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则科学新闻的联想
屠呦呦,苏联互联网,华为5G
李兆良
2019.1.26
今天读到两则科学新闻,一则略旧的历史科学考古新闻。三者引起一些联想。
一.屠呦呦获提名“20世纪最伟大人物”
獲得2015年諾貝爾醫學獎的中國女科學家屠呦呦,再次登上了新闻头条。英国BBC新闻网新版块“偶像(ICON)”栏目发起“20世纪最伟大人物”评选。在14日公布的“科学家篇”名单中,中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成功进入候选人名单。她是唯一全部在中国受教育的华人科学家,唯一健在的人选。
BBC列出了她入选的三大理由:在艰难时刻仍然秉持科学理想; 砥砺前行亦不忘回望过去;她的成就跨越东西。关于“20世纪最伟大人物”的新闻,请看:
https://3g.163.com/ent/article/E6EB34M300038FO9.html
当屠呦呦第一次上国际新闻时,英国《衛報》用的標題為「從默默無聞到諾貝爾獎:謙虛的科學家」。屠呦呦的荣誉是因为她在没人关心科学研究,甚至干扰科学研究时,坚持努力奋斗,用行动去实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她领导的研究项目——青蒿素,挽救了亞洲和非洲數百萬受瘧疾折磨的患者。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press_review/2015/10/151006_press_review
文章說,1969年,當時年屆39歲的屠呦呦被中國領導人毛澤東賦予一項重要的使命,找到治療瘧疾的藥方。英國衛生大臣亨特所講的一句話,督促英國人要像中國人那樣的努力工作。
不能否认,很多这类奖都有相当的政治背景,科学奖基本上比较客观。最后名衔的科学家得主是Alan Turing,当然,电脑与互联网的直接影响太大了,实至名归。屠呦呦,居里夫人,爱因斯坦都没当上。不过,有两点值得深思的:
1. 其他很多人心仪的科学家,包括中国科学界不少知名人物,连最后提名都没有。
2. 为何不是中国人发现屠呦呦?中国科学管理的发展方略特别该重视这问题。
善待科学人,善用科学。
二.前苏联发明了互联网,却倒于互联网
从互联网,电脑,引起了另一宗新闻。
苏联军队计算中心副主任基托夫(苏联控制论创始人)建议将全国军用网络兼顾民用,在各大城市地下隐秘位置的信息中心,成为军民两用的信息站点。这就是现代互联网的雏形!这是在1960年!…苏联政府各部自行自行建立了七倍数量的内部信息管理系统,彼此之间不连接,甚至软硬件都不兼容,莫斯科、列宁格勒、乌克兰、白俄罗斯、东德、捷克各路“IT诸侯”卖身投靠各部委,党同伐异、各显身手的时候到了。… 苏联经济的浪费、低效愈发严重,粗放式大项目耗尽了国力,而内涵式发展无从谈起。数量经济学、全国经济自动化的梦想,最后终结于利益集团的“技术封建”私欲。… 科学腐败,技术萧条,科技封建,往往是大国衰亡之兆。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75008&s=fwzxfbbt&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前车之鉴。科学求真务实的本质被权力捏死,第一生产力和国家发展竞争力的本钱就完了,权力本身也没有好处。以前错误的科学政策铺下今天衰败的路。
再次警告我们:“ 善待科学人,善用科学”。
三.华为公布5G基站核心芯片 – 西周霸国的下场
https://mp.weixin.qq.com/s/eJsc8S3H3koC2maxZDeGew
5G技术将主宰今后的互联网/物联网,以及整个世界的信息与社会发展,从图灵得BBC的“20世纪最伟大科学人物”奖,已经可知。因此受到各国密切的关注,引起孟晚舟事件。关于5G的重要性与国际为此的博弈,新闻还在发展,大家自己去搜看好了。
每次提起孟晚舟事件都令人想起一次奥运会Tanya Harding 和 Nancy Kerrigan的往事:Harding找人敲伤对手的膝盖,企图拿溜冰冠军,结果身败名裂。不用正当技术,企图阴谋诡计去夺冠军的,终于赢得的是永世的骂名。
从此又想到20世纪一项重大考古发现。考古发掘才知道西周时山西有个霸国,历史上不见经传。http://www.kaogu.cn/cn/kaoguyuandi/kaogusuibi/2016/0224/53100.html
山西大河口的霸国遗址
霸中簋及铭文:“霸仲作旅彝”
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
霸,在中国历史上是很坏的贬义词,大概始于霸国不守规矩,破坏制度。它为中华人民深痛恶绝,以至历史书把它全部抹掉。霸国如何霸道,历史不载,只能猜测。中国永不称霸,是有历史渊源的。天道唯真,酬勤,以霸服人,终不久。
项羽败亡,被称为楚霸王,秦也被批得一文不值,大概是汉要把秦、楚极力低贬,其实,汉传承了高级的秦、楚文化,汉开始了“成王败寇”的历史改写。嬴政与项羽有他们的缺失,但是没有秦与楚,也没有今天的中国。中国人被称为汉人,其实我们也是秦人,楚人,秦与楚就在我们血液里。
应该以科学态度对待历史。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21: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