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y621117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cy621117

博文

常见岩石特征介绍(六) ——凝灰岩

已有 7486 次阅读 2023-4-30 10:15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常见岩石特征介绍(六)

——凝灰岩

凝灰岩是一种火山碎屑岩,其组成的火山碎屑物质有50%以上的颗粒直径小于2毫米,成分主要是火山灰,外貌疏松多孔,粗糙,有层理,颜色多样,有黑、紫、红、白、淡绿、绿黄及黄色等。

根据其含有的火山碎屑成分,可以分为:晶屑凝灰岩; 玻屑凝灰岩岩屑凝灰岩。凝灰岩是常用的建筑材料,也可以作为制造水泥的原料和提取钾肥的原料。

凝灰岩为细粒之火山碎屑沉积物,由火山喷出之灰、砂胶结而成, 岩石内之玻璃质碎屑为透明而略黄色或褐色,呈微小裂片或泡抹状小片;此外尚含有破碎的斑晶及固化的熔岩小块。

凝灰岩反映了火山喷发地质事件,特别是大型火山喷发,持续时间长、喷出物量大、覆盖面积广;每一期火山活动的沉积物具有等时性,所以地质上将凝灰岩层做为等时面来对比地层,其精确度往往高于古生物。

火山喷发时的火山灰中富含营养物质,进入水体后,大大提高了水体营养水平,促使了生物勃发。

    如: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凝灰岩以中、酸性为主,喷发次数多、影响频繁,对湖盆生物组合类型及初级生产力有较大影响。火山喷发物中的CO2、NH3、氮的氧化物等经大气降水作用进入湖泊水体中,可提供重要的生物养分。同时,火山灰等火山浮尘降落进入湖盆水体后,很快会发生水解作用,使得Fe、P2O5、CaO等一些生命营养物质进入水体中,大大提高了水体营养水平,促使了生物勃发和初级生产力的提高。并且,火山物质在沉入水底后也会发生进一步的水解作用,提高了底层水中的生物营养成分,促进了底栖藻类的勃发。

由于火山灰尘提供了丰富的Ca+2、Fe+2、Si+4,养份充足,适合于藻类生物繁衍,在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页岩中,形成一套由生物遗体构成的油页岩—富有机质页岩,这套油页岩分布范围很广,覆盖了整个盆地南部。是很好的生油层系。

火山作用形成的凝灰岩可以作为储集层。如鄂尔多斯盆地长7底部凝灰岩虽然比较致密,但密度较小,一般为2.5-1.4g/cm3,测井声波时差一般大于250μs/m,有些很高。纯凝灰岩孔隙度较高,但往往混入泥岩,成岩后变得致密,通常凝灰质泥岩及泥质凝灰岩具有一定孔隙,一般孔隙度为5%-10%,部分地区及层位孔隙度较高,所以凝灰岩可以作为储层

在钻井取芯中,常常遇见凝灰岩。凝灰岩有浅黄色、灰黄色、褐黄色等。岩性软,手摸有滑感,像肥皂片一样。

在露头剖面上也经常可见凝灰岩。如:铜川淌泥河剖面,延长组长7底部油页岩中有大量的含铁凝灰岩层,凝灰岩层颜色呈暗红及黄色。因受晚燕山运动影响,淌泥河剖面地层倾斜几近于直立。

铜川聂家河剖面延长组长7油页岩内夹多层凝灰岩条带,凝灰岩层颜色呈黄色及暗红。其它如衣食村、霸王庄、何家坊等等铜川剖面上都有凝灰岩层存在,可以说整个延长组特别是长7层中都有凝灰岩层,只是薄厚不一规模不等,以薄层及多期薄层为主。

凝灰岩电性表现为尖刀状高伽玛、高时差、低感应电阻、大井径。在鄂尔多斯盆地长7底部凝灰岩最为明显,全区分布稳定,厚度在1-3m,为盆地区域性地层对比主要标志层。在盆地内的陕北地区以K1-K9标志层凝灰岩较明显,岩性为淡黄色,分布稳定,厚度在0.5-2m,为陕北地区地层对比主要标志层。

近年来,鄂尔多斯盆地凝灰岩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如中石油研究院的郭彦如、长庆油田研究院的冯胜斌等,对延长组凝灰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独到的见解,这些成果对以后类似的研究及油田生产都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互联网、教科书及专著

2023年4月30日

 

凝灰岩1.jpg

                  凝灰岩(照片来自网络)

凝灰岩2.jpg

         A68,延长组长4+5,凝灰岩(0.1m)


凝灰岩3.jpg 

铜川趟泥河,长7近于直立的油页岩中含有大量凝灰岩铁质凝灰岩,

呈黄色及暗红 

凝灰岩4.jpg

 铜川聂家河,长7油页岩油页岩内多层凝灰岩条带,呈黄、土黄色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836712-1386305.html

上一篇:七律.两首—4月27日上午游城市运动公园有感
下一篇:七律 五一节感怀(三首)
收藏 IP: 124.23.132.*| 热度|

6 尤明庆 宁利中 孙颉 郑永军 刘炜 陈满荣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7 18: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