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李文辉博士最近发现了乙肝病毒受体NTCP,因为乙肝在中国可谓人人皆知,于是举国沸腾一片。饶毅教授对此大加赞赏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37-633211.html。
对于这类科学上的breakthrough,质疑不可能没有。在真正的脱落酸受体被鉴定出来(2009年,两篇science文章同时发现PYL蛋白是脱落酸受体)之前,四个小组分别在CNS期刊上发表文章号称找到了脱落酸受体(2006年那篇Nature已经撤稿,其他3篇CNS文章没有)。试想,如果没有质疑,也许真正的脱落酸受体就不会被发现。
关于最新发现的这个乙肝病毒受体NTCP,科学网上孔晓飞博士已经提出了一些质疑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9944-633582.html。下面我想谈谈NTCP上那个与病毒结合密切相关的关键片段令人生疑的地方。
NTCP,全称是Na+-taurocholate cotransporting polypeptide,即钠-牛磺胆酸共转运多肽,是位于肝细胞窦状隙膜上的依赖钠离子梯度从血液中摄取胆酸的转运体。另外,回肠顶膜上还有重吸收胆管分泌的胆酸的转运体(ABST,apical sodium-dependent bile acid transporter)。这二者是同源蛋白,它们与其他5个转运体同属人类膜蛋白的SLC10家族。
去年Nature上发表了来源于细菌的ABST同源蛋白的高分辨率晶体结构,通过序列比对不难看出李博士指出的NTCP上那个关键片段位于第六次跨膜螺旋(见图1红框圈出的部分,截取自Nature原文的补充材料),因此这段序列直接参与病毒结合的可能性不大,因为这段在膜内。另外,文章似乎告诉我们猴之所以不能感染乙肝病毒,是因为它的NTCP那一段序列与人的有较大差异,而树鼬的那一段由于人的与很像,所以能感染(见图2,截取自李博士原文)。这里就似乎有点问题了,首先,不同物种的同一个膜蛋白在跨膜区的残基有几个差异是很常见的,实际上这大多数情况下并不会导致它们结构和功能的巨大差异,而且Nature的那篇文章并没有发现第六次跨膜螺旋对于这类蛋白本身转运功能有多大影响。其次,就这一段的同源性来说,大鼠的比树鼬的更像人的(见图3),那么为什么大鼠不能感染乙肝病毒呢?
图1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1: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