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子的学术打假与国内学术界学术标准的建设
2011.04.28
前几天写了两篇关于学弟方舟子夫人刘菊花的硕士论文涉嫌抄袭的博文。有人说我是挺方学弟,有人说我是给他夫妇挖坑。
《为刘菊花的硕士论文涉嫌抄袭说句公道话》博文链接:
《再为刘菊花的硕士论文涉嫌抄袭说句公道话》博文链接:
事实上,我对舟子学弟的态度是一贯的温和道义派。从来没有多么挺他,也从来没有给他挖过坑。
四年前肖传国教授在北京告方舟子没有告赢,我就说那是件好事。另外,我也劝告肖传国教授好好做自己的研究,要通过研究来证明自己,不要去官司打来打去的。老肖也许没听到,结果弄得自己从现在开始两年之内不能上自己心爱的手术台去治病救人。
2007年5月28日《方舟子的打假人生以及科学和人类价值》博文链接:
作为温和道义派,我支持对一些很不像话的学术弄虚作假进行揭露,也批评国内学术上存在的问题,但是我并不认为打假是改变中国学术界的希望,就像反贪局绝不是惩治腐败的希望一样。
中国学术界的希望,最重要的是要让受过好的训练、并且能够扎扎实实做学问的人做出好的研究,并且能够不断地在学术和职业上得到发展。
要了解我的这个一贯立场,可以去看我过去的很多博文,比如四年前的那篇《方舟子第二?》。
2007年6月30日《方舟子第二?》博文链接:
中国国内的学术水平不高,这是不用太争辩的事实。最重要的事情是即使学术水平不高的人,绝大多数也希望提高自己的水平。当然,承认自己学术水平不高,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因为这涉及到考评问题、绩效和奖金问题、甚至饭碗问题。
我一直都是承认自己水平不高的,那是因为我总是拿自己去跟自己的老师和有成就的同行相比。当然有时候我也会说自己的水平其实挺高的,毕竟自己一直是名校毕业,又年纪轻轻做了研究员和博导,在中国科学院经过若干年努力还是不声不响地做了些让国际同行称赞的研究。这也证明只要天时、地利、人和,在国内的环境下面还是可以做出一些像样的有影响的工作。
国内的学术环境当然也有很多问题。有少数人在认认真真地作假,也有少数人在人人真正做研究,但有大多数人是在认认真真地做不好不坏的研究。应该从学术界被淘汰的,不仅仅是那些弄虚作假和学术不端的人,而且也包括大部分认认真真出来的不好不坏的研究。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有好的学术标准,能够确认选拔那些优秀的研究人员,让他们来主持做更多和更好的研究。
方舟子的打假,即使做得很好,最多是设立一个较低的底线,事实上不会对建设好的学术标准有更多的帮助。要建设好的学术标准,最重要的是要让经过同行公认的好的科学家和学者来做同行评议。
同行评议这件事情,方舟子是没有能力,也没有资格来做的,因为他自己的定位是做科普,打假都是业余,并不做真正的学术研究。不仅如此,其实很多国内学术界现在已经在做同行评议的人,也并不够合格来做同行评议。在这些人里面,有很多人并不是同行公认的好的科学家和学者,他们只是在认认真真或者不认认真真地做不好不坏的研究而已。这些人,在国际学术界中肯定是没有机会去做独立的研究,更不用说去参与同行评议。他们如果去做与他们的能力相称的事情最好。可惜,在中国学术界,很多人都认为自己有资格去做他们的训练和能力不允许他们做好的事情。
当然,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并不见得是这些人自己的责任。中国人常说:“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像我自己就因为蜀中无人当过一段时间的先锋。11年前,我自己的独立研究才开始开展两年,就被任命为所谓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副主任和研究所的实验室主任。为什么呢?实验室当时有一位超过75岁的院士,两位第二年就要退休的老研究员,一位第二年就要退休的副研究员,一位技术员,一个技工,一个秘书,按照规定够得上资格去做实验室主任的人也就是我了。在我做主任的几年期间,陆陆续续找回来几个年龄和我相当的年轻人,四年以后领导觉得自己找到了更合适做主任的人,再加上我也完成了自己的过渡使命,人们还担心我的研究会因为做实验室主任受影响,于是就帮我卸了磨去专心致志地做自己的研究。事实证明,我做研究还是比作实验室主任更拿手,所以皆大欢喜。问题在于,现在还有很多人连我这个廖化都不如,也去做了先锋,这才是蜀国真正的悲剧。这也是中国学术界的真正问题所在。
了解中国学术界的人,都知道过去十几年在中国学术界发生了些什么。国家要发展知识经济,再加上GDP大幅增长,国家对学术研究的支持也大大增加。在学术标准和评价问题上,邹承鲁先生在90年代中期就大力呼吁大家发表SCI收录期刊的论文,后来又逐渐发展出要看发表论文的SCI收录期刊的影响因子,后来又说要看SCI引用次数,最近有有人说要看什么SCI引用的H-Index。他老先生用心虽然良好,却引入了一个驱之不去的妖孽。因为每一次这样的标准变化并且风行,都不免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先是SCI论文数目的大跃进,后来是发表在影响因子较高的期刊上的论文数目的大跃进,最近其实已经出现了引用次数和H-Index的大跃进。老实说,这些最后都是学术界权力转移和经费分配的游戏,国际上真正的科学评价标准从来不这样。
对此仍然可以拿我自己做例子。
在国内十年见,我的研究组论文发表了40篇左右,加上在国外做博士和博士后时候的论文也就50篇左右。其中没有大家常说的化学类高影响因子期刊的论文,目前引用不超过1300次,H-Index勉强20。不过,事实上在五年前,引用次数和H-Index还远比这低的时候,就有美国的国家实验室和大学了解到我的工作,主动邀请我去做PI或者教授。不要说国内学术界的同事和学生感到奇怪,连我自己都感到奇怪。有什么办法呢,评价标准不同,一个人的垃圾成了另外一个人的金子。我在接受了国外的职位之后,还有不少有心人专门去看我在化学所的主页上的论文信息,断定我大概是因为水平不行,在化学所研究做不下去,实验室主任也被罢免了,只好又回美国来做老博士后。虽然事实远不是这样,不过按照他们的标准,连辩解的余地都木有。
如果中国学术界真的要有一个世纪之问的话,其实最应该的问题是:为什么像我这样一个背景和训练良好,又在国内独立做出些国际同行普遍承认的研究的有潜力的处于上升期的科学家,在国内却得不到相应的承认和更多的支持?
这其实不是我个人的问题,而是所有国内科学家都面临的问题,不然我也懒得在这里提出来。
实话说,我在国内学术界并不是没有得到支持,不然我也不会作出点像样的工作来,这是国内学术界好的一面。但是,我还是选择到国外来进一步发展我所喜爱的研究。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在国外可以得到更需要的支持和有更好的研究机会。而在国内学术界,则是很多做不了太多像样研究的同行在挤占这些研究机会。这样的事情因为并不在少数,是中国学术界真正最严重的不公平,也是对中国学术界的发展最坏的事情。当然,我在国外在学术上可以更多地和国际同行以及他们的博士后和学生进行交流,进一步增加研究工作的影响。自己何乐而不为呢?
方舟子学弟的打假事业,究竟会对这样的状况的改善和学术标准的建立起到多大的作用呢?我的答案是:相当小。
我相信那些在科研第一线扎扎实实的科学家们,对这一点都和我有相同的看法,他们会,而且也是选择了做温和道义派,在一定程度上同情支持方舟子的打假事业,但也与之保持一定的距离。相反倒是有些不那么扎扎实实做研究,更喜欢在国内学术界搞点争权夺利的人常常会算计着利用方舟子的打假事业。当然,客观地说,这并不完全是方舟子的错,他自己也未必这样认为,但明白的人了解其背后的事实有时候就是如此。
最后还是回到博文开头刘菊花硕士论文涉嫌抄袭的问题上来。
首先,刘菊花的硕士论文存在着非常不规范的问题,我觉得不用多讨论,舟子学弟自己现在也承认。
其次,从公正的角度来看,这在国内学术界的确是很普遍的问题,也没有必要小题大作。
正如陈安学弟博文章说的那样,如果真把现在要过问此事的陈力丹教授的几百万字的著作拿来梳理一下,十有八九会找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出来。
陈安《开始调查刘菊花之后,中国社科院几成毕业生会人人自危?》博文链接:
汪晖的论文被揭露出来问题之后,朱学勤不是很自信吗?结果他自己照样有类似的问题,而且好像比汪晖的还严重一点。我个人武断地讲,人文学界的人物和学生里面,有类似问题的人真的不会少。
人家会说你一个化学家怎么会知道这些?不好意思,俺经常看人文学科方面的文章和出版的学术论文,对于国内人文社科的治学方式和水平还是有点直接经验的。这并不是要一棍子打死很多人,最重要的其实是要认清现实,找出办法来改变现状,既不要做出朱学勤那样自己不好下台的事情,也不要弄得人人自危,反倒觉得神马都是浮云。
其实中国的大学和学术界现在自己最应该弄清楚的一件事情是如何实实在在地在提高学术水平的基础上学会温和地清理门户。太多的平庸之人占据学术殿堂,受到损害的并不了仅仅是研究经费的浪费,而且是失去未来的发展机会,以及阻碍未来人才的培养和选拔。现在广大的中国家长每年宁愿花十万、几十万都要把孩子送到外国去读书和求学,对中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水平和能力普遍缺乏信赖,难道我们的大学和研究机构还没有严重的危机感吗?
清华大学这几天在庆祝建校100周年。老实说,清华大学什么都好,就是教授的普遍学术水平需要大大提高。智商高的小孩,送到智商和水平都不够高的人那里去接受教育,您除了夸奖这帮孩子聪明能干之外,究竟能教出些什么名堂来呢?总是关起门来做武大郎也不是个事儿啊。所以,清华大学的主要问题也不是学术打假的问题,而是如何拒绝平庸。不然怎么可能有一流大学的样子?
总而言之,学术打假并不完全是个扯淡的事儿,不过那么多人对于学术打假有热情却的确是扯淡的事儿。国家的富强从来不是靠革命和破坏来达成的。那些民国的革命志士,武装起义推翻了满清,难道中国就给治理和建设好了吗?最后还不是军阀混战一场了不了事。同理,学术界的打假和扒粪,冤冤相报,也不会是达成学术界建设的出路。
这正是我作为民间科学家对于学术建设的基本态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76-438289.html
上一篇:
清华百年庆祝大会上化学家很挣脸哦下一篇:
我为啥子不怎么留恋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