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Lee1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LLee19

博文

郑和环球航行测绘延伸了一带一路[今日头条]

已有 5654 次阅读 2017-6-27 20:48 |个人分类:科学正史|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坤舆万国全图, 郑和, 明代大航海

郑和环球航行测绘延伸了一带一路

导读:

北京地铁6号线,车公庄西站,一幅获得全国美术展最高奖的壁画《面向世界》,每天经过这里的人成千上万,却很少有人知道这幅壁画中的地图《坤舆万国全图》大有来头——如果在网上搜索《坤舆万国全图》,一般媒体教科书会说这张地图是西方传教士利玛窦所绘,在明朝万历年间流入中国,从此为中国打开了面向世界的一扇窗口,拉开了“西学东渐”的序幕,西方科技知识陆续传入东方。

其实,这张地图还默默记录着更多的秘密,有一位治学严谨的学者,李兆良教授,从研究这幅地图的证据开始,用了十多年的时间,综合世界史原始资料,通过比较14至19世纪间600多份地图,分析地图中地名、语源、地形、注释等,证明《坤舆万国全图》的真正作者并非利玛窦或欧洲航海家、地理学家,而是明代郑和下西洋时期的中国人。李兆良教授以现代科学研究态度和方法揭示真相,用刑侦推理来侦破600年的历史悬案:到底谁最先发现了美洲——是郑和下西洋时代的明朝中国人——他们不仅到达过美洲,而且测绘了第一份世界地图,此项发现推翻了现有的世界地理大发现史、地图学史、科技史,平反了‘600年的冤假错案’。

郑和下西洋,200多艘海船、2.7万多人,其船只之大、海员之多、时间之久,堪称是‘大航海时代’的先驱,远超几十年后的欧洲航海家麦哲伦、哥伦布、达伽玛等人。然而,历史沧桑,由于郑和下西洋的档案在明代中期被损毁,以至于后人连郑和船队到达过什么地方,都存在争议。

李兆良教授是一位治学严谨的学者,他不是通过少量几个孤证就匆忙得出结论,而通过大量的事实证据和严密的推理,经过十几年的研究才做出如此重大的发现。

本文节选自李兆良教授的一次公开讲座,鉴于时间和篇幅的限制,只通过对比了四幅地图,对主要证据和推理做了一番提纲挈领的概述。

小编有幸在半年前聆听了这次讲座,随后一直在微信群里见证了李兆良教授与全球各地的数百位热心读者、专家、学者一起搜集、讨论、分析世界各地新发现的各种实物和文字证据、资料,同时也见证了海内外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和科研组织、机构的认可,深深为李兆良教授的精神所感动。

若大家阅读本文之后有疑问,请搜索李兆良教授在科学网、新浪网的博客,或者阅读已经公开出版的两部专著《坤舆万国全图解密》和《宣德金牌启示录》。

京东上已经可以很方便地购买到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简体版《坤舆万国全图解密》,书中有更多的证据和更详细的推理、阐述。

虽然这是一部世界史著作,但却像历史侦探小说,具有很强的知识性、故事性和趣味性,不仅为历史翻案,也挑战了固有的‘西方中心论’的科学史观,从而改变国人对‘西学东渐’的成见和迷信。

郑和环球航行测绘延伸了一带一路


北京地铁6号线,车公庄西站壁画,面向世界

作者介绍:

李兆良教授,1943年生于香港,香港中文大学生物学学士、美国印第安纳州普渡大学生物化学博士。曾任耶鲁大学化学系研究员,德萨斯州农工大学化学系副教授,康宁公司生物科技资深研究员,伯特尔研究所生物科技资深研究员,香港生物科技研究院副院长,中港美三边合作药物研发公司总经理。1979年中国科学院邀请回国访问并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地中科院研究所讲学,2014年李兆良教授被推选为“美洲郑和学会”会长,Midwest Epigraphic Society Journal主编。

李兆良教授退休后,在2006年偶然获得美洲印第安人聚居区出土的宣德金牌,在好奇心驱使下,深入研究相关历史资料,利用电子文献、地图、博物馆资料和实地调查,从科学的角度综合比较欧洲史、中国史、美洲史,发掘出几百项中国文化遗留在美洲的线索,特别是具有明代特色的文化。

最重要的证据来自一幅大型地图:《坤舆万国全图》,该图的墨线印本现藏于明尼苏达大学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网页有高清扫描副本。过去400年,该图一直被认为是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根据欧洲绘制的世界地图制作的。李兆良教授发现该图内容与欧洲地图有不相容的矛盾:地图上的欧洲地理是古老过时的,地名是罗马时代的;美洲地理却是利玛窦去世200多年后欧洲人才知道的,因此该地图被称为‘不可能的黑色郁金香’。经过对14至18世纪发表的600多张地图以及探险家的原始记录的深入仔细查考,与同时期欧洲绘制的地图比较、定性和定量分析,李兆良教授证实《坤舆万国全图》实际上是在郑和下西洋时代,公元1430年左右完成,主要作者并非利玛窦或欧洲航海家、地理学家,而是明朝郑和时代的中国人,明代中国人不只到达美洲,而且测绘了第一份世界地图,此项发现推翻了现有的世界地理大发现史、地图学史、科技史,平反了‘600年的冤假错案’。

自2006年开始,李兆良教授在美国、中国(包括香港、台湾)演讲多场。

李兆良教授发表中英文论文多篇,台湾地区的联经出版社于2012年和2013年出版了繁体版《坤舆万国全图解密-明代测绘世界》与《宣德金牌启示录-明代开拓美洲》两部专著。

中国测绘科学院《测绘科学》于2016年7月发布了李兆良教授的论文:明代中国人环球测绘《坤舆万国全图》——兼论《坤舆万国全图》的作者不是利玛窦;2017年7月将发布李兆良教授的最新论文《中国在公元1430年前测绘美洲》,该论文英文版《Chinese Mapped America Before 1430》也将发布于2017年7月举行的国际地图学双年会。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于2017年出版了简体版《坤舆万国全图解密》,收入一套以地理学和地图学为主题的‘舆图馆’丛书——“书中挑战了世界史上的三大经典学说:郑和下西洋止于东非、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利玛窦把西方的地理知识带来中国。”此书已荣登《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优秀畅销书-社会科学类‘十大好书’。

今天跟大家讲的题目是:“翻600年的历史错案”,明代郑和下西洋是世界地理大发现的真正先行者。

这是我过去10年来研究的成果,是一个颠覆历史的新说。要讲完我十年的研究,两本书的内容,半小时是肯定不够的,所以希望大家有机会去看我这两本书:《坤舆万国全图解密-明代测绘世界》,是2012年出版的;《宣德金牌启示录-明代开拓美洲》,是2013年出版的,这本被“亚洲周刊”选列为2013年度的十大好书之一。同时也可以看我的新浪网、科学网这两个博客。这项研究对中国的国际地位、国际交往、世界华人,特别是美国的华人,有很重要的影响,与中国最近提出的“一带一路”的国际合作、互利的思维更加是切切相关,所以从2010年开始我在大陆,香港、台湾、美国各大院校讲了三、四十场,听众有资深的教授、研究员,有历史学、人类学、国际关系、考古学等等方面,基本上没有人提出相反的意见。

我本来的研究是因为在美国东部发现宣德金牌开始的,今天暂时不讲,因为这个故事很长,而且会有争辩的余地。(借这机会,更正下书中宣德金牌的陈述,金牌重量是2.2oz,合62.37克)。

今天要讲的是地图学方面的文献证据,研究的题材是西方第一手的原文献材料。

有两句话大家应该知道的,爱因斯坦说:“我的理论恐怕永远没有实验证明是对的,但是一个实验就可以证明是错的。”言下之意就是说:你没办法证明我是错的,那我就是对的。科学的最重要的手段是证伪。什么是伪?就是脱离常理,违反推理的一定是假的。另外一句话是福尔摩斯探案的作者柯南道尔关于刑侦学的名言:“当你把所有不可能的都去掉,剩下的,无论概率如何低,都是真的。” 地图学就是证伪的重要关键。

西方抄袭中国的世界地图

今天要跟大家讲的就是如何证明16世纪西方的世界地图不是原创,是抄袭中国的世界地图信息。为什么这样讲呢?首先要讲如何看古代地图的一些规则,只有四点:

第一,16世纪没有空中摄影,没有卫星遥测,地图制作人必须要亲临勘测,才能绘制地图。你没有到过一个地方是不能够绘制那个地方的地图的。

第二,制图人最熟悉的是自己的家国,他不会知道别人的国家比自己的国家更多。

第三,传抄的地图永远不会比原本更精确。

第四,地图的地理、地名是成图时代的印记。

简单来讲,大家都知道纽约世贸大厦是1971年建成的,2001年被炸毁。假如有一张照片上面有世贸大厦的话,它一定是1971年到2001年之间拍摄的。地图的地理、地名也是一样,是有时间印记的。

以上的四点就是质疑西方历史的要点。我比较了600张各国在十四世纪到十九世纪的地图,得出的结论是:地图学是中国创立的,不是西方来的。

地图证伪呈现的真相动摇了整个西方地理大发现的理论。

托勒密世界地图

今天特别讲的就是四张地图。第一张是托勒密的世界地图。托勒密是二世纪的希腊人,他从来没有记载离开过埃及的亚历山大城,15世纪的时候,突然间出现他的《地理学》(Geographia)一书,他被称为世界地理学之父。这本书里面有一千多个地名的坐标,但是没有地图,地图是后人按照那些坐标来绘制的,地图出现的时间是1482年,就是哥伦布所谓“发现新大陆”以前10年,大家注意在这个地图左边是欧洲,右边是亚洲,中间当然没有美洲,而亚洲与欧洲中间这个海洋是非常小的。关键是在右下角,只有180个经度,大家知道圆是360度,托勒密的世界地图只有半个地球,怎么解释呢?

郑和环球航行测绘延伸了一带一路

托勒密的世界地图

10年后,就是1492年,哥伦布出海往西要到中国,他的根据就是这个托勒密的世界地图,所以他认为很快就可以到中国。假如哥伦布知道这个地图只有地球的一半,他敢冒这个险吗?他会认为一两个月就可以到中国吗?这是不可能的,上面这个事实表示,哥伦布和托勒密对地球根本没有正确的概念,就是说他们根本不晓得地球的圆是怎么一回事。整个15到16世纪的西方世界的地图学,对地球的概念是不正确的,不可靠的。

《坤舆万国全图》

第二张是《坤舆万国全图》,是推翻西方地理大发现最重要的证据。

一般媒体教科书都说,《坤舆万国全图》是意大利教士利玛窦绘制的地图,是从欧洲绘制的地图翻译过来的。利玛窦是意大利耶稣会教士,1582年来中国,当时是30岁,据说他在中国曾经绘制了好多份地图,现在只存1602年呈献给万历皇帝的《坤舆万国全图》。这本地图很大,宽12英尺,高6英尺,全部是用中文标注,有1114个地名,包括欧、亚、非、美四大洲,还有南方的大陆。2010年的时候,美国买了一个版本。另外有5份藏在中国、日本、梵蒂冈等地。大家可以到明尼苏达州大学图书馆和美国国会图书馆这两个网站上面去看,有高精的扫描。

郑和环球航行测绘延伸了一带一路

坤舆万国全图

我讲的所有的这些可以用这份地图来对证,西方地图学家把这份地图称为“不可能的黑郁金香,Impossible Black Tulip”,“黑郁金香”是稀有的意思,“不可能”是因为地图的内容跟西方记载的地理大发现历史根本不合,没办法解释,所以在西方来讲这个地图是不可能的,就是说,西方不可能绘制这样一个地图。

好,首先我们来看《坤舆万国全图》的意大利部分。意大利的地形非常简陋,没有“靴尖”和“靴跟”。小学生都知道意大利的地图是怎么画,像一个长的靴子,有“靴尖”和“靴跟”,这个利玛窦带来的地图却没有。他自己的国家都不认得,怎么可以说是他绘制的世界地图呢?

更重要的是这个地图上面没有教皇领地。教皇领地当时是意大利整个面积的1/3到1/4,不是现在只有梵蒂冈那么小的一点。利玛窦是耶稣会教士,维护天主教最坚定的,所以他不可能在这么重要的地图不标注教皇领地。就等于今天的中国地图没有北京,美国的地图没有华盛顿一样那么滑稽。所以《坤舆万国全图》与利玛窦的身份是完全不符的,不可能是他绘制的,也不可能是当时的欧洲人绘制的。

另外,这个地图上面没有Tuscany,没有Florence这些文艺复兴最重要的地名,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都是在这里生活过,他们是文艺复兴时期很重要的人物,Tuscany和Florence是自从1400年文艺复兴以后,欧洲的地图永远离不开的地名。而《坤舆万国全图》上面居然没有这些地名,就证明这个地图的欧洲,其实是1400年以前的欧洲,利玛窦不会把一个200年前的欧洲地图带来中国,还认为是最新的版本。

假如《坤舆万国全图》的欧洲,不是当时欧洲人或者利玛窦绘制的话,其他就更不可信了。一般来说利玛窦把中国放在地图的中央是要讨好中国人,周围的海洋是按照中国的位置来命名的:大东洋、小东洋、大西洋、小西洋、南海、北海,但是西方16世纪的世界地图呢,北海画在南美的南端,南海在赤道的北边。教皇有一个地球仪,东西洋是合并为一的。比利玛窦晚来的艾儒略,带来的《万国全图》,东洋也就是西洋。所以当时,16世纪的西方的地图,根本东南西北不分,表示他们知道有这些地名,但是不晓得怎样摆放,明显不是他们命名的。因为中国跟欧洲的方位不一样,唯有《坤舆万国全图》是正确的。正确的地图不可能抄自错误的地图,这是很简单的一个道理,错误不会自动更正的。《坤舆万国全图》有大西洋,小西洋,西方是没有的,只有西洋和印度洋。他们知道不能叫小西洋,因为这个洋在欧洲东边。中国人知道有大、小西洋,必须已经渡过,才可以比较大小。过了大西洋就是美洲了。这一点我在第一篇文章里面讲得很清楚,就是在第一届郑和会议上面那篇文章,现在这篇文章登在academia.edu这个网站里面,大家可以去参考。最近这两天这个阅读的次数高达400次,成为所有学者的论文之中最高点击的2%。

还有最难解释的是,《坤舆万国全图》的美洲,是西方200年以后才知道的美洲地理。就是说利玛窦死后200年,这里的美洲地理才为欧洲人知道,那利玛窦怎么可以知道200年以后美洲的地理呢?这是不合常理的。美洲一半地名欧洲绘地图没有的。利玛窦无法在中国“想象”出这些与地理配合的地名。1776年,美国建国的13个州都在东海岸。1804-1806年才越过密西西比河,勘探西部。

我们看《坤舆万国全图》的北美洲西部,有中文命名的水潮峰,美湾,雪山这些名字,跟今天的地理都是可以对应的。水潮峰是Turnagain Arm,是美国西海岸唯一一处有(像钱塘江)潮水的地方,在北纬60度;美湾就是Juneau,有很多美丽的峡湾, 位于北纬55度;雪山就是今天的Mount Ranier,终年积雪,位于北纬45度。这些以地理命名的地名,西方地图要是没有,或者有是不确定,或者翻译错误的。

同时比较当时西方的世界地图与《坤舆万国全图》,《坤舆万国全图》上面的南美地形是所有同时期地图中最准确的。《坤舆万国全图》假如是抄袭西方的地图,怎么可以比其它的地图更准确呢?这是不可能的。综上所述,《坤舆万国全图》不是西方来的。

《坤舆万国全图》上面有一段利玛窦序言说:“乃取敝邑原图及通志诸书,重为考定。订其旧译之谬与其度数之失,兼增国名数百。”“通志”是指中国的古籍,他说要把里面的以前翻译的错误跟度数的错误更正,然后再加国名数百。假如这个地图是利玛窦带来,而中国从来不晓得世界地图是怎么一回事的话,怎么可以有“旧译之谬,度数之失”呢?以前的翻译是哪里来的呢?怎么会有错误呢?怎么会有度数之失呢?这些都是不合理的。其实他讲的“旧译”是指从中文翻译到西方文字错的地方,还有西方文字上面的经纬度不对,现在拿着中国的地图更正,然后再加上一些国名,增加了几百个,这就是他的意思。此句其实指西方地图地名翻自汉语的错误,及经纬度谬误。“增国名数百”,是整个地图的一半地名,地图全部中文标志,不是翻译自欧绘地图,只有来自中国。

《坤舆万国全图》上面注明是1602年呈给万历皇帝,实际它的成图应为1430年,郑和六次航海之后。为什么这样推论?我有很多这方面其他的一些证据,这里只讲一个,就是西班牙上方有一段文字已经说明成图年代:“此欧罗巴洲 … 自古不通—就是与中国不通,今相通七十余载云”。如果我们以利玛窦来华的1582年,或者西方Ortelius,Mercator的手绘地图1570年作为参考点来算,往前面推70多年是1500年左右,是中国明代海禁时代,与外国是不通的,所以跟这段文字是根本不兼容的。中国首次与欧洲通是1342年-1347年,欧洲教皇派遣Giovanni Marignolli带领使团到中国元朝,下推70余年的时候,刚好就是郑和时代,1412年到1426年左右,所以,我可以肯定地说《坤舆万国全图》是郑和时代绘制的地图,因为地图上这一段文字已经说得很明白。还有其他多项亚洲、非洲的地名历史,与郑和时代吻合。郑和1430年第七次出海,是最后一次,据说1433年死在印度洋海上。以后中国再没有类似的大航海,以后的皇帝没有能力和意愿绘制世界地图。因此,地图应该是郑和第七次出海前,即1430年前绘制。1430年出海是最后一次,这次是总结前面6次航海的经验,把它绘制成地图,作为第7次航海的参考。能绘制世界地图,一定能去能回。就是说,郑和时代已经环球航行,测绘第一份世界地图。郑和的航海是空前绝后的。还有其他文物、文化证据,证明明代人在美洲开垦定居,这里暂时不讲。

墨卡托北极圈地图

第三张是墨卡托的北极圈地图。他被认为是西方现代地图学之父,大家认为《坤舆万国全图》是抄自墨卡托的世界地图。但是有一张他的地图就暴露了这个错误。他有一张1595年的北极圈地图,错误百出,我只讲一个错误:墨卡托把加利福尼亚画在北极圈里面。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而《坤舆万国全图》是没有这个错误的,北极圈地理基本正确,北美洲是非常清楚、正确的,所以不可能抄自墨卡托,相反,应该是墨卡托抄袭中国的地图抄错的结果。

郑和环球航行测绘延伸了一带一路

墨卡托1595年北极圈地图 (加利福尼亚置于北极圈内)

郑和环球航行测绘延伸了一带一路

《坤輿万国全图》的北极圈地图 (基本地理正确)

卫匡国中国新地图集

明代有没有绘制球形地图的能力呢?虽然《坤舆万国全图》已经是用球形投影来绘制的。我再用第四张地图作例子说明中国当时是有这样的能力的。另一位传教士卫匡国(Martino Martini)1642年来华,1651年回欧洲,四年后(1655年)在欧洲出版中国新地图集,里面收集了17幅地图 ,有一张是中国全图,日本、朝鲜各一幅,加上15幅行省和直隶地图。这些地图是用球形投影绘制的,特别是从中国全图这张看得很清楚,有经纬度。卫匡国的《中国新地图集》有1500多个地名,跟今天的中国地图差异很小。

郑和环球航行测绘延伸了一带一路

意大利传教士,汉学家:卫匡国

但是这个问题就来了。卫匡国来华时代是明末清初(1642-1651),他1642年来的时候,是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在北京自杀以前2年,中国已经陷入最混乱的时代,比今天的叙利亚还要乱。来华时,卫匡国是不懂汉语的,更不懂方言,无法与地方沟通,他怎么可以走遍中国呢?中国当时(明代)的面积大概有600万平方公里,卫匡国九年内要测绘600万平方公里,他的能力比较欧洲两百年后的测绘能力是一百万倍!一百万倍!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但是大家管卫匡国叫“中国地理学之父”,这又怎么来的呢?“中国地理学之父”其实应该是“绘制中国地图的神父”,不是“中国地理学之父”。卫匡国是“中国地理学之父”这称谓是完全错误的。这张中国地图有经纬度,是球形投影的,是中国人历代2000年以来各个地方在中央统筹之下绘制的一张地图。这是中国地图学的精华,不是欧洲人绘制的地图。

卫匡国的地图集是拉丁文,意大利文标注,但是不等于是西方测绘中国。找中国人念地名,一分钟一个,三天就翻译完了1500个。测绘全中国六百万平方公里的地理,要多少人力?这里说明一下。美国的Mason-Dixon Line只有393公里,Mason与Dixon两位测量师加其他人员,共115人,用了5年时间,中间被战争打断,后来,继续完成。算一下人均测绘量,这就是我说的,卫匡国比他们的能力是一百万倍以上。还不止,一个是直线,一个是面积,真不成比例。卫匡国被称作“中国地理学之父”,是完全天大的误会。原来的地图一定是中国已经有的。上面的经纬度,地名的坐标,与今天几乎无误。难道还不相信明代有能力测绘世界地图吗?

卫匡国只能是摹绘翻译中国原有地图而已(不是测绘), 证明明代中国地图学精确 ,能够绘制球形投影,有经纬度的地图。

郑和环球航行测绘延伸了一带一路

结束语

所以我现在总结刚才讲的要点:《坤舆万国全图》全部是中文标注的,欧洲地理是过时的 (是利玛窦来华前200年的地理),美洲地理是超越了200年,就是利玛窦死后200年欧洲人才知道的地理。《坤舆万国全图》的地理比欧洲所绘地理更精确,更准确、详细。不是利玛窦翻译自西方的地图,其实是西方把中国的地图的一些零星的信息带到欧洲去了。《坤舆万国全图》原图应该是成于1430年,即第七次航海之前,利玛窦只是加上若干地名,就变成他的地图,这是很荒谬的,但是这里有一个政治因素,以后再讲。所以呢,是中国郑和时代的大航海绘制了这个世界地图,零星的信息传到欧洲去,才引起西方的航海活动。因此,世界地理大发现应该是明代中国人首创的。

怎么证明我讲的是对的呢?2010年,我在马六甲讲了我的论文以后,第二年,西方最重要的地图历史网站(MapHist.nl Forum) 宣布2015年1月关闭,不留存档,这个是全世界所有地图学的专家、全球地理学家作为讨论的一个网站,他们所有的这些帖子现在都不见了。这个网站是美国国会图书馆和所有全世界地图历史学者用的一个参考网站。现在这些帖子都不见了,为什么呢?是因为整个西方的地图学与历史是不相容的。从Ptolemy开始到Mercator, Matteo Ricci, Martino Martini,西方的地图都显示漏洞,有些是从中国地图翻抄而错误的。关闭网站等于默认欧洲中心论的地图历史错误。暂时,西方还没有正式承认地理大发现的历史错误,只是时间而已。

除了地图,我收集了很多华夏文化与文物在美洲的证据。今天没有时间逐一详细讨论。只举出一些例子。美国东南有中国的古稻田,稻米是中国特有的农作物,有一万年历史,欧洲人在哥伦布时代不吃米饭。美国西部发现永乐通宝,智利的马普切族旗帜有明代文化符号,美洲印第安人骑的花斑马是中国特别培育的马种,美国弗吉尼亚州的詹姆斯顿,是英国人在美洲的第一个殖民地,考古最下层发现明代洪武至永乐时代纹饰的青花碗。加拿大与美国有几千个二十八宿的天文圈,比郑和时代更古。乔治亚州发现明代龙纹的银戒指,春秋时代的玉刀。肯塔基州发现商代古玉璧。有些还没有发表文章,很快与大家见面。除非美国禁止考古,华夏文化遗存会陆续出现,推翻西方地理大发现的说法。美洲从北到南,从东到西,都有中华文化的踪影,就看观察力和领悟。

历史研究的意义

我要讲整个研究的意义问题,这个很重要。我把这项研究成果称为郑和下西洋的‘鸣冤鼓’。因为郑和下西洋一直被冤屈成只是到东非。其实不只到达东非,而是环球航行,是“西学东渐”的惊堂木。西方现在拿不出来证据解释《坤舆万国全图》资料来自西方。这是华人的自尊、自信的“拾遗箱”。我们为了“西学东渐”这句话,损失了很多自尊、自信,现在这个研究给我们带回来这些自尊、自信。更正600年世界史的错误有些什么重要意义?首先是推翻三项世界史经典:

第一、《坤舆万国全图》的原图不是利玛窦或欧洲人的作品,是明代中国测绘的综合中国文献,非来自西方,利玛窦仅仅是加上若干地名而已。《坤舆万国全图》的地图学为中国发明,不是西学东渐。

第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错的,中国人航行早已到过,比哥伦布早60年。哥伦布不是发现美洲第一人,只是欧洲第一人。

第三、郑和航海,不止东非,已经环球航行测绘世界地图,开垦美洲。

我们应该确立中国对世界航海科技的历史贡献 。中国人没有占领他国作为殖民地,而且向当地人民传授技术,平等互利。

中国的教育制度,因为以前的尊师传统下来,没有把这些错误揪出来,是很可惜的。我们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不要盲从,鼓励挑战权威。科学治史的方法,应用文化遗存、文物、文献、推理并重,才能够还原历史。对西方的教材我们必须要慎重采用,不能无条件接受,随便灌输给下一代。“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这句话现在不能再讲了。我们也不好讲“郑和发现新大陆”,因为一万多年前,带有中华文化的亚洲人已经移居西半球,他们是最早的发现者。我们应该讲“郑和时代,中国人开创环球航行,测绘第一张比较准确的世界地图”。

郑和研究的发展,已经大大超越了历史研究的范围,以后还有很多发展要做的,将会引起未来的中国外交、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一系列的新思维,重新评估中国发展路向。这项发现会影响海外华人,特别是美国华人的地位。希望大家继续关注这段历史的翻案,联系我们美洲郑和学会,并积极参加历史错误的改正,向广大国际友人宣传,还原史实真相。

问题回答

1、郑和航海的原因有哪几种说法?哪一种比较得到历史学家的认可?有何证据?

原因可能有多个猜测,争论没有太大意义,但是结果是可以看到的。知道郑和之旅是环球航行,不是止于东非。知道明代测绘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不是来自西方,打破了过去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论说,东西方历史影响、平衡就不一样。明代大航海,把地球缩小,影响整个国际关系,美国,加拿大的建国,是明代大航海的信息结果。是明代大航海开启了世界大发现,把中华文化带到其他国家(例如稻作农耕,制陶),也把各国的物品带到中国,最重要的不是金银珠宝,是美洲的农作物,使中国渡过小冰河时期。今天中国13亿人口,得益自美洲作物玉米, 番薯,南瓜等耐寒,耐贫瘠,到处可种的粮食。总的来说,明代大航海是贸易文化交流全球化的先驱。

2、要说中国人先画了世界地图,几大洲的海岸线比较好理解,如何理解那么多星罗棋布的小岛的海岸线?不可能都到过的。

《坤舆万国全图》上的椰子岛是Easter Island, 珊瑚岛是夏威夷,连Cabo de Lucas的一块大礁石,也绘进地图,作为地标(虽然大小是夸张的),都是明代人到过才绘制的。相对来说,西方地图上有很多岛屿是捏造的。 例如离开Ireland不远的大西洋上有巴西,七城国,都是假的,或者误会的。Waldseemueller 1507年代地图有太平洋,上面有很多岛屿,但是西方还不知道有太平洋,直到1513年才知道。而且太平洋是西方从中国地图“宁海” 翻译过来的名字,以纠正错误的南海命名。

3、郑和所到之处,好像并不是积极追求贸易机会,更没有征服与占领,这与西方航海历史伴随的殖民浪潮表现不同,原因何在?

郑和到的地方,都建立贸易关系。梁庄王墓出土一块金锭,刻有“买来”的字样。相对来说,哥伦布和西班牙殖民者到中南美是进行掠夺。中国文化的特征是,尚王道,不称霸,教化天下,共享天道。

4、郑和航海资料消失之谜

原因很多——明代宦官内斗,藏匿文献,典藏巨大,很难检索,找材料不容易。内乱外侵:明末,李自成、满清入关,1860年火烧圆明园,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1920年代几乎要毁掉八千麻袋宋以来文献,只救回七千袋。

5、如何考证西方航海家们是凭借郑和绘制的地图发现新大陆的。

《坤舆万国全图》比所有同时期的西方地图都来得详细准确。只有西方抄袭中国地图,不可能中国抄袭西方地图。西方的地图是按照中国的地理信息绘制的,不精确,不详细。演讲已经提到。

6、郑和航海的实物遗迹尤其是船舶有关的有哪些?

这点网上资料很多,不在这里谈了。只说说规模。7次下西洋,每次出去27000人,200-300艘各种船只,水船,马船,在船上种豆芽,所以没有坏血病。光是医生就一百多名。28年的功业,是任何一位西方的航海家的能力的一千倍以上。中国唐代已经航行到西亚,没有道理郑和那么大的船队,还是重复老路。中国历史文献只提供了部分信息,西方的地图文献其实有许多证据,只是被成见抹杀而已。

7、盘点郑和航海对大航海时代的来临做出的贡献。或者说,总结郑和航海对人类历史的发展有何贡献。

明代大航海把地球缩小了。今天的国际关系是从郑和开始的。对外,中国输出技术、农耕、制陶、货币,很多东南亚国家的风俗习惯来自明代,西非、美洲也有。中国从美洲进口农作物,使得中国人渡过小冰河时期,才有今天的13亿人口。

8、如果李教授的郑和航海不同于历史记载,有没有向国际历史权威机构呈交研究结果,记录在可参考文献不是就有实际的历史价值了吗?

美洲郑和学会准备2016年底或2017年初在华盛顿举办国际会议,邀请全世界权威的地理学家,历史学家,地图学家参与,澄清历史事实。还有更多的步骤,暂时不公布。明后年将是关键时刻,希望有志之士积极参与。我们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支持。参与者作为更正600历史的一员,是很值得自豪的。【2017年7月的国际地图学会议,我会发布一篇论文,题目是“公元1430年以前,中国测绘美洲”。这是73个国家地图学家的双年会,相信会对澄清世界历史有帮助。】

9.大洋洲的居民有没有接触郑和船队?

明代中国人是知道澳洲的,其实Australia,来自拉丁文Australis,是从中文“南方之地”翻译的,西方也曾有Austris的说法,但是只是想象中以平衡北半球的陆地,不是实际勘探结果。我有一章介绍不会飞的鸟,证明明代人知道澳洲,南美洲。太长篇,这里无法谈,可以看我的博客。搜索“厄蟇,李兆良”就找到。前面讲过,Easter Island(椰子岛), Hawaii(珊瑚岛)是《坤舆万国全图》上载的。Papua New Guinea大洋洲各地用的贝币,是中国远古开始的货币。所有含“贝”字的字, 都与价值有关。河南西水坡中国第一龙是贝壳砌成的,等于冥币,有六七千年历史。 宝贝Cowry shells是中国特定的货币,商朝以前就开始用,成为世界最广、最久的国际货币,大洋洲、非洲、美洲东部、西部都有,但是这种贝不产于欧洲、大西洋。郑和时代也用,直到清朝被官方禁止,云南还在用。所以说,贝币是郑和时代传到世界的国际流通货币,当时欧洲人,阿拉伯人买卖奴隶,使用的是贝币,直到美国开国时期。我的书《宣德金牌启示录》有讲。“朋”字是两串贝穿在一起。印第安人与欧洲人定条约时用的贝珠带(Two-row Wampum)就是“朋”的滥觞。孟子说的“有朋自远方来”,可能不止是一般访者,而且是带着“朋”做信物的人。中国与美洲原住民习俗完全相同,两者没有交往是不可能的。

10.郑和多次航海的目的也许就是测绘地图?

当然不是光绘制地图,目的应该与了解世界,互利贸易有关。但是绘制地图是准备将来再来的时候,不会迷路。中国对地图的重视,从荆轲刺秦王已经有史料记载。最重要的要点是西方无法解释《坤舆万国全图》的地理来源,这就是证伪,证明西方地理大发现不是人类首次。重温爱因斯坦,Conan Doyle的话,西方人自己的文献,推翻了他们自己的理论。

11.请问李教授,有没有向美国印第安人或是组织,介绍您的发现?如果有,他们反响如何?如果没有,有无准备向他们介绍?

已经有美洲原住民在研究,但是,他们不懂中文,有很多局限。有西部的印第安人主动打电话来,支持。也有一个网站:precontact.org,邀请我帮忙鉴定一些文物,还有一个用电邮发来联系的。

12.请教授谈一下宣德金牌的来龙去脉

好,我就讲一讲这个宣德金牌的经过,这个非常神奇。当我拿到这个宣德金牌的时候,整个人就弹起来了,我觉得这个事情实在太蹊跷了,怎么会在600年以后,在美洲出现这么一个金牌,而这个金牌又刚刚好落在我的手里。我是搞科学的,但是对中国文化有非常深的感情跟兴趣,假如落到另外一个人手上,就当一块烂铜烂铁丢掉,就是因为它给我捡到,而我又是不服气,要寻根到底的人,所以,把这个事情一做就做了10年了。

从这个金牌开始,我得到一两个线索,这一两个线索要解决,马上又出来三四个不同的线索,就是一直这样追下去。就是为了这个金牌,它为什么出现在美洲,解决这么一个问题。大概前面三四年,几乎每个礼拜七天,每天十五六个小时这样埋头工作,要找西方的一些文献,要学会怎么翻译欧洲文字,甚至学习美洲原住民的语言。

开始这些都是不经意的,后来研究《坤舆万国全图》就比较集中,有方向。通过搞清楚金牌这一段历史,郑和大航海这段历史,学会了很多很多东西。我希望大家对整个项目也发生兴趣,跟我一起把这个做得更好。我获得宣德金牌,是什么时候呢?2006年,距离郑和首航,离开中国刚好六百年。还有很多近乎神奇的经历,可以写一本小说,拍电影。我看将来是可以的,现在就是要筹备这样的一些事情。

13.明代有中国人到过?有证据吗?

Easter Island这个事情大家可能都看过,都听过,但是一直没有去想,Easter Island最出名的是什么?是那些大石像,他们叫这个叫“Moai”。“Moai”是什么意思啊?“Moai”是广东话“摩崖石刻”的“摩崖”,你假如用普通话去念,一定不会知道这之间的关联,但是“摩崖”跟“Moai”就是同一个东西,就是在山头石壁上面把石头敲出来,做成一个石像,就是“摩崖”,中国有摩崖石像,有摩崖石刻书法。语言文字是文化发展的最高层次。两个民族对同样的物品,用同样的语音表达名称,没有沟通是非常稀有的。(注:《坤舆万国全图》的椰子岛,就是复活节岛,当时西方地图是没有的。)

14.您能不能亲手绘制郑和每一次出海的详细路线?(以您的考古)这样更便于理解,弘扬郑和的伟大功绩

关于郑和出海的路线有很多很多条,它是分开走的,不是一条路走,不是一群一起走;还有这个时间的问题,什么时候到哪里,这些都没有很详细的记载,大概原来是有的,但是这些文献已经不见了,所以呢,要重绘的话,我们只能够知道到过哪里,但是整个路线怎么走是不太能画,我有的资料是他们应该到过哪里,在哪里停,按照海流方向推理,可以知道大概航路如何。

15.如果有合适的机会,借用一带一路的东风,找到和中国政府的合作项目,李教授一定会有更多的成果给世人。

一带一路延伸到美洲是绝对可能的,也是应该的。为什么我着重讲这个地图呢?因为金牌及所有这些文物,西方人老是说你都是后来的中国人遗落在美国的,什么时候丢的,不晓得,没办法证明。但是西方没办法证明《坤舆万国全图》是西方地理大发现的成果,因为地图全部用中文,不是从西方地图翻译,一定是中国人自己测绘的。

我非常希望大家都参与这个事情,把它搞得轰轰烈烈的,每个人都参与这个600年的世界史错案大还原,每个人都会觉得很光荣的一个事情。

说起拍电影啊,现在很多电视剧,中央电视台里面的一些片集,沿用老的资料,我已经在央视的网站里面举出很多需要更新的地方了,比方说世纪坛里面的利玛窦前面放的一个望远镜,望远镜是利玛窦去世的那年才有的,他根本没有办法见到望远镜。我希望假如要拍电影的话我一定要参与,不要漏掉细节,尽量还原本来面目。

我这个项目在国内还是有很多历史界的朋友犹疑,因为影响太大了,不太说话。我希望大家听过我这一讲以后,能够有机会的话,跟你熟悉的朋友讲,特别是一些主流的历史学家、地理学家,有机会谈起这个事情,跟他们讲,希望以后能够改变整个中国历史学的局面。

我出版了三本书,发表了两百多篇博文,受到不少关注,特别是中国测绘科学院支持我在他们的官方学刊发表论文。同时,也有不少反对者。反对者基本固定在过去错误的立论,尽量找新说的漏洞。对于特别重大的学说更正,需要特别审慎处理,是应该的。但是,不能只对中国文献的要求严苛,以偏盖全;也不能对西方文献宽松,无视西方学说的错误和漏洞。科学是客观的,全面的,可以推理的。六百年的历史错综复杂,不是一两点可以澄清的,需要有全局观点,我举出近一千项互相关连的证据,欢迎负责任的评论。不过,孤立地看问题,没有论据,专门抬扛就没有意义了。

科学论证与国籍国界无关,是可以验证的,是实事求是,不是狭窄民族主义,不是什么权威说了算。只有认清事实,历史教训才有意义。这段历史关系到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在过去600年形成的整个格局,关系我们每一个人今天和将来世代的处境。更正世界史,让我们得到很多教训,每一个有良知、有远见的人都需要关心和参与, 不限于中国人。




本文作者为李兆良教授,光明觉照网编辑整理,转载请提前联系作者授权。

作者:李兆良教授

来源:光明觉照网

http://www.toutiao.com/i6435162477389939201/?tt_from=weixin&utm_campaign=client_share&from=singlemessage&app=news_article&utm_source=weixin&isappinstalled=1&iid=11475692290&utm_medium=toutiao_android&wxshare_count=2&pbid=1490979105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674084-1063311.html

上一篇:China Mapped America Before 1430 - ICC2017 Abstract
下一篇:科研评价有政治参入吗?
收藏 IP: 107.214.137.*| 热度|

6 李颖业 王大元 戴德昌 李建华 dialectic pppoe20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05: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