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casunx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icasunxi

博文

对《中国的加拉帕格斯综合症:中国技术标准的死胡同》的评论 精选

已有 4703 次阅读 2015-1-14 23:00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背景介绍:20141215日,美国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发布了报告《中国的加拉帕格斯综合症:中国技术标准的死胡同》,指出中国正在经历如日本的ICT产业所经历的惨痛教训一样,使用国内的技术标准,而不是采用全球的ICT技术产品的技术标准,中国将会面临加拉帕格斯孤岛效应的风险,使中国的ICT技术和市场脱离全球规范,从而被孤立。因要为一份内参性质的咨询报告审稿,故而有幸接触到,以审稿意见成此评论。



在去年12月由财新和阚凯力发起对TD-SCDMA的舆论攻势之后,我曾有很长时间疑惑于此:为什么这两件事情会前后脚地出现在舆论风暴的中心位置?当我看到这篇评述的时候,这个问题似乎得到了一些回答。而对财新和阚凯力的言论,已经有先后一大批业内人士——如项立刚、李进良、邬贺铨——指出其荒诞不经之处,有关的老话(如TD到底是否封闭、3G能否算作失败等等)在此不再赘述,请本评述的作者自行查阅。而为免利益代言之嫌疑,本评审意见不再纠缠于TD-SCDMATDD-LTE这些技术标准的历史问题,我们跳出中国这个局限来看美国这份报告及本评述的历史硬伤。希望在说明这些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之后,我们能够看清美国人这份报告的“良苦用心”。

首先,国际标准的形成是一个完全的市场过程吗?说白了,今天在国际舞台上、或即将走上国际舞台竞争的ICT标准,已经与移动计算技术这个大潮流不可分割。那么在形成这些参与国际竞争的标准之前,美国工业界是完全靠自己的力量和市场过程完成这些工作的吗?早在1995年之前,美国国家科学院完成了一系列调研报告、指出了数字化和移动、计算、娱乐技术融合的发展趋势,而与中国科学院之于中国政府一样,作为美国联邦政府的智囊,美国国家科学院的这些智力准备导致了美国此后的ICT政策(包括信息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加之此前几十年来自美国联邦政府的一系列研发资助,才有了今天美国在移动计算时代的技术优势。没有这样的优势,美国人会建议中国以市场方式推动标准发展?没有这样的优势,美国会建议中国采纳IEEE等机构的国际标准(与ITU以国家为单位的组织方式相比,企业、尤其是技术领先企业在IEEEASTM标准中的发言权大大增加,这势必强化发达国家在其中的话语权)?

紧接着的一个问题是,如果没有这样的技术优势,发达国家会追随市场的选择而放任国际标准的形成吗?让我们看看日本,在文中被一再拿来与中国当前的技术民族主义进行对比的日本。日本ICT工业为什么会落入“Galapagos effect”,或者是被日本学者伤心地称为“leadingwithout followers”的悲壮境地?是因为日本通信工业闭关自守、不愿与外界互通有无?对电信工业与服务业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通过快速的学习西方技术,日本通信设备工业曾经红极一时,只是在中国进入这个行业之后没落了,而与此同时没有没落的老牌企业没几个,美国企业也没落了。ICT技术的快速进步导致了这样的境地。(换句话说,即便真的存在Galapagos effect,它也不足以解释日本的沦落。而即便是技术进步了,NTTDoCoMo到今天也是世界上最强大、最具创新力的电信运营商之一。那么,曾经红极一时的日本电信工业,为什么会在短短几年时间之中变得孤僻冷淡、不喜交流呢?因为:作为一个风头强劲的追赶者,欧美对日本的发展势头感到恐慌,并因此以非市场的手段“设计陷害”了日本通信业。在ITU组织3G标准征集的过程中,日本率先拿出一套方案,这套方案的技术指标远远优于当时欧洲准备提交的方案。为了保障自己在3G国际标准中的话语权,欧洲企业(以爱立信为代表)暗中操作国际电联(ITU)调整了3G制式的若干基本参数,并紧急攒出今天的WCDMA制式。这样一番运作的结果是日本标准自此无缘移动通信国际标准之列,而日本通信工业此后十余年间成为全球通信工业孤岛。这就是美国人说的市场过程?这就是他们大肆鼓吹的“国际主义”和他们极力贬损的“民族主义”?到底谁在搞“技术民族主义”?我们甚至可以问:哪个国家在工业政策上没有民族主义倾向?(可能只有中国当年那帮鼓吹“以市场换技术”的脑残才会认为民族主义是工业发展的毒瘤!)美国曾经心甘情愿地接受自己平板显示工业的无能吗?不也是曾要举全国之力来跳出日本和韩国主导的国际技术主流吗?为什么同样的事情到了中国身上就成了“技术民族主义”呢?

那么,以日本的例子来说明中国是否合适?当日本在十余年没有回归全球通信工业主流标准、而中国接连提交TD-SCDMATDD-LTE两代标准、并均获成功通过的情形下,这种对比有意义吗?当日本标准不具备ITU授予的国际标准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说当年的日本3G标准的确是一个本土标准(localstandard),但当中国的两代通信标准统统获得ITU认可、并作为国际标准走出国门的情况下,我们有什么理由说TD-SCDMATDD-LTE是“国内技术标准”,美国人又有什么资格敦促中国“与国际标准接轨”?难道美国人提交到ITU的标准就是国际标准,中国提交到ITU的国际标准就是本土标准?这种双重标准是关照中国、还是美国例外?

美国对中国的关照还集中体现在它积极地为中国标准政策“画道”:在其就中国标准战略给出的三种选择中,极力建议中国作为一个平等的参与者,秉承自愿、透明、基于共识的、以市场为主导的原则参与标准制定;而对另外两种标准战略(继续奉行加拉帕格斯孤岛的孤立的本土技术标准,或是参与全球标准制定,成为制定标准的一员或争取主动权,为本土企业创造优势条件)态度冷淡。但事实上,恰恰是美国不置可否的这两种政策路线才是真正站得住脚的路线:在相对微观的技术领域,中国完全可以采取完全本土化的技术标准,比如对于WIFI这种领域,最后最核心的问题就是一块芯片,物理层、Mac层都在这一块芯片上,解决这种问题可能只需要一两个企业,谁能生产和制造这样的芯片,谁就站在了国际工业的关键位置上;而对移动通信标准这类复杂技术系统而言,一家企业或一个国家很难独自掌控整个技术系统,掌握一些独到的核心技术,从而融入国际技术体系、以本土标准争取国际话语权也是可行的。TD-SCDMA的发展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同时,TD-SCDMA的历史告诉我们,在系统层次上掌握一项工业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设计标准,会极大地有利于本土产业链上下游的健全发展,这种发展带来的结果只能是本土消费者福利的增加(因为减少了专利费支出),而不可能是报告中所说的“损害当地消费者和企业”。退一万步讲,当大家在移动计算时代处于同一起跑线,都在争取尽早跻身国际标准的时候,如果中国这样有着13亿人口和全球最大移动通信网、最大ICT工业基础的国家,都不能在自己家门口以国内市场的战略资源、把本土标准“养育”成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通用标准,还有哪个国家有这种能力和资源来完成这件事?相反,以当前中国在移动计算领域的技术储备,如果把中国的市场资源和技术人才拱手让于跨国公司、而没有政府强有力的、“民族主义”的干预、保护和引导,其结果只能是重演当年牺牲了市场、却没能换来核心技术的悲剧,而使亲者痛、仇者快。

十年前,美国人和欧洲人合演一出“双簧”,把日本ICT工业赚入彀中;今天,美国人又希望用这样一份报告、诱导中国在ICT工业上自废武功,不得不说算路深远、也蛮拼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735012-859509.html


下一篇:工业发展和自主创新是一场持久战
收藏 IP: 123.117.121.*| 热度|

3 姬扬 秦承志 黄永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8 02: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