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横断科学是跨学科研究的保护伞?
张学文,2012/7/11
今天读武夷山的“跨学科研究为什么难?”深感进行新的学科创立之难是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我国科学界,80年代可能是吸收新思想的热情最高的时代。随后,随着昔日的臭老九被新的黄袍加身,各个学科衙门的建立,也就不大允许再有新衙门冒出来了。于是跨学科研究就被挤入另类。
那时,我记得有个词是横断科学,我很欣赏。我希望哲学家、政治家、科学界的领袖们能够继续举着这面旗帜,以收拢各种跨学科研究,使他们得以存活,发展。
我认为横断科学是所有跨学科研究的保护伞。
现代物质科学被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地理学瓜分。在这几颗大树下,可以有新的枝杈出现,但是不允许有新的大树再出现。
横断科学这个名称很策略,它没有标榜自己要与物理学抗衡,但是说我不属于你,也不与你对立,而且我可以横跨当代科学分类的几个学科!我是可以“横行”的科学。
我觉得,逻辑学,数学,计量学、事理学都属于跨学科的研究。关于信息的知识应当也归入其中…
我觉得我们应当继续举着横断科学的旗帜,保护新的科学学科的创生。横断科学是个筐,很多跨学科知道都可以试着往里装。
下面把武夷山的文章附后
跨学科研究为什么难?
武夷山
Futures杂志2009年第7期发表了两位挪威学者Arild Buanes和Suein Jentoft的文章,Building bridges: Institutional perspectives on interdisciplinarity(架桥:跨学科研究的制度视角)。文章说:
如果将学科看成是制度,那么跨学科就意味着打破或跨越制度边界,这种越界行为有时甚至可以达到形成新的研究范式的程度。
W. Richard Scott(博主注:美国斯坦福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的制度观:制度由认知结构、规范结构、规制结构以及为社会行为提供了稳定性和意义的活动所构成。
按照他的思路来分析学术学科,则学术学科由三大支柱所支撑着。
(1) 规制支柱:学术学科在制度上是内嵌于大学、研究中心、协会、资助机构、学术期刊等组织的,这些组织意味着很多东西:预算、层级、招募程序、学位证书、资格证书、关于“什么是卓越”的定义标准、学术承认,等等。
这样的学科观,假定制度是一个封闭系统。
(2) 认知支柱:学术学科控制着一种话语,框定了分析单位;它识别出最重要的因果关系;它通过概念、理论、模型等确立了一种语言。
(3) 规范支柱:学术学科除了向学科成员提供(精神)家园、知识体系和方法论之外,还提供一套规范与价值观念。
跨学科研究会撼动以上三个支柱,所以困难重重。
目前,每个学科都向其成员灌输社会学家Johan Asplund(博主注:瑞典社会学家,1937年生)所谓的aspect vision(偏狭视野),使他们习惯于只看到现象的某些维度。
跨学科研究则要求有一个丰富的“视角库”,通过跨学科教育或是加入跨学科群体后,人们方能获得多种视角。
跨学科组织允许社会学家默顿所说的“制度化的歪打正着”。
规则易改变,文化很难改变,这对任何制度都一样。有理由认为,一旦(关于跨学科研究的新型)规制支柱和认知支柱到位了,规范支柱也就有了立足点。
相关阅读
陈立、武夷山,《促进交叉学科研究》述评,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557&do=blog&id=12097。
武夷山,左右手互搏与容纳相互矛盾的思想,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1: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