光由熱帶轉向極地。本書作者將黃士松的著作好好消化,讀這本傳記好像親自聽到黃教授的授課,也好像是南京(中央)大學在大陸氣象(大氣科學)系的系史;黃士松未能代表南大選上院士,是大陸氣象界欠他一個公道,這是有原因可理解的,他南大第一屆學生伍榮生(1952-1956)算為老師討回公道,2004年氣象學會80週年,大陸表揚授于26位年齡超過80歲的先進「氣象科技貢獻獎」,黃士松教授代表獲獎人致詞。抗戰當年他們四位中大氣象畢業生,他們的研究成果對台灣氣象界還是很有貢獻。

「我的氣象生涯:陳學溶百歲自述」201510月出版)

   陳學溶民國51916)年32日,出生於江蘇省南京市。由於我國近代氣象事業的歷史也只有百年左右,陳學溶恭逢其勝,而且各種氣象工作:觀測、預報、研究、教學、農業、航空、軍事氣象、審稿出版、均有參與,這是一般氣象工作者,極少有的經驗,特別是對主題工作「氣象」能從一而終,並留下可資查證的紀錄和歷史,和別人只負責觀測、預報、研究、教學有很大不同。本書由其子女及本工程叢書組織機構的特邀顧問樊洪業研究員,負責整理而得,完全以當事人的口吻,道出近百年多方面中國的氣象史。特別是採集工程能從每位傳主「蒐集出」很多寶貴資料,陳學溶特別將這套民國391950)年之前的「氣象學會會刊、氣象雜誌、氣象學報」完整保存下來也貢獻出來,這將是氣象界最重要「珍貴文化遺產」,就是有關單位都很難保存得好,何況是個人?陳學溶不是博士、院士、氣象高層領導,只是氣象研究所學習班第三期的學員;我國為因應第二屆國際極年觀測(1932811933831),在泰山設立觀測站,結束後中研院氣象研究所決定,在此建永久氣象站(蔡元培院長題奠基碑),這是我國第一個高山氣象站;民國241935)年4月,陳學溶畢業後第一個氣象工作,就是派到泰山日觀峰氣象台工作兩年。抗戰爆發前調回南京北極閣氣象研究所,隨抗戰內遷到武漢、重慶、西安等地工作,其中兩度曾協助空軍氣象工作,而他有十位同班同學抗戰後進入空軍,後來均來到台灣。陳學溶曾考上大陸時期,國民政府唯一一次的氣象高考,但他並沒轉到中央氣象局工作,後來到當年的「中國航空公司」,先為「駝峰航線」服務,後在上海龍華機場擔任航空氣象台台長,對當年(194612月)聖誕夜民航機連續出事很清楚,第二年國民政府的中央氣象局,由教育部正式改隸交通部迄今。內戰之後,陳學溶進入軍委氣象局系統,先在華東氣象處後調北京「中央氣象局」,大陸的「民航氣象服務規範」就是他奉命起草的;以後因各種運動面臨審查、進五七幹校(非僅留學的,凡經過國民政府的時代,人人有份),到1972621調南京氣象學院才穩定下來,到1987年辦理退休(但被返聘三年)。陳學溶參與很多暴雨、梅雨的研究,他的一篇「1953年梅雨季節六月江淮地區和長江兩岸的暴雨」,1955年再被收入中央氣象局的「全國災害性天氣分析預報討論會文集」上,陶詩言認為「這個研究可以說是我國有關副熱帶中小尺度系統分析的開端」,程純樞、許健民兩位院士也這樣肯定;用14年資料1978年發表在「南京氣象學院學報」創刊號,以實習台名義(由他執筆)發表的「東亞副熱帶高空西風急流的位移同長江中下游入、出梅關係的初步探討」,其看法結論對台灣之梅雨研究有很高的參考價值;1995年利用30年的資料,曾出版「中國梅雨圖集」,可惜沒有後續,因他也退休,這些資料竟被處理掉了。大陸參與雨、梅雨研究的專家學者一大堆,永遠後續有人。陳學溶會被採集工程選中,他絕沒想到,這是因他對我國近代氣象科技史研究的成果,是氣象史志的活字典;以及他對發揚恩師竺可楨學術成就投入的心血,單是「竺可楨全集」的出版,就從2001-2014年持續13年之久,這責任心及心願使陳學溶成為「百歲人瑞」,更難得是頭腦極為清晰,這是陳老的善報,也是子女的榮耀。他的文章補實1950年之前的氣象科技史,這絕對是中華民國氣象界應該知道的,也是現在大陸氣象工作者要了解的,因為我們這些後生晚輩都是這些先進傳承下來的。他和台灣氣象的交流,不同於一班學者和領導,但陳學溶卻有文章多次在我們的會刊上發表;這本傳記寫法特殊值得學習。

   「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採集工程」,氣象入選的葉篤正和王鵬飛,原稿應已完成,不久的將來很快就會出版。葉篤正院士大家比較熟,過去會刊也介紹過不少,民國952006)年國立中央大學特頒授「榮譽理學博士」學位;隔年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則授于陶詩言院士,他們兩位和台灣氣象學術界的關係非常密切友好。王鵬飛可能就比較陌生,他是民國331944)年,中央大學獨立氣象系第一屆的學生,因抗戰就被預訂到空軍來,當他畢業時抗戰已勝利,他還是先到空軍報到,被分發到成都鳳凰山「空軍氣象訓練班」當教官,教過第七、八期的正科班;1960年代大陸氣象局要自建氣象學校,他的老師涂長望局長派他一起到南京建校,整個心力都奉獻給「南京氣象學院」的教育,大氣物理系成立時系主任幹了20年,現在大陸的鄭國光局長就是他的碩士生,所以8090歲生日時,所出版厚厚兩本的「王鵬飛氣象(史)文選」,都是鄭國光寫的「序」。

 

   有關出現傳記的氣象人物,可能不止這幾位,還有待繼續蒐集。中央大學為廖學鎰教授70歲退休時,曾出過學生們供稿的論文集,呂世宗、張隆男退休時曾出過他們自己的論文集;王時鼎80歲時曾建議是否出版「論文選集」?他的文章目錄有200篇(本)左右,夠他選刊有代表性或改變他一生的論文,但他說一些回憶的文章尚可考慮,後來以「人在江湖老:(鄉情篇)、(氣象篇)」出版,(氣象篇)有他的歷史價值,特別是兩岸雙向交流前,他多次在國外與大陸氣象學者的交流,過去沒人敢寫出來;而我們大學著名的氣象教授,他們的機會一定更多。對空軍的前輩,個人方面晚近的「俞家忠、王時鼎、劉廣英」曾寫過,均刊登於「中華民國的空軍」月刊上。

   蔣丙然,清末到歐洲留學第一位博士,他父親說要學「實用的科學」,在比利時得了氣象博士,民國元(1912)年底回國,正好趕上「中央觀象臺」成立,他訓練學生當中「陳嘉棪、高振華」,民國191930)年進入空軍,成為空軍氣象界的元老;到青島觀象臺時期的萬寶康、魏元恆、曹淦生,抗戰時進入空軍,來台成為氣象班主任、空軍氣象中心第一、三任主任;來台後在台大教過從林永哲、到陳泰然的氣象組學生。竺可楨,留美博士,在東南(中央)大學、氣象研究所、浙江大學,所訓練出的氣象人,往後對兩岸氣象的影響,在台如鄭子政(氣象局長)、張其昀(文化大學創辦人)及很多早期空軍氣象的主官管;他們兩位為我國展開了氣象人才與作業的網絡。往後的黃廈千留美(清華大學、中央氣象局、中央大學)、涂長望留英(氣象研究所、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中央大學)、劉衍淮留德(清華大學、空軍氣象訓練班、師範大學)、李憲之留德(清華大學、西南聯大、北京大學)、趙九章留德(西南聯大、氣象研究所、地球物理研究所)、石延漢留日(福建和台灣氣象局、浙江大學、南京大學),他們回國後投入氣象界的服務,訓練出更多的氣象人才,現在海峽兩岸的氣象工作者,均為他們的徒子徒孫;希望他們在氣象科技史的地位,未來有專人研究為他們立傳。

   台灣在日據時代,其氣象事業比中國本身進步很多,但日本只留下硬體建設(台站),沒有留下大量的台灣本土軟體人才,待二次戰後,大量日本人遣返回國,由福建氣象局就近接收時,人員雖缺但其建設規模還是比中國大陸強;沒想到四年內戰後,特別是空軍大量東南遷,其過剩的氣象人員正好可以轉入氣象局。民國60年代是重大轉型期,中央氣象局恢復建制,正好國家經濟轉型富裕起來,大學氣象專業畢業生正好可以進入民間氣象;加上幾次的氣象災變重創台灣,引起政府高層的重視,加強對氣象事業的投資建設,台灣氣象事業已能與世界的發展,與時俱進,這重要關鍵還是在「人才培育」。至於兩岸氣象交流及雙向交流,特別是航空直航「氣象資訊」的即時性,那是後話;但有一點可還是真,兩岸氣象人員之源流,基本同質性很高,前述這幾位氣象先進,在抗戰期間為主所訓練出來的人,內戰之後正好成為兩岸氣象教育的主要負責人。

(民國105年2月29日完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24-965120.html

上一篇:编辑部:为什么葛维亚老先生的博客打不开了
下一篇:观测“土壤中的气体压力”应当提上日程?!
收藏 IP: 124.117.91.*| 热度|

4 谢平 檀成龙 葛维亚 周少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8 01: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