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段时间我写了一篇“从工程角度谈为什么科研成果难以转化为生产力”(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1364)的文章。昨天跟两位其他研究所的同学一起吃饭的时候,谈到了产业化的问题,那两位同学是物理类的工科研究所,他们两位同学很有理想,正在组织一系列的论坛的活动,想整合企业和科研院所的资源,搭建一个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的平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让科研成果能够在企业中得到运用。我做的课题也是工科类的课题,我们课题组有不少横向的跟企业合作的项目,所以我们对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都比较感兴趣,谈得比较多。我在这里梳理一下昨天谈论的一些思路。
他们研究所研究的行业属于机械制造业,属于比较传统的行业。在这个行业中,有很多成熟的技术,但是技术方面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制约着中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然而除了一些大型国企之外,其他的中小企业无力自主研发,很多装备都是从国外引进,中国自助研发的东西难以应用到生产中。我们分析为什么中国自助研发的东成果难以应用到生产中,原因是:
1、此行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大型国有企业占有了太多的资源,中小企业之间的竞争又很恶劣,成不了大的气候。对于那些大型国有企业,他们自主研发或者是跟科研院所合作,往往是政治色彩更浓,就是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做一些政绩性的工作,而这些工作的成果又不实用,只是个摆设,新的科技成果不管能不能带来经济效益,只要能够吸引领导们的眼球就行。而真正想好好运用科技的力量来提高生产效率的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没有实力来在技术方面研发。
2、有一些中小企业想真正地引进技术,而我们中国的科研院所又很少能够为他们提供一套成熟的技术。中国的科研院所研究的东西比较专,例如有的课题组研究燃机的话,能够把燃机方面研究得很透彻,但是他们并不懂工程实施,对工程没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意思是虽然燃机的性能可以提高很多,但是运用新的燃机的整条工艺路线以及涉及到的问题他们并不清楚,所以虽然燃机做得不错,但是难以把这不错的燃机运用于生产。不管是机械制造领域,其他工程领域也都是这样的,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3、各个课题组研究的东西比较专,不能为企业提供一套完整的技术,而这些课题组的资源又不能很好地整合在一起来为企业服务。
很多工科类的科研院所,申请国家项目比较困难,尤其是像机械制造业这样的传统行业的研究所更是如此。因为申请国家项目很注重创新性,在机械制造业这样的领域,很难有创新的理论、理念,所以很多这行业的研究者们要想申请国家基金,就要就拼命地炒作一些不实用的新的概念,作出一些虚的东西。而搞按照搞工程研究的思路来走的话,因为不能对工程有整体把握,所以又难以真正把技术用在企业中,横向的项目也不容易做好。
对于科研成果难以转化为生产力,有些人把问题归结于企业身上,但是我们觉得企业并没有错。企业的最根本的目的是赚钱,倘若我是企业的老总,如果我想在技术方面投资的话,除非是可行的成熟的能够很容易给企业带来效益的技术,否则我是不会去投资的。中国真正需要技术的中小企业目前生存都很困难,大多数都没有闲钱投入技术,即使有实力的,也不愿意去投入风险很大的技术。因此,我觉得要促使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科研院所这边应该多做些事情,多做一些成熟的技术,而不是一些不完善的技术。
现在的工科类的科研院所,一般是涉及到军工类的项目发展比较好,涉及到民用的,就很少能够得到实际运用。我觉得要想把民用的项目和技术发展好,应该转变理念,做工程就要用做工程的思想来做,不要用太多的做科学研究的办法来做,不要太去追求申请各种国家项目,论文的发表数量等等,而是切切实实地做出一些好的技术,哪怕是这样的技术成果不能发文章。而现在我们的科研体制还是属于一刀切的状态,不管是搞工程还是搞科学研究,都有项目要求,论文要求,这样限制了做工程的人好好地做好工程研究。好在这几年来国家和中科院注意到了这种情况,现在也开始慢慢注重科研成果的实际运用,在考核指标上也开始进行一些有利于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调整。
我这两位朋友开展的论坛已经进行两期了,论坛是邀请一些企业的人士、一些搞科研的人士,大家坐在一起,就企业的一些技术问题进行探讨。因为企业涉及到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各个学科的问题都有,所以往往一个学科的科研人员不能解答所有企业提出来的问题,就需要搞不同的学科研究的专家们来一起探讨和解答。他们也希望更多的想推动中国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的人们来参加他们的论坛,在这里,我也为他们的论坛做个宣传,希望科学网上能够有人参加^_^。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4: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