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sf6 生态管理缔造美丽海洋

博文

[转载]【书评】|规模的硬规律(十)

已有 2142 次阅读 2019-2-7 22:17 |个人分类:海洋科普|系统分类:科普集锦|文章来源:转载



【书评】|规模的硬规律(十)

作者:万维纲 

科学作家  “得到”APP《精英日课》专栏作者

(续)


寿命的定数

3. 寿命的公式


衰老的根本原因是细胞受到损伤。损伤有各种情况,这里我们特别强调一点,就是在终端毛细血管和细胞之间的磨损


血液供给到细胞的过程中有一个黏滞力,会对毛细血管产生物理上的磨损。只要血液在流动,就存在这种磨损,就好像轮胎一样,只要你开车就有磨损。


可惜人体不是汽车。汽车轮胎磨损严重后可以换轮胎,至少方向盘还是好的。对人体来说,毛细血管遍布全身每个角落,损伤发生在全身的每一个地方。磨损的结果不是一个零件坏了,而是身体所有零件都磨损了,是各项机能全面下降。


下面这幅图是人的几项身体机能随年龄的变化。


公式1.jpg


从图上看,肾功能在10岁左右就达到顶峰,其他几项机能达到巅峰是在20岁左右。巅峰水平也就能维持到35岁左右,从此就是走下坡路。过了40岁,各项机能就以同样的速度在下降。


为什么会是同样的速度呢?因为衰老,因为毛细血管的损伤是全面的。


据此,我们可以估算一下寿命。


首先,损伤是因为新陈代谢在毛细血管里传输能量导致的磨损,所以损伤率是与代谢率成正比的。既然代谢率与体重的3/4次方成正比,那么损伤率也是与体重的3/4次方成正比的。


其次,我们假设一个生物体全身细胞损伤到一定比例,它就要死亡,这就是寿命上限。不管这个比例是多少,它都与体重成正比。


据此,


公式2.jpg


这就是为什么生物的寿命是与体重的1/4次方成正比的。


所以,总体来说,动物体形越大,寿命越越长。根本原因在于大型生物身上的细胞比较多,其损伤速度相对来说较慢,能够维持较长的时间。当然,这只是一个大致的规律,寿命还和生活水平、医疗条件等各种因素相关,比如人的寿命就通常比大象长。


而且 ,这也不是说人越胖越长寿,长胖只是脂肪多,你得各种细胞都多才行。


那有什么办法能够延长寿命吗?


4. 延长寿命的两种方法


代谢率越低,寿命就越长。代谢率是正比于体重的3/4次方的,但它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一个因素是温度。化学反应与温度有一个反比的指数关系,具体公式我们就不写了,总之是温度越高,化学反应的速度就越快;化学反应速度越快,代谢率就越高。


所以,为了长寿,你需要低温的环境。韦斯特说得比较极端,他说现在全球变暖,如果全球平均温度提高2摄氏度,那对所有生物都是一种威胁,因为代谢率都提高了,寿命都会缩短。


我觉得这话有点儿夸张。如果你真的很在意温度对代谢率的影响,那你就应该去一个气候比较冷的地方生活。对此韦斯特没有提供什么证据。不过,我还真找到一个统计图(1),表明生活在寒冷地区的人平均寿命的确更长一点儿。


公式3.jpg


我觉得这个效应不算大,毕竟哺乳动物是恒温动物。韦斯特说,“如果你能人为地把体温降低1摄氏度,你的寿命就能延长10-15%......”但是,要想通过降温长寿,你得长时间处在寒冷之中才行,大冬天躲在温暖的室内可不算。可是,寒冷可能会带来其他健康问题。


第二种办法就是少吃一点儿,直接减少新陈代谢。以前,人们对老鼠做过很多实验,吃得少的老鼠的确寿命更长。韦斯特赞同这个看法。


不过,2017年咱们《精英日课》专栏讲《端粒效应》那本书的时候提到过,同样是吃得少,用猴子做实验并没有得到延长寿命的结论。还有人拿人做了短期的实验,吃不饱的人的端粒并不比正常人长。所以,我有点儿怀疑这个结论。


不管怎么说吧,如果纯粹从代谢率这个硬限制角度考虑,延长寿命的办法大概就只有“饥寒交迫”了,而且我们还不知道能有多大效果。现在市面上所有延年益寿的方法,因为解决不了毛细血管磨损这个硬限制,肯定都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那你可能会说,人体除了磨损外,不还有个自我修复的功能吗?的确如此,但修复要消耗很大的能量,而那部分能量已经算在前面说的维护部分里面了。归根结底,修复能力是由进化决定的。进化最关心的是让你在40岁以前生10个孩子把基因传播出去——进化并不在乎你完成这项任务以后还能活多长时间。


不过,好消息是人毕竟还是比进化的“设计”活得长。标度律规定心率与体重的-1/4次方成正比,而既然寿命与体重的1/4次方成正比,就意味着所有动物一生的心跳总次数是一个固定的数字。事实上,除了人,所有哺乳动物一生的心跳总次数都是15亿次,而人是25亿次。


这是今天坏消息之中的好消息。人,毕竟还是脱离了进化的设定。


所有这一切都是因为代谢率正比于体重的3/4次方。这是一个k<1的亚线性关系,因为有了这个关系,生命才有这些限制。之所以会有这个3/4,就是因为我们的血管是一个接近理想分形的状态。毛细血管遍布全身,就像你把一个床单反复折叠、压到很实之后,它就不再是二维的床单,得按体积计算了。血管本身已经是三维的,遍布全身后就成了四维的。


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人的血管摊开,总长度能达到10万千米,相当于绕地球2.5圈。


非生物的网络结构绝对做不到这一点。不过公司、城市也有自己的标度律。

(待续)



来源:

万维纲。规模的硬规律。见:《规模》解读本。中信出版集团。2018.6


-----------------------------------------------------------------------

《海洋生态大讲堂》微信公众号

浙江省重点智库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合作微媒平台


海洋在说话,您我来代言!

《海洋生态大讲堂》欢迎您!

投稿邮箱:550931758@qq.com

请您在留言中标注为《海洋生态大讲堂》投稿,

并提供个人简历及联系方式。

我们筛选审核后,将以全文刊出!

热烈欢迎广大自愿者合伙参与公众号运营!


                附: 投稿类型与要求

                (1)主题一定是有关海洋生态学内容的稿件;

                (2)原创文章,请配必要的图表;

                (3)好文推荐,直接发来原文,或请注明出处;

                (4)重要会议报道或信息,请附必要图表及其标题说明;

                (5)重大项目科研进展,或重大会议学术报告PPT;

                (6)重点团队介绍,或重要人物专访。

您的赞赏是我们前行的最大动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721-1161131.html

上一篇:原创连载:寻找中国海 第一集 生命之海(二)
下一篇:[转载]【书评】|规模的硬规律(十一)
收藏 IP: 180.164.3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 07: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